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演義 - 85 / 330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清史演義

第85頁 / 共330頁。

 大小:

 第85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允礽再廢后,康熙帝立定主意,不再言立太子事。諸皇子個個窺測,探不出什麼消息,便浼王大臣上書奏請。誰知上一次書,受一次訓責,甚且還要治罪。諸王大臣方在疑慮,忽西域來了警信,報稱策妄阿布坦殺進西藏去了。正是:

大內未曾蠲宿釁,極邊又已啟兵爭。


  

西藏系清朝藩屬,遇著外侮,又要勞動清兵了。諸君試看下回,便自分曉。

塚嗣被黜,名士沉冤,皆專制之焰使然。惟專制故,天下始羡皇帝之尊嚴。官民受皇帝之壓制,不敢妄想,獨眾皇子濟濟比肩,皆有世襲之望,於是勾通內外,覬覦儲位,雖以清聖祖之英明,不能免巫盅咒詛之禍。惟專制故,天下始怨皇帝之刻毒,一語失檢,罪及妻孥,禍延宗族,生固難免,死且戮屍,當時畏其威而不敢動,後世必有起而報復者,雖以清聖祖之德惠,不能逃千秋萬世之譏。本回為清聖祖病,抑且為清聖祖惜。且隱懸一專制影子,留戒後世,是文字有關國體者,可謂稗官中上乘文字。

第二十九回  聞寇警發兵平藏衛 苦苛政倡亂據台灣

卻說中國西偏,有最高的大山一座,名叫喜馬拉雅。喜馬拉雅山北,有一種圖伯特人,聚族而居,號為西藏,古時與中國不相通,唐朝時部眾漸盛,入侵中華,唐史上稱它為吐蕃國。唐太宗李世民,因它屢次寇邊,沒有安靖的日子,不得已將宗女文成公主,嫁他國王噶木布,算是兩國和親,干戈得以少息。這文成公主素信佛教,在西藏設立佛寺,供奉釋迦牟尼佛像,自此西藏臣民,個個皈依,變成了一個佛教國。傳到元朝時候,元世祖南下吐蕃,邀請吐蕃拔思巴為帝師,冊封大寶法王,令他管領藏地,總握政教兩大權。他的子孫,取名薩迦胡土克圖。薩迦就是釋迦的轉音,胡土克圖乃是再世的意義。服飾尚紅,得娶妻生子,世人稱為紅教。傳到明朝,紅教徒漸漸不法,信用日衰,甘肅西寧衛中,出了一個宗喀巴,入大雪山修行得道,別立一派,禁娶妻生子,衣飾尚黃,稱作黃教。蕃眾大加敬信,勢力不亞法王。宗喀巴死,有兩大弟子,一名達賴,一名班禪,統居前藏拉薩地。他因教中嚴禁娶妻,不得生子,遂另創一嗣續法,說是達賴、班禪兩喇嘛,喇嘛即高僧之意。世世轉生,達賴死後,第一世轉生,是敦根珠巴,第二世轉生,是根敦堅錯。傳到第三世轉生,是鎖南堅錯,較有高行,蒙古諸部,入藏歡迎,邀他至漠南說教,黃教遂流傳蒙古。第四世轉生,是雲丹堅錯,勢力越加擴張,漠北蒙古,因居地荒僻,不得親承教旨,另奉宗喀巴第三弟子哲卜尊丹巴後身,為大胡土克圖,總理外蒙古教務,居住庫倫。第五世達賴轉生,叫作羅卜藏堅錯,用他近親桑結為第巴。什麼叫作第巴?便是中國所稱管理政務的官員。達賴喇嘛,只理教務,不管政事,自第二世達賴起,已另置第巴等官,代理國政。是時紅教未絶,後藏地方護法教主,叫作藏巴汗,藏巴汗反對黃教,桑結欲除滅了他,省得出來作梗,遂聯絡厄魯特蒙古,遣和碩特部長固始汗,引兵入後藏,襲殺藏巴,另奉班禪喇嘛移駐後藏。從此藏地分前後二部,前藏屬達賴管轄,後藏屬班禪管轄。敘述詳明。


  

固始汗本居青海,曾受清太宗冊封,康熙三十七年,固始汗第十子達什巴圖爾,來京朝貢,康熙帝又封他為親王。固始汗得清廷援助,聲勢頗強,至是有功黃教,復得了前藏東部喀木地,命子達責鎮守,漸漸干涉前藏事情。桑結一想,殺了一個藏巴汗,又來了一個達延汗,未免引狼入室,自取禍殃。適值噶爾丹威振西域,桑結復陰與連結,叫他出兵青海,襲破和碩特部。桑結初意,頗高於吳三桂等,但仍不能脫離外人,終非善策。達賚勢力,亦因此一挫。未幾達賴五世歿,桑結秘不發喪,偽傳達賴命令,任意妄行。噶爾丹入寇中國,桑結亦陰為慫恿,至噶爾丹敗走,乃遣使入貢,詐稱奉達賴命,求賜桑結封爵。清廷未察真偽,封桑結為圖伯特國王,到了噶爾丹走死後,丹吉喇等來降,方報桑結矯偽情狀,康熙帝賜書切責,桑結還詐稱部屬未靖,不敢遽泄達賴喪事,今當另立達賴,擇日發喪。康熙帝因道途遼遠,不便細查,且由他將錯便錯的過去。桑結又欲去毒殺拉藏汗,事泄無成。拉藏汗即和碩部達賚侄兒。達賚死,拉藏汗嗣,聞桑結有意害他,遂集眾潛入拉薩,將桑結捉來,一刀兩段。刁狡的人,總歸速死。復把桑結所立的達賴,指為贋鼎,擒獻清廷,另立新達賴伊西堅錯為第六世。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