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五虎平西 - 62 / 165
古典小說類 / 不題撰人 / 本書目錄
  

五虎平西

第62頁 / 共165頁。

 大小:

 第62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難得有此機會,飛龍要與丈夫報仇,必當打算成功,殺了狄青,此時兩家歡欣,老夫心願遂了。但想狄青單單國已有妻子,只怕他不要納這飛龍為配,如何是好?並且他言語不是中國的,必要學習中原的話,才好行事。想來狄青素與老夫不睦,聖上也知,若親自出頭來,定不能成事。必須要旁人作主,待老夫頂力,此事方能成就。」想了一會說:「罷了,老夫有一好友,乃名楊滔,現為戶部尚書,他有兩個親生女兒,大女兒為鸞姣,已匹配了江西韓君祖。只有次女鳳姣,尚未出門。不若請他過來,悄悄商議,把飛龍代作鳳姣,奏知聖上與狄青為配。待老夫在旁為媒,方可與中行事,他人何能得知內裡?我想聖上作主,諒狄青拗不來的。

這個小畜生若作了刀頭之鬼,老夫好不快樂!」慢表龐洪奸謀之言。


  

次日朝過天子,龐洪回衙即差人去請楊滔。不多時楊滔即到來,進入內堂,分賓主坐下,國丈細將情由說知。楊老搖手道:「國丈,此事下官做不來的。倘他殺了狄青,聖上必然追究起來,必然反坐于下官身上。」龐洪笑道:「楊大人,你一向心雄膽壯,如何今日這等畏怯起來?如若追究於你,老夫自當出頭頂力,決不牽連於你!況且這番女報得夫仇,死也不惜,是他親口自言的。如此焉能幹係得你?且自放心。」原來楊滔屢屢奉承這龐洪的,正是他的黨羽,只得應允。國丈即喚公主見了楊滔。

楊滔將他帶回府,將家人使女各各瞞過。細將此事細細說與夫人知道,鳳姣小姐也在旁。此時飛龍公主更換過女衣,慇勤見禮,就在着鳳姣小姐房中安歇。他是一個靈聰之女,當心學習中原聲音,一眾丫鬟那裡得知緣由;多不解其意,猜測不出。

他官家法嚴,就是有些知覺亦不敢傳出風聲。只有夫人愁悶不悅。這一日並無丫鬟在旁,夫人叫聲:「相公啊,你奉着國丈,圖害狄青,倘若弄出事來,如何是好?」楊滔說:「夫人啊,下官豈有不知?只因下官與龐國支相交好友,二來他的官高我的官小。若不是他數年提拔怎得今日這等高官?此事若不聽從,豈非下官沒朋情?若是平安無事,自然金銀酬謝於我。

若有甚差遲,自有他出頭頂力。夫人不必掛懷!」不表楊滔夫婦之言。

再表工部老爺奉了聖旨,購買民地建造王府,差用泥匠工人千餘,日夜趕工已有一月餘,方可能築成。完工之日,復奏天子,嘉佑王降旨,令狄爺進居王府。焦、孟等六將當殿受封,謝過聖恩。此時,平西王稟知太后娘娘並母親,擇日遷居。

此日狄千歲一路進王府,好不威儀:排開王旗,刀斧手數百,擺道而行,金瓜月斧兩行下絶,一程炮響連大,後面家丁一隊隊何止數千。此時太太再三深謝姑娘,狄太后親自送出皇宮。此時,太太坐上金鑲八寶轎,潞花王一路親送至王府。二位王爺乘着軍車前呼後擁。

前面四位大將軍多是高頭駿馬。太太轎後又有焦。孟二將軍。城廂內外,大小官員齊來赴送這平西王。

一路笙歌音韻悠揚,金爐香煙噴鼻。街衢上百姓遠遠迴避,兩旁多是一派香花燈燭輝煌。旁人已多讚羨他功高爵顯,乃大宋社稷藩臣,此乃當今萬歲洪福齊天,故天特降這英雄忠義之人,以住輔江山。不表眾民之言。

此時狄王爺一路進了王府。

是日,仁宗天子欽賜白金六十萬兩,黃金五萬兩,綢絹五千匹,禦酒千樽。狄太后娘娘也是賜送厚禮,也不過金銀寶珠之類。天波府內畲太君眾女將打發家人扛了四大箱盛禮也送進王府。一眾王侯文武大小官員多來送禮,不過金銀之類,不能一一細述。

狄爺親身到謝,忙亂了幾天方得安閒。

一日,太太叫聲:「孩兒,前日山西故土一遇水災,母子分離十有三載,今日不想枯木逢春,娘兒復得敘會。你雖建得功勞,蒙天子降此龍恩,亦得眾將軍之力,方纔立得此功。今日太平安享,吾兒不可忘了眾將軍勤勞之功。南清官也是骨肉相看,不分彼此卻難得。


  

他一心照管於你,須緊記在心。當今主上恩如淵海,當赤心少報天子之恩。」狄爺諾諾連聲,說:「謹依母親訓誨。」次日五更時分,狄爺上朝謝過聖恩回來,吩咐大擺筵席邀請眾藩王、文武百官在王府內滿堂樂飲。

又是忙亂了半個月光陰,方得安閒,狄王爺終日想念公主賢妻,暗道:「公主真乃多情義重之女。想來本藩前者哄他逃走,私往西遼,辜負他深情,卻被他趕到風火關前。此時本藩見面十分慚愧,只因是本藩負他恩情。後來講明忠孝之節,公主醒悟,放我西行。

此是他割離恩受,能明忠孝之義。分離之際並無怨恨於我,只是戀戀不忍分離。只說我雖是英雄,猶恐西遼將勇兵強,須要小心。千般恩愛,萬種離愁。

此時本藩也是十分不安。只因吾焉可背母,難以相拋,只得硬着心腸,兩下分離。後來兵困白鶴關,又承他前來搭救。又說勸盡父王多少話,方纔放他提兵救解,看將起來他真乃一心看待,出在至誠。

豈知班師之日,他又要回返單單,此時本藩一心要帶他回國,豈料他要駕鳳拆開。如今國務少盡,豈有負了他麼?奈何日下天屬隆冬,霜寒得緊,且候待三春人暖之日,將此段情由奏知皇上,求懇降旨,差官前往單單,接取公主到來。此時夫妻完敘,婆媳團圓,下官才得放心。」想罷轉進內堂告稟母親。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