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馮諼的門客說自己可以完成這個任務。孟嘗君非常高興,叫總管把合同契據給馮諼裝載在車子上,讓他到薛城去收賬。
臨行前,馮諼問孟嘗君:「債收齊後,買些什麼東西回來•」
孟嘗君答道:「看我家裡缺少的買吧!」
馮諼驅車到了薛城,那裡的百姓聽說有人來收利息了,叫苦之聲不斷。馮諼就假托孟嘗君的命令,當眾焚燬了那些契據,說是那些錢不用還了,老百姓非常感動,齊呼萬歲:
馮諼回來後,孟嘗君問他:「你買了些什麼東西啊•」
馮諼答道:「你說過:『家裡缺什麼東西就買什麼。』我想,你庫裡堆滿了錢財,畜欄裡養滿了牲畜,堂下站滿絶色美人。你家裡所缺少的只有『義』,所以我就替你買回了『義』。」
盂嘗君感到不解:「我不明白先生的意思•」
馮諼說:「借你錢的,很多都是窮苦的老百姓,當下利滾利,他們越來越窮,即使去向他們逼債,也不會討到分文錢,要是將他們逼急的話,他們就會逃走。因此,這些借據就相當於無用的廢紙,燒燬這些無用的東西,主動放棄不可得的空帳,就會讓您的封地的人民擁護您,親近您,我認為收回民心比收回利息更有用啊!」
「先生的目光真是遠大呀。」孟嘗君無可奈何地拱拱手說。
後來齊王聽信讒言,解除了孟嘗君的職位。除馮諼外,其餘的門客都棄他而去了。在萬般無奈之下,孟嘗君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城。在離薛城百里遠的地方,薛城的百姓紛紛走上街頭,歡迎他的到來。
孟嘗君對馮諼說:「先生替我買的『義』,到今天終於見到了他的作用。」
馮諼說:「狡兔準備了三個洞穴,方能免于一死。您至少也得有三個安身的地方,才能高枕無憂。」
過了一段時間,馮諼到秦國去遊說。他對秦昭襄王說:「齊國之所以能變得這麼強大,全靠齊國的相國孟嘗君。現在齊王免了他的宰相之職。如果秦國能重用孟嘗君,他—定會全力輔助大王,讓秦國變得更加強盛。」秦王就準備了
2000兩黃金,派了
10輛車子,去迎接孟嘗君。
馮諼回到齊國,對齊王說:「臣下聽說秦王準備了
2000兩黃金、
10輛車子,要來迎接孟嘗君去秦國。如果孟嘗君去了秦國,就會讓秦國變得更加強大;大王還是搶在秦國使者之前,去薛城把他請回來,恢復他的宰相職位,增加他的封邑,那麼秦國的陰謀就會被挫敗。」齊王派人到邊境去打探消息,證實馮諼沒有說假話,就馬上按照馮諼的話去恢復了孟嘗君的宰相職位。
這時,馮諼又對孟嘗君說:「你還得去向大王要一些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廟,那麼您的地位才不會被動搖。”宗廟在薛城建好後,馮諼對主人說:“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您將不會有什麼憂患了。」
此後,孟嘗君在齊國當了幾十年相國,再也沒有遭受過禍難。
立世存身:民心是統治者維護自己統治的基礎,因此得民心者得天下。
苛政猛於虎
字數:
414
春秋時期,孔子率領眾多弟子,坐著馬車經過泰山腳下,看見路邊有一個婦人披麻戴孝,正伏在一座新墳上悲哀地哭泣着。墳地中有三座墳,兩座舊墳,一座新墳。
孔子停下馬車,憑着車欄注意地傾聽,又叫他的得意門生子貢上前問問情由。
子貢走到墳墓邊,問:「大嫂,聽你的哭聲,好像有莫大的悲傷,是嗎•」
婦人抬起頭,抽泣着說:「這一帶有猛虎作惡,過去我的公公外出辦事回來,被老虎咬死了;後來我的丈夫在田裡幹活,也被老虎咬死了;現在,我的獨生兒子上山砍柴,又被老虎咬死了,我怎能不悲傷呢•」
子貢將婦人的不幸遭遇轉述給孔子,孔子下車親自上前問:「既然老虎這樣凶惡,你們為什麼還不趁早離開這兒呢•」
婦人回答:「這兒地方偏僻,官府的人到不了,沒有苛政。」
孔子深有感觸,沉默了一陣,對學生們說:「你們記住,苛政比惡虎還要兇猛。」
立世存身:政令的優劣、當權者的「仁」與「道」直接關係著國計民生。
巧降米價
字數:
850
唐憲宗時期,令狐楚被任命為兗州太守。在他上任的時候,兗州正遭受了一場嚴重的旱災,民不聊生。百姓顆粒無收,兗州到處都是一片淒涼破敗的景象。乾枯的禾苗、乞討的百姓,整個兗州沒有一絲生機。
令狐楚看著,心情沉重。
到了兗州城,他看到街市上的糧店掛着招牌,價格奇高,窮人們哪裡買得起呢!令狐楚不禁惱怒,原來是這幫糧商趁機發不義之財,漲高物價,難怪當地百姓背井離鄉,乞討逃荒。他在心裡對自己說:一定要讓這裡的百姓吃上廉價的糧食,而且要嚴厲懲處那些奸商。
遠遠的,還沒有進州府,那些一臉媚笑的官吏就前來迎接,爭先恐後地和他打招呼,套近乎。令狐楚忍住對他們的厭惡,同他們寒暄起來。他把話題引到旱災上,不慌不忙地問:「現在兗州城內有多少糧庫,大約存了多少糧食?」
一旁的官吏大獻慇勤,為了表明自己對州內事務的熟悉,他們必恭必敬地回答:「糧倉一共有二十個,平均一個存糧五萬擔,應該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那糧價多少?」
這次大家都絶口不提,一下子陷入了尷尬的沉默之中。令狐楚已經明白了幾分,其中肯定有鬼,一定是他們和奸商勾結起來,從中作梗,謀取暴利。
令狐楚仍然不緊不慢地說:「現在旱災把百姓害苦了,這些糧食本來就是取之於民,也應該用之於民。明天就把糧倉打開以最低價出賣,救濟百姓,你們覺得這個主意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