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宮十八朝演義 - 142 / 186
古典小說類 / 許慕羲 / 本書目錄
  

宋宮十八朝演義

第142頁 / 共186頁。

 大小:

 第142頁

朗讀:

即日出師,臨行之時,張詠舉酒相餞,遍及軍校,涕泣言道:「爾等受國厚恩,此行各能掃平亂黨,朝廷自有賞賚。倘若勞師無功,貽誤戎機,非但不能回來;即使脫身而回,軍法俱在,亦不寬貸。」軍校皆唯唯而去。張詠又親自下鄉,勸諭人民,各安生產,毋得從盜,且傳語道:「昔李順協民作賊,我今化賊為民,可好麼?」又稱得城中屯兵,尚有三萬人,無半月糧,民間舊苦鹽貴,倉廩卻有積余,遂采鹽至城,令民得以米易鹽,不上一月,得米萬斛,兵民咸安,並禮賢士,刑獄,遠近謳歌,益州大治,上官正、宿翰等奮勇前進,屢戰屢捷,所失州縣,依次恢復,張余敗退嘉州,被官軍追至中途,生擒了來,蜀亂遂平。

太宗急召王繼恩還京,以雷有終;上官正為兩川招安使;且下詔罪己,自言委任非人致有此敵,自後當慎選官吏。與民更始,由是蜀民大悅!


  

哪裡知道西蜀才平,西夏邊境又復擾亂了,原來李繼捧還鎮夏州,原是奉了太宗之命,去撫諭繼遷的。他到了夏州不上數月,即上言繼遷悔過,情願投誠,太宗遂授繼遷為銀州刺史,其實繼遷哪肯投降,不過藉此休息,以便召集部落,過了一年,便召繼捧一同叛宋,入寇邊境。繼捧不從,繼遷即攻繼捧,幸得已有防備,將繼遷擊敗,飛馬遁去,後又入寇夏州,繼捧上表乞師。太宗命翟守素往援。

為繼遷偵悉,恐勢不能敵,又與繼捧講和。繼捧落了他的圈套,又替他上書宋廷,說是繼遷決計歸誠,誓不復叛。太宗降詔,授繼遷銀州觀察使,賜姓名趙保吉,並用其子德明,為管內蕃落使,行軍司馬。不上幾時,繼遷又脅誘繼捧道:「降服契丹,可封王爵。」繼捧心動,答覆之詞,模棱兩可。繼遷即為代請于契丹,果得契丹冊封為西平王。轉運副使鄭文寶,因繼遷狡詐特甚,設法預防,查得銀夏一帶,舊有鹽地,每年產鹽頗巨,繼遷收為己利。文寶令歸官賣,不得私占。

繼遷失了絶大利源,如何不恨!遂率邊人四十二族,寇掠環州,後來又要徙綏州民至夏州,部將高文岯等,不願移徙,竟將繼遷逐去。繼遷又糾集部眾,入敗保寨,擄掠居民,焚燒積聚,講寇靈州。太宗聞得繼捧繼遷兄弟同叛,乃命李繼隆為河西都部署,調兵征討。繼捧聞得李繼隆將至,先攜母妻子女,屯營郊外,上言與繼遷解怨,獻馬五十匹,請求罷兵。

太宗道:「二豎反覆無常,朕豈為彼所給。」即諭繼隆進兵,繼隆貽書繼捧,約其共討繼遷,一面又與繼遷書,令其共討繼捧。繼遷乃夜襲繼捧,繼捧方纔夢中,孑身逃出,回至城中,為指揮使趙光嗣誘入別室,禁錮住了,開城迎接繼隆。繼隆入城即將繼捧押送汴京。

繼捧到汴,由太宗當面詰責,特赦為右千牛衛上將軍,封宥罪侯,賜第都中,並削保吉姓名,隳夏州城,遷居民至綏銀,飭兵固守。繼遷志不得逞,又獻馬謝罪,遣

弟延信入覲。太宗溫言慰諭,賜賚甚厚。旋遣中使張崇貴,招諭繼遷,並賜茶藥器幣衣物,及至道元年,繼遷復遣押衙張浦,貢獻良馬橐駝。太宗命張浦為鄭州團練使,留居京師,另遣使持詔授繼遷鄜州節度使,繼遷佯不敢受,上言鄭文寶誘他部屬,屢加逼迫。

太宗欲以恩信邀結繼遷,為弛鹽禁,且貶鄭文寶為藍山令。哪知繼遷狡猾異常,豈肯甘心降服,休息了數月,養足氣力,又復入寇清遠軍。幸得守將張延,預先防備,設伏要道。繼遷兵到,發伏出擊,繼遷驚惶而遁,會太宗命落苑使白守榮等,護送芻粟四十萬,前赴靈州,行至浦洛河,盡為繼遷劫去。

太宗聞報,遂命李繼隆為環慶州都部署,再討繼遷,適值四方館使曹璨,自河西還汴,上言繼遷率眾萬餘,圍敗靈武,請速發兵救援,方保無虞。


  

太宗乃交樞臣覆議,時呂蒙正罷相,呂端繼任。請分道出師,由麟府、鄜延、環慶三道會攻平夏,直搗繼遷巢穴,繼遷不顧根本,靈武之圍自解。太宗深以為然!但主張五道出師,與呂端之義大同小異。乃詔李繼隆出環州,丁罕出慶州,范廷召出延州、王超出夏州,張守恩出麟府,五路進兵,直趨平夏。

繼隆因環州道迂,擬從清岡峽出師較為便捷,遣其弟繼和馳奏,自率部兵,竟從清岡峽出發。太宗得了繼隆奏報,立召繼和厲聲叱道:「汝兄不遵朕旨,必定敗績,朕命之出環州,因與靈武相近欲令繼遷聞風解圍,馳救平夏。汝速回去,告知朕意。毋得違旨獲罪。」繼和奉命,星夜回去,那繼隆已是去得遠了。

繼隆出清岡峽,與丁罕合兵,行了十日,不見一敵,遂率軍回來。張守恩與敵相遇,不戰而走。獨范廷召與王超兩支人馬,行抵烏白池,卻遇敵兵,蜂擁而來。王超便對廷召道:「敵勢甚鋭,我軍宜各守營寨,堅壁不動,免為所乘。」廷召應諾,彼此依險立寨,飭軍士不得妄動,敵人來攻,只準射箭,不准出戰。繼遷率眾到來,分左右兩路進攻,都被飛箭射回,相持一晝夜之久。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