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史演義 - 261 / 325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唐史演義

第261頁 / 共325頁。

 大小:

 第261頁

朗讀:

今公卿大臣,非不欲為陛下言之,慮陛下不能用也。臣下既言而不行,言泄而禍且隨之,是以欲盡其言,則有失身之懼,欲盡其意,則有害成之憂,徘徊鬱塞以須陛下感悟,然後得盡其啟沃,陛下何不于聽朝之餘,時禦便殿,召當時賢相老臣,訪持變扶危之謀,求定傾救亂之術,塞陰邪之路,屏狎褻之臣,制侵陵迫脅之心,復門戶掃除之役,戒其所宜戒,憂其所宜憂,既不得治其前,當治其後,既不能正其始,當正其終,則可以虔奉典謨,克成丕構矣。昔秦之亡也,失于強暴,漢之亡也,失于微弱,強暴則奸臣畏死而害上,微弱則強臣竊權而震主,伏見敬宗不虞亡秦之禍,不翦其萌,還願陛下深軫亡漢之憂,以杜其漸,誠能揭國柄以歸於相,持兵柄以歸於將,去貪臣聚斂之政,除奸吏因緣之害,惟忠賢是進,惟正直是用,內寵便僻,無所聽焉,如此而有不萬國歡康,兆庶蘇息者,臣不信也。夫制度立則財用省,財用省則賦斂輕,賦斂輕,則人富矣。

教化修則爭競息,爭競息則刑罰清,刑罰清則人安矣。尤有進者,古時因井田以制軍賦,閒農事以修武備,提封約卒乘之數,命將在公卿之列,故兵農一致,而文武同方,用以保乂邦家,式遏亂略。太宗置府兵台省軍衛,文武參掌,閒歲則橐弓力穡,有事則釋耒荷戈,所以修復古制,不廢舊物。今則不然,夏官不知兵籍,止於奉朝請,六軍不主武事,止於養階勛,軍容合中官之政,戎律附內臣之職,首一戴武弁,疾文吏如仇讎,足一蹈軍門,視農夫如草芥,謀不足以翦除姦凶,而詐足以抑揚威福,勇不足以鎮衛社稷,而暴足以侵害閭裡,覊紲藩臣,干陵宰輔,隳裂王度,淚亂朝經,張武夫之威,上以制君父,假天子之命,下以禦英豪,有藏奸觀釁之心,無伏節死難之誼,豈先王經文緯武之旨耶?昔龍逢死而啟商,比乾死而啟周,韓非死而啟韓,陳蕃死而啟魏,今豈之來也,有司或不敢薦臣之言,陛下又無察臣之心,退必戮于權臣之手,臣幸得從四子游于地下,固臣之願也,豈忍姑息時忌,竊陛下一命之寵乎哉?


  

是時考官左散騎常侍馮宿,太常少卿賈餗等,閲讀蕡策,相率歎服。只因王守澄、梁守謙等,盤踞官禁,勢焰逼人,一或取錄,必且遭禍,不得已將他割愛。當時有二十二人中第,統皆除官。道州人李合,亦在選列,得除河南府參軍。

他獨奮然道:「劉蕡下第,我輩登科,能勿厚顏麼?」遂邀集同科裴休、杜牧、崔慎由等,聯名上疏,願將自己科名,讓與劉蕡,以旌蕡直。文宗也怕中官為難,不好批答,但將原疏擱置不提。後來蕡終不得仕,僅由牛僧孺等,召為幕僚,後來且為閹宦所誣,貶為柳州司戶參軍,抑鬱以終。小子有詩嘆道:

制舉由來待有才,如何名士屈塵埃?

雷鳴瓦釜黃鐘毀,無怪靈均澤畔哀。

劉蕡被斥,朝廷又失了一位賢相,看官道是何人,且至下回表明。




敬宗在位二年,未嘗行一虐政,且于裴度、李絳、韋處厚諸臣,亦知其忠直可用,非直淫昏無道者比,而卒為逆閹所弒者,好游宴,昵佞幸故也。裴度系三朝元老,不能親自討賊,乃委權于王守澄、梁守謙等人,何唐室季年,閹人權力,一至于此?文宗有心圖治,終受制於家奴,有一劉蕡而不敢用,黜直言之士,增中官之焰,是而欲治安也得乎?讀劉蕡疏,令人三嘆不置雲。

第八十一回

 誅叛帥朝使爭功 誣相臣天潢坐罪

第八十一回

 誅叛帥朝使爭功 誣相臣天潢坐罪

卻說同平章事韋處厚,表字德載,原籍京兆,以進士第入官,素性介直,穆宗時入為翰林學士,文宗綏靖內難,擢居宰輔。太和二年冬季,因橫海留後李同捷叛命,屢入朝會議軍情,不意早起遇寒,入殿白事,竟暈仆案前。文宗亟命中人掖出登輿,送歸私第,越宿即歿,追贈司空。竇易直同時罷職,改任兵部侍郎翰林學士路隋同平章事。


  
看官欲知李同捷如何叛命,待小子約略敘明。橫海軍屬州有四,便是滄、景、德、棣四州,從前是烏重胤任職,最號恭順。重胤徙鎮山南西道,由杜叔良接任,叔良免職,用德州刺史王日簡為橫海節度使,參見七十八回。賜姓名為李全略。

已而授李光顏兼鎮橫海軍,另授全略為德棣節度使。光顏任事未幾,仍乞還鎮忠武軍。敬宗末年,光顏病卒,追贈太尉,予謚曰忠。隨筆帶敘李光顏,不沒功臣。

忠武軍由王沛高瑀,依次遞任,不勞細敘。惟李全略與李光顏同逝,子同捷擅領留後,敬宗毫不過問。至文宗元年,仍命烏重胤復任,調李同捷為兗海節度使。同捷不願移鎮,託言為將士所留,拒命不納。

一面出珍玩女妓,遍賂河北諸鎮,要結黨援。盧龍節度使李載義,見前回。執住同捷來使,及所有饋遺,並獻朝廷。魏博節度使史憲誠,與李同捷世為婚姻,潛助同捷,當時韋處厚尚未去世,頗疑憲誠,裴度獨謂憲誠無二心。

裴度公料事頗明,至此幾失之憲誠,可見知人之難。可巧憲誠遣親吏入朝,隱偵朝事,處厚與語道:「晉公百口保汝主帥,我卻不以為然。若使汝主帥暗助同捷,國法具在,怎得輕恕?只晉公未免為難,汝去歸語主帥,負朝廷不可,負晉公愈不可呢。」裴度封晉國公,見七十六回。

憲誠親吏,如言歸報,憲誠頗有懼意,不敢與同捷往來。成德節度使王庭湊,替憲誠代求節鉞,文宗不許,遂發兵械鹽糧,接濟同捷。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