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下 - 74 / 575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下

第74頁 / 共575頁。

 大小:

 第74頁

朗讀:

時賽尚阿既黜,崇光專任廣西軍務,詔以匪雖已出粵境舊巢穴,慮渠魁踞之為回竄地步,責以搜捕黨羽。三年,洪秀全等既踞江寧,分黨北犯中原。兵事日棘,朝廷不暇顧及邊遠,廣西伏莽時起,旋滅旋萌,餉絀兵單,惟恃團練,不能大創賊。崇光且剿且撫,支拄數載。洎英人踞廣州後,廣東賊氛復熾。艇匪竄擾廣西,潯州、柳州、慶遠、梧州、南寧相繼陷。近地土匪益起,屢逼桂林。軍中多降將,心皆叵測。崇光乞師於湖南,七年,駱秉章令蔣益澧率湘軍赴援,屢破賊,復興安、靈川,入屯省城,乃誅反側,易守軍,桂林始安。八年,奏留益澧在廣西剿賊,連擊艇匪於平樂令公渡、五塘,大破之,斬馘萬餘,由是艇匪始衰,慶遠、柳州相繼復。

九年,調廣東巡撫,兼署兩廣總督。英軍猶踞省城,前任總督黃宗漢、巡撫耆齡等,皆駐外縣不敢入。崇光至,坦然入城,與敵軍狎居。尋實授總督,迭遣將禦湖南、江西竄匪,擊走之。本境土寇時起,皆不久撲滅。與廣西軍會剿艇匪,梧州、潯州賊匪漸清。至十一年,英法聯軍犯京師,和議成,廣州敵軍始退。同治元年,以失察都司陶昌培、知縣許慶鎔營私納賄,降三級調用,命仍以一品頂戴赴貴州按事。前巡撫耆齡、禦史華祝三複劾崇光任用非人,調度乖方,詔命自陳,下署總督晏端書、提督昆壽察按,得免議。


  

尋授雲貴總督。雲南自總督潘鐸被戕,巡撫徐之銘結回酋以自保,張凱嵩繼署總督,久不至,以規避黜,命崇光代之。崇光至貴州,會粵匪石達開餘黨陷綏陽,督兵擊走之,遂駐貴陽。三年春,土匪、苗匪屢來犯,偕巡撫張亮基勒兵固守,賊敗退。時雲南叛回猶雜處省城,議者皆言不可遽往。崇光逕行,軍民父老喜,迎於郊,回眾始稍斂。逆首馬榮、馬連升踞曲靖為巢穴。崇光知候補道岑毓英、降回總兵馬如龍可用,四年春,令參將馮世興與二人合師攻克曲靖,擒榮、連升等斬以徇,遂收馬龍、尋甸,迤東肅清,遣提督趙德光克平江外賊巢,復廣順,進克貴州,黔西大定。五年,復普洱及思茅,雲南軍事漸利。

六年,卒,優詔賜恤。嘉其「沉毅有為,歷官兩廣、雲貴,皆不避艱險,俾地方日有起色」,贈太子太保,謚文毅。廣西請建專祠,雲、貴祀名宦祠。

論曰:粵匪之起也,始由疆臣玩誤,繼復將帥不和。李星沅、周天爵皆素以忠勤著,文宗采時譽而付以重任,於軍事皆不得要領。及易以賽尚阿,而敗壞益甚,虎兕出柙,遂不可制矣。勞崇光久在兵間,洪秀全北竄後已不顧舊巢,然伏莽四起,終賴湘軍之力,數年而後克定;其於廣東、雲南皆受事於萬難措置之時,履虎不咥,權略有足稱焉。 列傳一百八十一

徐廣縉 葉名琛 黃宗漢

徐廣縉,字仲升,河南鹿邑人。嘉慶二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禦史。道光十三年,出為陝西榆林知府,歷安徽徽寧池太道、江西督糧道、福建按察使。擢順天府尹,尋出為四川布政使。丁母憂,服闋,補江寧布政使。二十六年,擢雲南巡撫,調廣東。二十八年,擢兩廣總督,兼通商大臣。

自江寧定約五口通商,許廣州省城設立棧房,領事入城,以平禮相待。粵民堅執洋人不准入城舊制,聚眾以抗,官不能解。總督耆英既與英人議緩俟二年之後,尋內召,廣縉繼任。會黃竹岐鄉民毆殺英人六,領事德庇時要挾賠償保護,廣縉治殺人者罪,而拒其非理之求,戒諭人民毋暴動,事得解。德庇時回國,文翰代為領事,初至請謁。廣縉赴虎門閲砲台,延見之,遂登其舟,示以坦白。二十九年,文翰以兩年入城之期已屆,要踐約,廣縉諭以耆英所許。乃姑為權宜之計,民情憤激,眾怒難犯,非官所能禁止。文翰則堅持成約,且以他省入城相詰難,揚言將駕兵船至天津訴諸京師,相持不下。

