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不然,大將臨城,反悔不及。
太宗看了大怒。遂命武士將下書番兵囚入天牢,等待擒了迷王,一同處斬。武士領命,即將番兵押入天牢去了。太宗遂召軍師徐績商議曰:「遼西小丑無禮忒甚,表章語言甚是不恭,朕今意欲進兵征討遼西,擒了迷王,捉住保童,方消吾恨。
但未知吉凶之事何如,請軍師判之。」徐績曰:「臣昨夜仰觀天象,見紫薇星出現西方,我主福德正旺,若要行兵,萬無一失。」太宗聽說大喜,就問:「誰可為將?」徐績曰:「文臣武將,不計其數,但欲文武雙全,可為元帥者,還是平遼薛國公。」太宗準奏,就命徐績賫聖旨到薛府,宣召仁貴拜為元帥,出征遼西。
徐績領了聖旨,即日起程,離了長安。不數日,來到龍門縣,報入薛府,說聖旨已到。仁貴忙整朝衣,安排香案,出門迎接聖旨,到堂上跪聽宣讀。皇帝詔曰:朕觀自古以來,夷狄最為中國之患。
嚮日,遼東蓋蘇文,賴卿活捉剿除,風煙滅息,國泰民安。今蘇文之子蘇保童投入遼西華于國。迷王見他武藝高強,招為駙馬,統領番兵,前來犯我邊疆。朕思將軍勇略蓋世,今遣軍師徐績前來,封卿為征西總督大元帥,前去剿除番寇。
凱旋之日,再加封賜。旨意到日,即便起程,慰養夙心,尚其欽哉!
開讀已畢,接了聖旨,與軍師相見,仁貴曰:「今蒙聖旨要下官征西。只是下官難去。遼西不比遼東,煩軍師大人回奏聖上,別選良將。下官年老力衰,難以領兵專權。」徐績聽了,心中暗想:「他不出征,此事如何是好,不免將幾句言語激他,看他如何。」乃言曰:「將軍果是力衰,下官不敢相逼。聞說蘇保童武藝高強,能敵千員大將,說中國只有薛仁貴,如今年老,怎當我年少勇猛,中國更無人可對敵。」仁貴怒曰:「這賊敢如此欺吾,我年雖老,胸中精力尚然強壯,蕩掃腥膻,有何難哉!諒一保童,有何介意。
我即入朝掛印,前去征討,不殺此賊誓不回兵。」徐績大喜曰:「足見將軍赤心報國,凱旋之日,功垂竹帛,名著禹彞,萬世有光。」仁貴遂入內,謂夫人、小姐曰:「適蒙聖旨宣召征遼,明日就要起程。」夫人、小姐曰:「荷蒙朝廷厚恩,封為國公,今國家有事,合宜前去征討,以盡為臣之職,可即起程。」到了明日,夫妻子母相別而行。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3回 仁貴統兵征遼西 保童獻計困大唐
卻說仁貴同徐績起程,行到長安,進入王城,直至金鑾殿,拜見太宗。龍顏大悅,賜綉墩坐下。太宗謂仁貴曰:「今遼西小丑百般辱罵,要奪大唐天下。寡人甚忿,意欲親征,誓殺此賊,掃蕩妖魔,故特召將軍為元帥。」仁貴曰:「微臣情願保駕,以報陛下。歸日可發旨意,親下教場,點起雄兵,前去征討。」太宗即頒下旨意,大小三軍,明早齊集教場聽點。
次日,太宗安排禦駕,金鼓齊鳴,親下教場,演軍排陣。
太宗坐下,文武朝拜,三軍叩頭。太宗即點一名,平遼國公薛仁貴,時為平遼大元帥,賜寶劍一口,先斬後奏。又點一名,駙馬秦懷玉,封為開路左先鋒。又點一名,都督段野林,封為開路右先鋒。
大小三軍,俱各賞賜。總點大兵一百萬,來日出征。太宗駕轉回宮。次早登殿,命太子監國。
宣上薛仁貴,賜了金牌一面。仁貴更傳下令來,炮響三聲,金鼓齊鳴。太宗登輦,刀戟森森,旌旗閃閃,一路浩浩蕩蕩,不數日已到草橋地面,仁貴傳令安營。
且說迷王打聽唐兵已到草橋,乃遣張奇把守草橋關隘。張奇領兵萬餘前來搶奪。左先鋒秦懷玉奏太宗曰:「臣雖不才,願取頭關,以為我王安歇人馬。」太宗喜曰:「卿要多少人馬?」懷玉曰:「只消臣一人前去。」太宗聽說,命近侍取禦酒來,親賜三杯,金花二枝。懷玉飲了禦酒,帶了金花,單槍匹馬奔至遼西城下,大叫曰:「守關將卒,可速報張奇,早早獻城受縛,免害生靈,若少遲延,就將遼城踏為平地。」小將忙忙報與張奇。張奇即令先鋒烏文虜,領兵出關迎敵。
文虜得令,引兵下關,高聲叫曰:「唐朝來將何人?」懷玉曰:「我乃唐王駙馬,姓秦名懷玉。你是何人?」烏文虜曰:「吾乃先鋒烏文虜也。我主欲奪取唐朝天下,總為一君,你尚敢來此搦戰?」懷玉聽言大怒,舉槍直取文虜,文虜提刀架祝兩下交戰五十餘合,文虜抵敵不過,回馬便走。懷玉勒馬趕上,只一槍,刺于馬下。
大殺遼兵數百,提頭回見太宗。太宗大喜,即令排宴,慶賀懷玉打關第一功。
再說遼兵敗走,回報張奇,說先鋒烏文虜被唐將秦懷玉刺死了。張奇聽說,即謂眾將曰:「誰人出兵,與烏文虜報仇?」胡文耶曰:「小將願往。」即引三千人馬,殺至唐營。小卒報進,太宗君臣正在飲宴。
右先鋒段野林曰:「待臣去捉他。」乃披掛上馬,來到陣前問曰:「來將何人?」文耶並不打話,掄槍直刺野林。野林大怒,舉刀交戰,不上數合,被野林大喝一聲,活捉過馬,奔回營中。見了太宗,太宗大喜,即將文耶斬訖,又令擺宴慶賞段野林。
只見遼兵又回報張奇,說唐將活捉胡文耶去了。張奇大驚,遂統遼兵一萬,親自出陣,高聲叫曰:「唐王無道昏君,為何傷我二員大將?可速速出來交戰,早定太平。吾乃遼王駕下大都督、把關首將張奇是也。」小軍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