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史演義 - 92 / 325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唐史演義

第92頁 / 共325頁。

 大小:

 第92頁

朗讀:

高宗已崩,太子哲即位,就是《唐史》上所稱的中宗皇帝。看官欲知中宗時事,待至下回再詳。




  

前半回文字,兩敘裴行儉征虜,而王方翼薛仁貴婁師德事,即順次帶敘,蓋以裴為主,王薛婁三人為賓,屬辭比事,獨分詳略,所以別當日之武功,說本回之文法,固非率爾操觚者比也。中敘六都護一段,為前數回作一總束,俾閲者于目不暇接、腦不遑憶之時,得此揭櫫,自覺瞭然,故看似閒筆,實為萬不可少之文字。下半回申述武氏之殘毒,簡而能賅,蓋將述高宗之崩逝,故特就弘道先後年間,關於武氏之處置親屬,一概敘清,省得後文另起爐灶,且于時事亦不致錯雜,而高宗之崩,乃可依次敘下,語在此而意在彼,此亦一文中賓主法也。

第三十回

 被廢立廬陵王坐徙 違良策徐敬業敗亡

第三十回

 被廢立廬陵王坐徙 違良策徐敬業敗亡

卻說中宗為高宗第七子,原名為顯,初封周王,改封英王,易名為哲,兄賢被廢,哲乃入立為太子。高宗駕崩,遺詔令太子嗣位,遇有軍國大事,應兼取天后進止。中宗質本庸柔,素為悍母所制,怎能自奮皇綱?當下尊天后武氏為皇太后,一切政事,均歸太后裁決。武氏即臨朝稱制,自武氏為後後,本書只稱武氏,隱寓《春秋》書法。

加授韓王元嘉為太尉,霍王元軌為司徒,舒王元名為司空,滕王元嬰為開府儀同三司,魯王靈夔為太子太師,五人皆高祖庶子。越王貞為太子太傅,紀王慎為太子太保。二人皆太宗庶子。這數王同時受封,無非因他地尊望重、隱加籠絡的意思。

又進劉仁軌為尚書左仆射,岑長倩為兵部尚書,魏玄同為黃門侍郎,裴炎為中書令,劉景先為侍中,大赦天下,即以中宗元年正月朔日,稱為嗣聖元年。過了元日,冊妃韋氏為皇后,擢後父玄貞為豫州刺史。中宗素愛韋後,至欲進後父為侍中,裴炎以玄貞無功,不宜遽躋高位,因入朝諫阻,中宗不從,炎再三力爭,惹得中宗怒起,厲聲叱道:「我把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何況區區一侍中呢?」甫經嗣位,就如此糊塗,怪不得後來死在後手。炎不禁惶懼,轉白太后武氏。

武氏忽憶起前情,遂想出一種廢立的計策來了。

先是西蜀人袁天綱,曾官并州令,素精相術。唐初天策府功臣,多經天綱相視,言無不驗。武士彠聞他善相,亦邀至家中,令遍視家屬。天綱見武氏母楊氏,便道:「夫人當生貴子。」及見二子元慶元爽,又道:「將來官至三品,但不得貴顯終身。」嗣見武氏姊韓國夫人,便嘆息道:「此女也是貴相,可惜不利藁砧。」武氏尚幼,經保姆抱她入堂,給以男孩,天綱注目細視,不禁驚異道:「這果是男孩麼?若換作女子,乃是不可限量了。」士彠笑道:「果是女子,將來有何結果?」天綱道:「龍瞳鳳頸,相當極貴。」士彠道:「想是好作皇后了。」天綱道:「貴為皇后,還是意中事。我看來尚不止此。」士彠道:「莫非做女皇帝不成?」天綱道:「女子如有此相,當真要做女皇帝。」語見《唐書。袁天綱傳》,並非捏造,且天綱以技術着名,前文未曾載及,藉此補敘,亦足彌闕。士彠亦似信非信,至武氏長大起來,兄姊等常以女皇帝三字,作為戲言。武氏少讀書史,曉得歷朝以來,從沒有女皇帝出現,所以天綱遺言,也當他是笑談,不足憑信,誰意時來運湊,福至心靈,由才人進為昭儀,由昭儀進為皇后,由皇后進為太后,步步春風,事事如意,於是得隴望蜀,想實驗那天綱所言,居然欲做女皇帝了。

術士多貽誤國家,觀此益信。可巧中宗枉法,裴炎進讒,樂得乘間廢立,自作天子。當下與裴炎定謀,乃密召中書侍郎劉褘之、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勛等,勒兵入宮,即于二月五日,集百官于乾元殿,太后武氏,赫然臨朝。中宗隨了出來,欲就禦座,忽由裴炎宣太后敕,廢中宗為廬陵王,令程務挺等扶他下殿。

中宗愕然道:「我有何罪?」武氏叱道:「汝欲以天下畀韋玄貞,尚得雲無罪麼?」中宗無詞可答,只得由他牽去,錮入別室。武氏又問群臣道:「嗣王失德,已經廢立,此後帝位應屬何人?」裴炎即應聲道:「應立豫王。」大眾都極口贊成。看官道豫王為誰?原來就是相王旦。


  

他本名旭輪,曾封殷王,見前回。徙封豫王,改雙名為單名,去一旭字,未幾即改封相王,易名為旦。高宗末又還封豫王,這是高宗少子,與中宗為同母弟兄。高宗本有八子,長名忠,劉氏所出,已經賜死。

見二十六回。次名孝,鄭氏所出,早歲即歿。三名上金,楊氏所出,四名素節,蕭淑妃所出,均已被謫。見前回。

還有弘賢哲旦四子,均是武氏所出。弘被鴆,賢被廢,見二十八回。中宗哲又復廢去,只剩豫王旦一人,申說處最足醒目。裴炎等當然推戴,何煩擬議,只武氏心中,恰想自己做女皇帝,偏經裴炎等推立豫王,眾口一辭,那時又不便獨伸己意,沒奈何允諾退朝。

越日立豫王旦為皇帝,改元文明;豫王妃劉氏為皇后,子成器為太子;廢中宗子重照為庶人,流韋玄貞至欽州。武氏仍臨朝稱制,令嗣皇帝居住別殿,所有國政,不得預聞。還是立個傀儡,較為有名。

是時長安無主,乃命劉仁軌為西京留守。仁軌以衰老辭,且舉漢呂後事以作規誡。武氏手書慰勉,仁軌乃奉命而去。未幾病歿,詔令百官赴哭,追贈開府儀同三司。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