廣縉疏聞,自請嚴議。密詔許暫入城一次,以踐前言,不得習以為常。廣縉復疏言:「入城萬不可行。廣東民情剽悍,與閩、浙、江蘇不同。阻其入城而有事,則眾志成城,尚有爪牙之可恃;許其入城而有事,則人心瓦解,必至內外之交訌。明知有害無利,詎敢輕於一試。」卒堅拒之。英人乃集兵船三於香港,放小艇至海口各港測水探路,示恫喝。廣縉增兵守諸砲台及要隘,嚴備以待。時民團號十萬,聲勢甚張。華商會議暫停各國貿易,密告美、法兩國領事,啟釁實由英人。於是諸洋商慮受擾累,將以損失歸領事負責。士紳聯名致文翰,為反覆陳利害甚切。文翰內受牽制,乃罷入城之議,乞照舊通商。與要約,停市開巿皆非由官令,不進城即通商,後有反覆,仍行停止。事既定,廣縉疏聞,宣宗大悅。詔曰:「洋務之興,將十年矣。沿海擾累,糜餉勞師,近雖略臻安謐,而馭之之法,剛柔未得其平,流弊因而愈出。朕恐瀕海居民或遭蹂躪,一切隱忍待之。昨英酋復伸入城之請,徐廣縉等悉心措理,動合機宜。入城議寢,依舊通商。不折一兵,不發一矢,中外綏靖,可以久安,實深嘉悅!」於是錫封廣縉一等子爵,賜雙眼花翎,是役商民一心,尤得紳士許祥光、伍崇曜之力為多,二人並被優擢。逾數月,文翰復言國王以進城未能如約,為人所輕,似覺赧顏,請為轉奏,廣縉以罷議進城之後貿易始復,豈可再申前說,拒之。三十年,文翰又遺書大學士穆彰阿、耆英,遣人至上海、天津投遞。文翰尋自赴上海,欲有所陳請,先後卻之;乃回香港,蓋覬覦未已也。

時兩廣盜賊蜂起,以廣西金田洪秀全為最悍。巡撫鄭祖琛柔懦縱賊,廣縉疏劾其養筴貽患,罷之。廣東韶州、廉州匪亦蔓延,廣縉遣軍扼梧州、肇慶。詔廣縉赴廣西剿辦,尋起林則徐督師,命廣縉剿捕廣東遊匪。鹹豐元年,出駐高州。匪首淩十八、陳二、吳三、何茗科踞羅鏡圩及信宜,與洪秀全聲勢相倚。廣縉遣兵進擊,殲吳三,追何茗科至貴縣擒之;又破廉州賊顏品瑤,擒李士青。二年春,乘勝進攻羅鏡圩,擒淩十八。捷聞,加太子太保。命馳赴梧州,而洪秀全大股已犯桂林,竄入湖南。賽尚阿以罪黜,授廣縉欽差大臣,署理湖廣總督。十月,至衡州,賊攻長沙甚急,駱秉章、張亮基力守,屢挫賊,乃下竄嶽州。廣縉始抵長沙。未幾。嶽州亦陷,直犯武昌。廣縉進駐嶽州,而漢陽、武昌相繼陷。


  

詔斥廣縉遷延不進,調度失機,株守嶽州,擁兵自眾,褫職逮問,籍其家,論大闢。三年夏,粵匪入河南境,釋廣縉,交巡撫陸應穀差遣,責令帶罪自效。率兵駐歸德,防剿撚匪有功。八年,命赴勝保軍營,尋予四品卿銜,留鳳陽從袁甲三剿撚匪。未幾,卒。

葉名琛,字昆臣,湖北漢陽人。道光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土,授編修。十八年,出為陝西興安知府。歷山西雁平道、江西鹽道、雲南按察使,湖南、甘肅、廣東布政使。二十八年,擢廣東巡撫。二十九年,英人欲踐入城之約,名琛偕總督徐廣縉堅執勿許,聯合民團,嚴為戒備。華商自停貿易以制之,英人始寢前議。論功,封一等男爵,賜花翎。三十年,平英德土匪,被優敘。鹹豐元年,殲羅鏡會匪吳三,加太子少保。二年,廣縉赴廣西督師,命名琛接辦羅鏡剿捕事宜,出駐高州。是年秋,羅鏡匪首淩十八就殲,加總督銜,署總督,赴南、韶一帶督剿。尋實授兩廣總督,兼通商大臣。

時廣東盜賊蜂起,四年,廣州群匪擾及省城,遣將分路進剿,連戰皆捷。近省之佛山、龍門、從化、東莞、陽山、河源、增城、封川,韶州之海豐、開建,潮州之惠來,肇慶府城及德慶並陷,先後克複。鄰省軍務方亟,糧餉器械多賴廣東接濟,名琛籌供無缺,益得時譽。五年,以總督協辦大學士。六年,拜體仁閣大學士,仍留總督任。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