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演義 - 140 / 330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清史演義

第140頁 / 共330頁。

 大小:

 第140頁

朗讀:

是時楊芳亦馳來相救,遇春與他商議,楊芳道:「叛兵都經過百戰,並非一時烏合,若要除滅了他,很不容易。況官兵九載勤勞,瘡痍未復,又前時與叛兵多系同功一體,以兵攻兵,終無鬥志。聞叛首蒲大芳見了大帥,尚下馬遙跪,卑鎮家屬,亦由大芳送至石泉。可見大芳雖叛,還有舊部情誼。卑鎮願親自出撫,若得大芳歸降,便可迎刃而解。」遇春喜甚,即命楊芳去撫大芳。到了大芳營前,敵矛林立,軍壘森嚴,楊芳的背後,有隨員數名,都嚇得戰戰兢兢,請楊芳折回。楊芳道:「天祐蒼生,我必不死。且為國息兵,雖死何恨。汝等若果畏懼,不妨退還。讓我一人前去便了。」遂揚鞭獨進,直入大芳營。大芳忙出來迎見,楊芳向着大芳,慟哭失聲道:「我與汝等戮力數年,同患難,共生死,彷彿如家人骨肉一般,今朝兩下對壘,反同仇敵,我不忍見汝等身隕族滅,所以單騎前來,請你等先殺了我,免得見你慘禍。」蒲大芳等聽了這番言語,不由的不感激,便道:「我等小兵,安敢冒犯鎮台大人?大人真心相待,大芳也有天良,寧不知感。只朝廷未必肯赦前罪,奈何?」楊芳道:「你果誠心悔過,我當於欽差大人前,極力保免,要生同生,要死同死,要犯罪同犯罪,不使你等獨受災殃。」沉痛語,亦刻摯語,安得不令大芳敬服?大芳到此,不禁涕零,即聲隨淚下道:「鎮台大人,真是我的生身父母。我若再自逆命,恐怕皇天也不容我呢。」已五體投地了。當下對眾人道:「大芳今日已悔前過,情願聽這位楊鎮台大人,楊鎮台令我活,我就活,楊鎮台要我死,我亦甘死,若兄弟們不以為然,一概聽便。」大眾齊聲道:「願隨楊大人。」楊芳見叛兵都願就降,便道:「眾位都願相隨,乃是很好的了。但倡亂的人,曾在此處麼?」大芳道:「不在此處。」楊芳道:「這卻不便赦他。他戕了官,劫了庫,破了獄,無法無天,若不照律究辦,還要什麼政府?」先寬後緊,可謂善於操縱。大芳道:「這都在大芳身上,請大人放心!」楊芳隨即回營。

過了兩日,大芳果誘縛陳先倫陳達順二人,獻至清營,束手歸命,這次亂事,若非楊芳單騎招撫,以誠服人,眼見得叛兵四出,如火燎原,比川楚陝三省的教徒,還要厲害幾倍呢。德楞泰將二陳磔死,其餘依了楊芳的議論,盡行赦宥,釋歸原伍。只奏摺上卻說是叛卒窮蹙乞命,把楊芳招撫事,擱起不提。


  

詎料嘉慶帝忽下嚴旨,說德楞泰寬縱專擅,竟要將他嚴譴。德楞泰急得沒法,又上了一篇奏章,推在楊芳一人身上。德公尚且不德,何況別將。嘉慶帝遂將楊芳革職充戍,蒲大芳二百餘人,亦命隨楊芳發充伊犁,又密令伊犁將軍松筠,將蒲大芳等誘誅。楊遇春亦坐罪降為總兵,德楞泰處罰罪輕,總算革職留任。後德楞泰調任陝西,剿平西鄉叛兵,賞還原職。德公也天良發現,密奏楊芳功,方將楊芳赦回,然已受侮不少了。忠而被謗,最堪憤惋。西北一帶,經數次痛剿,已算無事,偏偏東南的海寇,又興起波,掀起浪來。海洋開禁,自康熙年間起頭,康熙帝嘗任用客卿,如西洋人湯若望、南懷仁等,俱命司歷務,外洋商船,得了內援,便在中國海濱互市,往來江浙閩粵間。乾隆末年,安南阮光平父子,竊位據國,國庫中很是缺乏,他卻想了一個盜賊政策,招集沿海無賴,給他兵船,封他官爵,叫他在海中劫掠商船,充作國用,這種政策,倒是特色。於是海寇日盛一日。嘉慶五年,海寇駕艇百餘艘,聚逼台州,居然想上岸劫奪,浙江定海鎮總兵李長庚,生長閩海,素識海中險要,且忠勇得了不得,是日聞警,帶領三鎮水師,出口抵禦,巧值颶風陡起,雷雨大作,寇艇多半撞溺,有幾百個海寇,避風上岸,被長庚捉得一個不剩,當場審訊,內中有四個頭目,系是安南總兵,佩有安南王敕印。長庚大怒,把四人磔死,並行文安南,將敕印擲還。

會安南又有內亂,廣南王后裔阮福映,自暹羅入國,得暹人援助,恢復舊土,滅了新阮,方思聯絡清朝,遂一面聲明縱寇誨盜,系阮光平父子所為,與己無涉,一面奉表入貢,求清冊封,乞仍以越南名國。嘉慶帝封他為越南國王,令嚴杜海寇,阮福映遵敕照辦。怎奈海寇已是不少,雖失了安南政府的保護,終究野心未戢,仍然出沒海上。就中有兩個悍頭目,叫着蔡牽朱濆,兼併群盜,號令一方。蔡牽有百數十艇,朱濆也有百艇,把閩海作了根據,無論何國的商船,一出海洋,須要繳通行稅四百圓,進港加倍,就是買路錢的別名。因此他二人竟做了海上富豪。又交通陸地會匪,使陰濟兵械,餉械充足,猖獗萬分,官兵都奈何他不得。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