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吉士退至後軒,打開看時,卻是一個銀紅貢紗兜肚,上面綉着三藍大纏枝蓮,中間睡着一對鴛鴦,白縐綢裏子,做得十分精巧,光彩射人。心中大喜,因分付阿喜致謝,”停兩日我親去看他。”那阿喜又打了個跧,稟道:「小的有句話要稟明大爺:小的蒙大爺抬舉,照應他家,有話理應直說;小的若不稟明,恐怕大爺後來打聽著了,又怪小的不識抬舉。”吉士道:「是什麼話,你只管直說。」阿喜道:“昨日這裡杜二爺送節禮過去,在那邊有一個多時辰,小的說是竹姨娘賞他酒飯,如何不叫小的過去陪他?後來他家小丫頭對小的說,那新來的冶容與杜二爺串上了,竹姨娘並不管他。這個豈不礙着大爺的體面!」
吉士聽了,也覺着惱,說:「我知道了,你只不要響着。」阿喜答應下去。吉士細想:「此事如何處置?如今將這杜壟攆了,卻也不難,只是難為他兩番好意。」因轉一念道:「那紅拂故事,傳為美談,他雖比不得李藥師,我難道學不得楊越公麼?
況路旁之柳,何足介懷!」主意定了,也就丟開,一面着人到溫家、烏家、施家,請那些太太奶奶們到來同玩龍舟,並看女戲。
過了幾日,即將三百銀子交與邦臣,叫他告訴茹氏,轉賣冶容與杜壞為奔。這男女二人倒是郎才女貌,況且杜壞曾服過摩刺葫蘆中的丸藥,與冶容可稱勁敵。二人的感激自不必言。
吉士又托時邦臣勸諭茹氏,轉嫁一個幕友續絃去了。吉士還送了他四套衣裳、二百兩銀子,略過不提。
是年恩科鄉試,卞如玉苦志埋頭。溫春才亦咿唔竟日,但文章兩字,實做不來,他父親一定要他進場,光輝自己門面。
如玉只得擬了十二個題目,做了十二篇文字,叫他讀熟,場中不論什麼題目,叫他謄抄,以免白卷。但春才資性頑鈍,讀了三四日纔熟得一篇,到得第二篇熟時,這一篇又忘了。虧得如玉再三督豚,整整的讀了兩個多月,纔熟得九篇。以後天天溫習,並教他謄過幾回,默了幾遍。
吉士倒勸他不必如此認真,那春才偏有僻性,讀熟了,天天默寫,手不停披。
七月初旬,學憲錄科弄了些手腳,倩人代作,高高的取了一百第一名的科舉,同如玉歡然進場,一樣的點名歸號。那大主考是陝西榆林人氏。這科奉了密旨,《中庸》書句不多,所有題目都系士子平日在家擬過的。此次鄉會試,只將《論語》、兩《孟》出題,以杜弊飾,所以這回三個題目,第一是”其不改父之臣”三句,第二是”是鷁鷁之肉也”二句,第三是”《凱風》親之過小者也”二句。
真是人有善願,天必從之,卻好三個題目都是如玉做過、春才讀熟的。第一題將”不改””不”字看得活泛,前後兩段一起一收,中間劈分三比:一比是胡亂改父之臣與父之政的,自然不是;一比是拿定死腔,總不改其父之臣與政,毫無變通,也只算與執中無權的一樣,何足為難;一比是量纔授職,因時制宜,不改其父分職任官之意與法天勤民之心,雖改而一如不改,纔是難能。第二題將”是”、”也”二字,看作乃兄指點仲子回心轉意的口吻,並不是學三家村婦女反唇相譏;落下出哇,更覺有力,而仲子之矯異,亦倍覺異乎尋常。第三題將講家”《凱風》事關一身,其過小;《小弁》禍及天下,其過大”的議論駁去,中有警句云:「女子之失身,無異天子之失天下,以不安其室,而猶曰過小,是編氓婦女終身無復有大過矣。」撇過此層,卻將過之已成、未成定大小。《小弁》是已廢申後黜太子,危及宗社,其過自然大了。《凱風》之母,雖有不安其室之心,卻未有不安其室之事。七子洞察隱微,作詩自豉,所以過小。
中有警句云:「貿絲送子,未免習俗之移人;桑落嗟鳩,亦自中心之抱愧。」這三篇文字一一謄好,早早交卷,第一起出場。到二場、三場,不過丟了幾兩銀子,請人應酬,聊草塞豚而已。
誰料房考、主司都看中了頭場文字,稱他曠世奇才。
那揭曉日期,春才中了第二十名經魁,如玉落在孫山之外。
弄得廣州眾士子稱冤叫屈,溫仲翁眼笑眉開。還是吉士大有主意,叫他快遞病呈,不必出去會同年、拜主司、赴鹿鳴喜宴。他父子還不肯依,虧得如玉再三勸阻,方纔歇了,直到主司進京以後,方纔張宴請客了。
那日請了鹽政廳呂、河泊所烏必元、南海主簿苗慶居七八位綱商埠商,及卞如玉、蘇吉士、施延年等,共是八席。
擺着攢盤果品看吃大桌。外江貴華班、福壽班演戲,仲翁父子安席送酒。戲子參過場,各人都替春才遞酒簪花,方纔入席。湯上兩道,戲文四折。
必元等分付撤去桌面,並做兩席,團團而坐。廚役又上了一道蟾宮折桂巧樣果餡點心。
苗慶居開談說道:「小婿賴諸公福庇,竟掇亮魁,實為可喜。只是前日主考大人在這裡,何不進去拜謁?拼着幾百銀子,拜了個濕門生,來春進京,這進士就穩了。”仲翁道:“小兒三場辛苦,又冒了風寒,所以不能出去,明年再補拜罷了。」
慶居道:「我小弟未做官的時候,也曾考過幾遍童生,無奈瞎眼的縣官看不出我的文字,說什麼破題中用不得『乎哉』字樣,篇中不許散做,又說文章只得三百餘字,嫌太短了,再也不肯取我一個縣名。直至後來,到了一位胡父台,竟取了名字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