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乃循崖東行,又得一石璺,望其上,層疊可入,計非構木懸梯不能登。從此下一小峰,曰鶯嘴岩,與吳別。東過鐵板嶂下,見其中石璺更大,下若有洞流而成溪者。亟溯流入,抵洞下,亂石窒塞,而崖左有路直上,鑿坎懸崖間,垂藤可攀。遂奮勇上,衣礙則解衣,杖礙則棄杖,凡直上一崖,復橫歷一崖,如是者再,又棧木為橋者再,遂入石璺中。石對峙如門,中寬廣,得累級以升。
又入石門兩重,仰睇其上,石壁環立,青天一圍,中懸如井。壁窮,透入洞中。洞底日光透處有木梯,猱升像猿一樣爬上其上,若樓閣然。從閣左轉,復得平墟大丘,後即鐵板嶂高列,東西危崖環繞,南面石璺下伏,軒敞回合,真仙靈所宅矣!內有茅屋一楹,虛無人居。隙地上多茶樹,故坎石置梯,往來其間耳。
下至溪旁,有居民。
遂越小剪刀峰而東,二里,人靈岩,與仲昭會。
初六日挾靈岩僧為屏霞嶂之遊。
由龍鼻洞右攀石罅上,半裡,得一洞甚奇。又上半裡,崖穹路絶,有梯倚崖端,蓋燒炭者所遺。緣梯出其上,三巨石橫疊兩崖間,內覆石成室,跨其外者為仙橋。其室空明幽敞,蔽于重岩之側,雖無鐵板嶂、石門之奇瑰攢合,而幽邃自成一天。復透洞左上,攀藤歷棧,遂出屏霞嶂之中層,蓋龍鼻頂也。崖端亦寬塏kǎi地勢高而乾燥可廬建房,後嶂猶上倚霄漢,嶂右有岩外覆,飛泉落其前。
由右復攀躋崖石,幾造嶂頂,為削石所阻。
其側石隙一縷,草木緣附,可以着足,遂隨之下。崖間多修藤垂蔓,各采而攜之。當石削不受樹,樹盡不受履處,輒垂藤下。如是西越石岡者五重,降升不止數里,始下臨絶澗,即小龍湫上游也。
其澗發源雁頂之東南,右即鐵板,左即屏霞,二嶂中墜為絶壑,重崖虧蔽,上下無徑,非懸綆不能飛度也。入澗,踐石隨流,東行裡許,大石橫踞澗中,水不能越,穴石下搗,兩旁峭壁皆鬥立,行者路絶。乃縛木為梯升崖端,復縋zhuì用繩向下弔入前澗下流,則橫石之下,穹然中空,可樹十丈旗。水從石後建瓴下注,匯潭漾碧,翛xiāo然無拘無束的樣子沁人。左右兩崖,俱有洞高峙。
由此而前,即龍湫下墜處也。
余兩次索劍泉,寺僧輒云:「在龍湫上,人力鮮達。」今仍杳然,知淪沒已久。
欲從此橫下兩峰,遂可由仙橋達石室,乃斫木縛梯,盤絶峴者數四,俯視獨秀、雙鸞諸峰,近在屐底。既逼仙橋,隔崖中斷,日已西,疲甚,乃返覓前轍,復經屏霞側石室返寺,攜囊過淨名,投宿靈峰。
初七日溯寺前溪,觀南碧霄岡,軒爽高闊開朗無他奇。
又三里,西轉,望真濟寺在溪北塢中。是溪西由斷崖破峽而來,峽南峰為「五馬朝天」,崢嶸尤甚。兩旁逼仄石蹊,內無居民,棘茅塞路。行裡許,甚艱,不可窮歷。北過真濟寺,寺僻居北谷,游屐旅遊者足跡不到。寺右溯小溪三里,登馬家山嶺,路甚峻。登巔,望雁頂棱簇如蓮花狀,北瞰南閤,已在屐底。飛舄而下即飛奔而下,舄音xì鞋的通稱。
四里余,得新庵,弛擔于中,溯南閤溪,探宕陰諸勝。南閤溪發源雁山西北之箬ruò裊嶺,去此三十餘里,與永嘉分界。由嶺而南,可通芙蓉,入樂清;由嶺而西,走楓林,則入甌郡道也。溪南即雁山之陰,山勢崇拓,竹木蓊茸,不露南面嶻嵲態。溪北大山,自箬裊迤邐而來,皆層崖怪峰,變換闔闢,與雲霧爭幻,至閤而止。又一山北之溪,自北閤來會,俱東下石門潭。門內平疇千畝,居人皆以石門為戶牖窗,此閤所由名,而南北則分以溪也。南閤有章恭毅宅,西入有石佛洞、散水岩、洞仙岩諸勝。北閤有白岩寺舊址,更西有王子晉仙橋為尤奇。余冒雨窮南閤,先經恭毅宅,聚族甚盛。
溯溪五里,過犁頭庵,南即石佛洞,以路蕪不能入。西十里至莊塢,夾溪居民皆葉姓。
散水岩在北塢中,石崖橫亙,飛瀑懸流,岩左登嶺有小庵。
時暮雨,土人留宿莊塢,具言洞仙院之勝。
初八日雨未止。西溯溪行三里,山澗愈幽。隨溪轉而北,又二里,隔溪小徑破雲磴而入。東渡溪從之,忽峰迴溪轉,深入谷中,則煙巒歷亂。峰從莊塢之後連亙至此,又開一隙,現此瑰異。
執土人問之,曰:「此小纂厝cuǎncuò擺設也,洞仙尚在其外大溪上流。」復出而渡溪,裡許。
有溪自東來入,即洞仙塢溪矣。渡大溪,溯小溪東上,其中峰巒茅舍,與前無異。洞仙即在其內崖,倚峰北向,層篁huáng竹林翳之。乃破莽躋石隙而入,初甚隘,最上漸寬。仍南出莊塢,東還犁頭庵,終不得石佛洞道。遂出過南閤,訪子晉仙橋,在北閤底尚二十里。念仲昭在新庵甚近,還晤庵中。日已晡,竟不及為北閤游,東趨大荊而歸。
游五台山日記
五台山又省稱台山,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隅。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台,故稱五台。東台稱望海峰,南台為錦繡峰,西台為掛月峰,北台稱葉鬥峰,中台即翠岩峰。五座山峰環抱,繞周達
250公里。該山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內有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歷史和藝術價值甚高。
五台山可游之處甚多,而記中則主要記錄了作者游南台
錦繡峰、西台
掛月峰、中台
翠谷峰、北台
葉鬥峰等山峰的經歷,而獨不見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