第103頁
夫人姓鄭氏。曾祖誠,贈定國軍節度使;祖崇勛,贈左屯衛將軍;父從范,內殿崇班。夫人以選歸於皇從孫右監門衛將軍世智,封東陽縣君。生子男三人:長曰令唐,太子右內率府副率,早卒;次未名,卒;次令祈,太子右內率府副率。夫人為人孝謹節儉,喜誦浮圖書。至和元年八月戊戌,以疾卒,享年十有九。以嘉五年十月乙酉,葬于永安之原。銘曰:
儉以行其躬,孝以事其親,以是貽其子孫。
【右屯衛將軍夫人永安縣君慕容氏墓誌銘〈嘉五年〉】
永安縣君慕容氏者,皇從孫贈右屯衛大將軍仲謇之配也。曾祖隱,贈左千牛衛大將軍;祖興,虢州團練使;父守恩,左班殿直。年十七,選為屯衛之配。有子二人:長曰士潔,太子右監門衛率府率,早卒;次士,太子右內率府副率。女一人,尚幼。夫人以嘉三年三月丙戌以疾卒,享年二十有五。嘉五年十月乙酉,合葬于仲謇之墓。銘曰:
選以賢配,封以夫貴,歿而從之安此位。
【右監門衛將軍夫人周氏墓誌銘〈嘉五年〉】
皇從孫右監門衛將軍世哲之夫人,曰永安縣君周氏。曾祖景,右領軍衛上將軍,累贈尚書令;祖瑩,天平軍節度使,宣徽南院使;父普,西染院使。夫人以慶歷五年選為監門之配,勤孝柔仁,克有婦道。生一男,曰太子右內率府率令儇。女三人,皆幼。夫人以嘉二年二月庚午以疾卒,享年二十有九。五年十月乙酉,葬于河南永安之原。銘曰:
山川既佳,日月惟吉。惟永其安,其藏其密。
●卷三十八·居士集卷三十八
◎行狀二首
【尚書戶部侍郎贈兵部尚書蔡公行狀〈寶元二年〉】
公諱齊,字子思。其先洛陽人,皇祖以下始著籍于膠東。公幼依外舅劉氏,能自力為學,初作詩已有動人語。今相國李公見之大驚,謂公之皇考曰:「兒有大志,宜善視之。」州舉進士第一,以書薦其裡人史防,而居其次。祥符八年,真宗皇帝采賈誼置器之說,試禮部所奏士,讀至公賦,有安天下意,嘆曰:「此宰相器也。」凡貢士當贈第者,考定,必召其高第數人並見,又參擇其材質可者,然後賜第一。及公召見,衣冠偉然,進對有法,天子為無能過者,亟以第一賜之。
初拜將仕郎、將作監丞,通判兗州。太守王臻治政嚴急,喜以察盡為明。公務為裁損,濟之以寬,獄訟為之不冤。踰年,通判濰州。民有告某氏刻偽稅印為奸利者,已逾十年,蹤跡連蔓,至數百人。公嘆曰:「盡利於民,民無所逃,此所謂法出而奸生者邪?是為政者之過也。」為緩其獄,得減死者十餘人,余皆釋而不問。濰人皆曰:公德於我,使我自新為善人。由是風化大行。
天禧二年,還京師,當召試。時大臣有用事者,意不悅公。居數月,不得召。久而天子記其姓名,趣使召試,拜著作佐郎,直集賢院,階再加為宣德郎,勛騎都尉,主判三司開拆司,賜緋衣銀魚,遷右正言,階朝奉郎,勛上騎都尉。
今天子即位,遷右司諫。真宗新棄天下,天子諒陰不言。丁晉公用事專權,欲邀致公,許以知制誥,公拒不往,益堅。已而寇萊公、王文康公皆以不附己連黜。公歸嘆曰:「吾受先帝之知而至于此,豈宜為權臣所脅?得罪,非吾懼也。」既而晉公敗,士嘗為其用者皆恐懼,獨公終無所屈。未幾,同修起居注,又拜尚書禮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判流內銓,賜服金紫,改三司戶部、度支二副使,轉勛輕車都尉,借給事中,奉使契丹。天聖八年,拜起居舍人、知制誥、同知審官院、會靈宮判官,充翰林學士,加侍讀學士,賜爵汝南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
太后修景德寺成,詔公為記。而宦者羅崇勛主營寺事,使人陰謂公曰:「善為記,當得參知政事。」公故遲之,頗久,使者數趣,終不以進。崇勛怒,讒之太后,遷禮部郎中,改龍圖閣直學士,出為西京留守。是時魯肅簡公方參知政事,爭之太后前,卒不能留。
以親便,求改密州。遭歲旱,除其公田之租數千石,又請悉除京東民租,弛其鹽禁,使民得賈海易食以救其饑。東人至今賴之,皆曰:「使吾人百萬口活而不饑者,蔡公也。」徙南京留守,進爵侯,增邑戶五百為一千,階朝散大夫。
召還,拜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判吏部流內銓,遷給事中,勛護軍,增邑五百為千五百戶。莊獻明肅皇太后崩,議尊楊太妃為太后,垂簾聽政。議決,召百官賀。公曰:「天子明聖,奉太后十餘年,今始躬親萬事,以慰天下之心,豈宜女後相繼稱制?且自古無有。」固止不追班。太妃卒不預政,止稱太后于宮中。
復為龍圖閣直學士、權三司使。京師有指荊王為飛語者,內侍省得三司小吏,鞫之,連及數百人。上聞之大怒,詔公窮治,跡其所來。無端,而上督責愈急,有司不知所為,京師為之恐動。公以謂繆妄之說起於小人,不足窮治,且無以慰安荊王危疑之心,奏疏論之,一夕三上。上大悟,乃可其奏,止笞數人而已,中外之情乃安。
拜樞密副使,進爵公,增邑戶五百為二千。南海蠻酋虐其部人,部人款宜州自歸者八百餘人。議者以為叛蠻不可納,宜還其部。公獨以為蠻去殘酷而歸有德,且以求生,宜納之荊湖,賜以閒田,使自營。今縱卻之,必不復還其部,苟散入山谷,當為後患。爭之不能得。其後數年,蠻果為亂,殺將吏十餘人,宜、桂以西皆警,朝廷頗以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