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徐霞客遊記 - 215 / 338
古典散文類 / 徐宏祖 / 本書目錄
  

徐霞客遊記

第215頁 / 共338頁。

 大小:

 第215頁

朗讀:

塢中復四面開塢:西則沙澗所從來之道,東則馬鼻河所從出之峽,而南則東西諸水所下巴吉之區,北則今所入豐塘之路也。計其地,北與為對,南與富州為C對,西與楊林為對,東與安籠所為對。其遙對者,直東則粵西之慶遠,直北則四川之重慶矣。入北塢又半裡,其西峰盤崖削石,岩岩獨異,其中有小水南來。溯之北又二里,循東峰北上,逾脊稍降,陟塢覆上,始見東塢焉。共二里,再上北坳,轉而西,坳中有水自西來,出坳下墜東塢,坳上豐禾被隴即禾苗茂盛遮蓋了田隴。透之而西,沿北嶺上西向行。二里稍降,陟北塢。

一里復西北上,二里逾北坳,從嶺脊西北行。


  

途中忽雨忽霽,大抵雨多於日也。

稍降,復盤陟其西北坡岡,左右時有大窪旋峽,共五里,逾西坳而下。又三里抵塢中,聞水聲淙淙,然四山回合,方疑水從何出。又西北一里,忽見塢中有坑,中墜如井,蓋此水之所入者矣。從塢右半裡,又西北陟嶺半裡,透脊夾而出,於是稍降,從長峽中行。西北三里,復稍上,始知此峽亦中窪而無下泄之道者也。飯于路旁石上。出嶺之西,始見西塢中盤,內皆嘉禾芃芃. 北有小山綰塢口,廬舍懸其上,是曰豐塘。東西南皆回峰環之,水從西南二塢交注其間,北向墜峽。由塢東南降嶺,循塢南盤南山北麓,共二里,北與綰口廬舍隔塢相對。

見路旁有歧,南向入山,疑為分歧之處,過而復還。

始登,見其內道頗大,以為是;再上,路分為二,西者既漸小,南者又盤南山,又疑為非。往算數四,莫可從問。而塢北居廬相距二里余,往返既遙;見南山有牧者,急趨就之,而隔峰間壑,不能即至。

忽有負木三人從前嶺下,問之,乃知其非。隨之二里,北出大路。其人言:「分岐之處尚在嶺西。此處南岐,乃南塢小路之入山者,大路在西塢入也。然此去已不及黃泥河,正可從碧峒托宿矣。」乃西向入塢。有小水自西來,路逾坡西上,下而復陟,三里逾坳。

坳不高而接兩山之間,為南山過北之脊;東水下豐塘,西水復西北流,俱入馬鼻者;脊西遙開塢直去。

循北嶺又西二里,歧始兩分:沿北嶺西向出塢,為普安州道;橫度塢南,陟嶺南上,為亦佐道。遂南度塢,路漸微,深茅覆水,曲磴欹坡石級盤曲隨坡迴轉,無非行潦小水塘。緣之南上坡,一里,西南盤嶺角,始望見北界遙山橫亙,蜿蜒天末。此即亦字孔西南東轉之脊,從丹霞山東南,迤邐環狗場、歸順二營以走安籠所,北界普安南北板橋諸水入北盤,南界黃草壩馬鼻河諸水入南盤者也。又西南入峽一里余,復南躋嶺巔。一里,得石磴,由脊南轉。其脊茅深路曲,非此石道,復疑其誤矣。循磴西下,復轉而南,曲折一里,抵山麓。其麓復開大塢西去。塢雖大,皆荒茅盤錯,絶無禾塍人煙。於是隨山麓西行,三里,塢直西去,路西南截塢行。塢南北界,巨嶺森削,中環一壑,圓匝合沓重重疊疊聚集在一起,令人有四面芙蓉之想。惟瞑色慾合,山雨復來,而路絶茅深,不知人煙何處,不勝惴惴。

又西南一里,穿峽脊而過,其脊中平而夾甚逼。

出其西,長峽西去,南北兩界夾之甚遙,其中一望荒茅,而路復若斷若續,上則重茅偃雨,下則停潦盈蹊滿路上都是小水塘。

時昏黑逼人,惟向暗中躑躅。三里,忽聞犬聲,繼聞人語在路南,計已出峽口,然已不辨為峽為坡,亦不辨南向從何入。

又半裡,大道似從西北,而人聲在南,從莽中橫赴之,遂陷棘刺中。久之,又半裡,乃得石徑。入寨門,則門閉久矣。聽其舂聲甚遙,號呼之,有應者;久之,有詢者;又久之,見有火影出;又久之,聞啟內隘門聲,始得啟外門入。即隨火入舂者家,炊粥浣足。雖擁青茅而臥,猶幸得其所矣。既定,問其地名,即碧峒也,為亦佐東北界。問紅板橋何在?即在此北峰之麓。為黃草壩西界,與此蓋南北隔一塢雲。

滇游日記三


  

戊寅公元1638九月初一日雨達旦不休。起觀兩界山,已出峽口,碧峒在西南山下,其北山岡上即紅板橋,為貴州界。

復去黔而入滇,高枕一宵矣。就火炊飯欲行,主人言:「此去黃泥河二十里,水漲舟莫能渡,須少需等待之。」蓋是河東岸無居廬,先有去者,亦俱反候于此。余見雨勢不止,憚于往返,乃掃剔片地,拭木板為幾,匡坐正坐敝茅中,冷則與彞婦同就濕焰。蓋一茅之中,東半畜馬,西半則主人之捐,榻前就地煨濕薪以為爂cuàn即雲南的火塘,爂北即所置幾地也,與其榻相隔止一火。夜則鋪茅以臥,日則傍火隱幾。雨雖時止,檐低外濘,不能一舉首辨群山也。

初二日夜雨仍達旦。主人言:「今日漲愈甚,舟益難渡。明日為街子,貴州為」場「,雲南為」街子「,廣西為」墟「。候渡者多,彼舟不得不至。即余亦同行也。」余不得已,復從之。匡坐如昨日,就火煨粥,日三啜焉,枯腸為潤。是日當午,雨稍止。忽聞西嶺喊聲,寨中長幼俱遙應而馳。詢之,則豺狼來負羊也,幸救者,傷而未死。夫日中而凶獸當道,余夜行叢薄中,而僥倖無恐,能忘高天厚地之靈祐哉!

碧峒在亦佐縣東百里。蓋滇南勝境之界山南走東轉,包明月所又稱平彞所之南橫過,為火燒鋪南山。

按滇南勝境,乃分界山也,而老脊尚在其東火燒鋪西嶺。余前過明月所,即平彞所,詢土人,言其水南下亦佐。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