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徐霞客遊記 - 155 / 338
古典散文類 / 徐宏祖 / 本書目錄
  

徐霞客遊記

第155頁 / 共338頁。

 大小:

 第155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二十二日早起,天無霧而云密佈。飯後,村人以二鷄至,比前差小。既而夫至,乃行。一里,東北復登土山,四里,俱從土山脊上行。已下一塢,水乃東北行,遂西北覆上土山,一里逾脊。又東北行嶺上二里,轉而西北二里,始與佶倫西來路合。乃下山,得一村曰陸廖村今作陸連,數家之聚在山半。其夫哄然去,余執一人縶之,蓋其夫復欲委之村人也。度其地止去佶倫東十餘里,因其委舊州,舊州欲委此村,故展轉迂曲。始村人不肯承,所縶夫遍號呼之,其逃者亦走山巔遍呼村人。久之,一人至,邀余登架,以鷄黍餉而聚夫,余乃釋所縶者。日午乃得夫,遂東上。嶺頭有岐,直北者為果化道,余從東岐循嶺南而東向行。半裡,遂東北下山,一里而及山塢,有小水自北塢中來,折而東去。渡之復北上嶺,一里逾嶺北,循之東向行。半裡,有岐直東從嶺畔去,即都結大道。

以就村故,余從東北岐下山。復一里抵山塢,有小水自北來,折而東南去。渡之,復東北逾一小嶺,共一里半,前所渡水穿西南山夾來,又一小水從西北山夾下,共會而東,路遂因之。屢左右渡,凡四渡,共東行三里,又一小水從南塢來合之北去。又東渡之,覆上嶺,一里,逾嶺東下,其水復從北而南。又東渡之,覆上山,隨之東行一里半,水直東去,路折入東北峽。


  

一里,得數家之聚,曰那印村。

夫復委之,其郎頭他出,予執一夫縶而候之。時甫下午,天復明霽,所行共二十餘里。問去都結尚一日程,而中途無村可歇,須明日早行,即郎頭在亦不及去矣。余為怏怏,登架坐而待之。久之郎頭返,已薄暮矣。其餉以鯽為供。

二十三日早霧四塞,既飯而日已東出。促夫至,仍欲從東北塢行。余先問都結道,當東逾嶺,窺其意,以都結道遠,復將委之有村處也。蓋其地先往果化,則有村可代,而東南往都結,無可委之村,故那印夫必不肯東南。久之,一人來勸余,此地東往龍村,名囤龍,亦佶倫。

即都結屬,但稍迂,多一番換夫耳。余不得已,從之。乃東北入塢中,半裡,復與前西南來之水遇,遂循之東向行。二里,下塢中,忽望見北塢石山回聳。又半裡,路右東行之水,又與一東南來水會而北去。東向涉之,覆上嶺,東北一里,逾嶺上。又北行嶺脊半裡,望西北石山與所登土山分條而東,下隔絶壑,有土脊一枝橫屬其間,前所渡北流之水,竟透脊而入其塢穴中,不從山澗行矣。路既逾嶺,循嶺上東行三里,過一脊,又平行一里,始東南下。一里半,及塢底,忽見溪水一泓深碧盈澗,隨之東下,漸聞潺潺聲,想即入脊之水至此而出也。東行半裡,又有小水自東峽而出,溯之行一里,溪四壑轉,始見溪田如掌。

復隨之東南行一里,水窮峽盡,遂東上一里,登嶺。平行嶺北半裡,又東南坦下者半裡,過一脊,又東北逾嶺半裡而上,逾其陰,望東北塢中,開洋成塍。又東北半裡,始東向下山,半裡,午抵囤龍村今作隆屯。

土人承東往果化,不肯北向都結,亦以都結無村代也。

飯于郎頭家。

下午夫至,郎頭馬姓者告余曰:「此地亦屬佶倫,若往往送都結,其徑已迂,恐都結村人不承,故本村不敢往;往果化則其村為順,不敢違耳。」蓋其地往都結,尚有一村曰捺村,仍須從所來高嶺之脊南向而去。余不得已,仍從之。及升輿,尚少三人,遍入山追之。比至,日已西入山,余有戒心,聞佶倫、都結土人不良。競止不行。是午,土人以鼠肉供,麾卻之huī,揮手斥絶。易以小鳥如鵪鶉,乃薰干者,炒以供飯。各家所供酒,或燒酒或白漿,皆可食。又有黃酒,色濁味甜,墟中有沽者,各村罕有。是日上午行二十里而已。

二十四日早起,霽色如洗;及飯,反有霧蒙四山;日出而淨如故。及起行,土人復欲走果化,不肯走都結,即迂往其村,亦不肯送。蓋與都結有仇殺,恐其執之也。余強之不能,遂復送向那印。

蓋其正道在舊州,此皆迂曲之程也。


  
遂西南行田隴間,半裡,穿石隙登土山西向平上,半裡及其巔。

又半裡,越嶺而南,稍下度一脊。又平上半裡,復逾巔西下。

一里,及塢中,遂循水痕西北行。

一里,有小水自北塢來,與東來小水合而西去。又隨之西一里,復有小水自北塢來,與東來之水合而南去。路西上山,直上者一里半,平行嶺上者二里,又西向下者一里半,下及塢底。忽有水自南峽來,涵碧深沉,西向去,過塢半裡,從北山西上一里,登嶺上又一里,稍下,過一脊覆上,始依嶺北,旋依嶺南,俱西向平行嶺上,南望高嶺,即舊州走都結者。共三里始西南下,一里半而及其塢,則前所過南峽之水,與那印之水東西齊去,而北入石山之穴。截流而西,溯東來之水三里,飯于那印。候夫至下午,不肯由小徑向都結,仍返佶倫。初由村左西北上山,轉西南共一里,登嶺上行。西南五里,稍下,度一脊覆上,西南行嶺上六里,轉出南坳。

又西南行六里,稍東轉,仍向西南,始東見舊州在東南山谷,佶倫尖山在西南山谷。又西二里,始下,南渡塢塍,始見塍水出北矣。又南逾山半裡,又渡塍逾小山一里,得一村頗大,日已暮。從其南渡一支流,復與南來大溪遇。南越一壠,溯大溪西南行塍間,又一里半至佶倫州。州宅無圍牆,州官馮姓尚幼。又南渡大溪,宿于權州者家暫代州官行使取權的人。是日約行四十餘里,皆迂路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