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演義 - 113 / 330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清史演義

第113頁 / 共330頁。

 大小:

 第113頁

朗讀:

乾隆帝命逮達爾黨阿回京,授超勇親王策凌子成袞扎布,為定邊左副將軍,出北路,仍令兆惠出西路往剿。此次兆惠懲鑒前轍,挑選精騎,帶足糧草,誓師進發,決平叛寇。巧值綽羅斯部噶爾藏汗,被兄子噶爾布篡弒,噶爾布又被部下達瓦殺死。輝特和碩特兩部中,痘疫盛行,多半死亡,兆惠趁這機會,殺將過去,好象摧枯拉朽一般。番眾戰一陣,敗一陣,諸部酋長先後敗死,阿睦撤納又弄得倉皇失措,急急如喪家犬,漏網魚,仍竄至哈薩克。兆惠率兵窮追,到哈薩克界,哈薩克汗阿布賚,遣使至軍,願擒獻阿睦撤納。兆惠對來使道:「你主願擒獻阿逆,須于三日內繳到,過了三日,本將軍恰是不依,驅兵進攻,玉石俱焚,那時不要後悔!」來使唯唯而去。越二日,哈薩克又遣使到軍,報稱阿睦撤納,狡黠萬狀,我國正欲擒獻,不料被他走脫,逃入俄羅斯去了。現奉汗命,前來請罪,並貢獻方物,仰求大帥赦宥!”兆惠見他惶迫情狀,料知語言無欺,只得略加訓斥,命他回去。一面即飛奏清廷,由理藩院行文俄國,索交叛酋。後來俄國飭人搜捕,阿睦撤納已患痘身亡,只把屍首送交清吏。於是命成袞扎布歸鎮烏里雅蘇台,留兆惠搜剿餘孽。自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清兵先後追剿,自山谷僻壤及川河流域,沒一處不尋到,沒一處不搜滅,統計額魯特二十餘萬戶,出痘死的約四成,竄走俄羅斯哈薩克等處約二成,被清兵剿滅的約三成,還有一成編入蒙古籍,不過二萬戶,而且婦女充賞,丁壯為奴,額魯特遺民,自此寥落了。阿睦撤納料是絶大的掃帚星轉世。

準部既平,清廷乃畫疆分土,設官築城,駐防用滿兵,屯糧用旗兵,特簡任伊犁將軍,作了一個統轄的元帥。天山北路,方入清室版圖,免不得鎸碑勒石,旌德表功,費了幾個儒臣筆墨,成了幾篇煌煌大文,這也不消細說。


  

但乾隆帝得隴望蜀,平了準部,又想南服回疆。這回疆就在天山南路,與準部只隔一山,起初系元太祖次子察哈台領土,傳了數世,回教祖摩訶末子孫,由西而東,爭至天山南路,生齒漸蕃,喧客奪主,察哈台的後裔,反弄到沒有主權。因此天山南路,變作回疆。康熙時,噶爾丹強盛,舉兵南侵,把元裔諸汗,遷到伊犁,並將回教頭目阿布都實特,亦拘去幽禁。噶爾丹敗死,阿布都實特脫身歸清,聖祖賞他衣冠銀幣,遣官送到哈密,令還故地。阿布都實特死,其子瑪罕木特,想自立一部,不受准噶爾約束。策妄又遣兵入境,將瑪罕木特及他兩個兒子,統拿至伊犁,幽禁起來。及清將軍班第等到伊犁後,瑪罕木特已死,長子布那敦,次子霍集占,尚被拘縶。班第奏聞清廷,得旨釋布那敦歸葉爾羌,令他統轄舊部,留霍集占居住伊犁,職掌教務。不到數月,阿睦撤納謀反,準部復亂,霍集占反率眾助逆,等到清副將軍兆惠,攻入伊犁,阿睦撤納西走,霍集占亦遁入回疆。兆惠剿平準部,奏遣副都統阿敏圖,南往招撫。

這個那布敦膽子頗小,願遵清朝指揮,偏偏胞弟霍集占,自北路遁歸,諫那布敦道:「我遠祖摩訶末,聲靈赫濯,天下聞名,傳到我輩子孫,反受人家壓制,真是惶愧萬分。現在準部已亡,強鄰消滅,不謀獨立,更待何時?」語頗不錯,可惜不度德,不量力。那布敦道:「清兵來攻,如何抵當?」霍集占道:「清軍新得準部,大勢未定,料他無暇進兵,就使率軍南來,我也可據險拒守,等他兵疲糧絶,逃去都來不及,怕他什麼?」那布敦尚在遲疑,霍集占又道:「哥哥若要降清,恐怕從今以後,世世要做奴僕過去,他要我的金錢,我只得將金銀奉去,他要我的妻子,我只得將妻子送去,他要我的頭顱,我也只得把頭顱獻去。我們兄弟兩人,還有安靜的日子麼?」我亦要問霍集占道,你不降清,金銀管得住麼?妻子守得牢麼?頭顱保得定麼?這叫做自去尋死。那布敦被他說得動心,遂依了阿弟的計畫,錯了,完了。便召集回眾,自立為巴圖爾汗,傳檄各城,戒嚴以待。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