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吳三桂演義 - 73 / 116
古典小說類 / 不題撰人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吳三桂演義

第73頁 / 共116頁。

且說高大節領軍二萬人,卻令分軍為二隊,以一路由平江過義寧,自統一路由瀏陽過新昌,共趨奉新縣,以撼南昌省會。時部下諸將以區區萬人軍力本不為厚,故多不讚成分軍之議。原來高大節善能以少擊眾,故不從諸將之意,並以平江一路由副將胡國梁統之,並囑道:「吾到新昌時,若不遇清兵,吾將繞兵北向。將軍到義寧,若遇敵人,休與急戰,若不遇敵人,可直趨奉新,以窺南昌。

吾自可以為援應也。”胡國梁領命後,即提兵東行。那時高大節一軍既過瀏陽,探得岳樂正駐軍袁州上游,遂令軍士疾進。部將譚進宇道:“袁州下鄰萍鄉,不如改道萍鄉而進,與夏丞相一軍合,較為穩着。」


  

高大節道:「吾昔破岳樂,未嘗親抵岳軍之前,今日奈何反下萍鄉?今惟有直走新昌耳。且岳樂若聞吾至,必自回軍求與我一戰,斷不敢深入也。諸君休再多言,待破敵後,與諸君同唱凱歌。」便督軍直望新昌而去。

那日正行近新昌,已近日暮,那地名喚做大覺寺,即令軍士紮營。忽探馬報稱,安親王岳樂已回軍,正望西北而來,惟行程甚緩,計明日可以到此間矣。高大節道:「果不出吾所料也。彼行程獨緩者,蓋懼軍力疲憊,為我所乘耳。

吾先到一天,正好教軍士休息,明日卻好教他中計。」便一面飛報胡國梁一路,改令暫住義寧,以免簡王及希爾根兩軍攔下,一面將本部人馬一萬人分為兩停,待岳樂一軍到時,乘其喘息未定,即以兩停人馬輪流攻戰。

又于每停之中,各分為十隊,每隊五百人,使岳樂應接不暇。分佈既定,並令偃旗息鼓,專候來軍。

原來安親王岳樂亦沿途打聽高大節行程,並謂左右道:「高大節由瀏陽進兵,必爭新昌一路,志在牽制南昌,使董衛國不能急進,以助彼夏國相進兵也。吾當先爭新昌,以斷高大節之望。」說罷催軍疾行。部將明阿問道:「王爺此次回軍,初時行程甚緩,至此又令疾進,何前後互異耶?」岳樂道:「緩時欲養兵力,急時欲爭要地故也。」明阿聽罷,即不復言。軍行將抵新昌,尚未得高大節駐軍何處的實耗。岳樂即喜道:「新昌必未失也。」即傳令到新昌駐紮。

徐見居民紛紛逃走,卻言周兵已過大覺寺,已望北而行,並言此處已離周兵不遠。岳樂即傳令直走。時已近夜,岳樂見于前次螺子山之敗,不敢夜行,即令軍士下寨。夜裡令軍中輪流值宿,以備不虞。

果然自夜至曉,全無敵軍動靜。不提防天甫黎明,軍中起來,只見各處一帶山林,皆是高大節的旗幟。岳樂軍中見了,已如魂飛天外,魄散九霄。正是:終夜未曾聞敵耗,侵晨竟已碎軍心。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六回

 高大節憤死九江城 吳三桂親征松磁市

話說岳樂軍中于翌晨起來,見四圍山林樹木中儘是周兵旗幟,始知高大節已先到此間,軍士皆魂飛魄散。因螺子山一戰,軍中皆知大節的名字,更互相畏葸。岳樂即傳令軍中,急進新昌。忽然喊聲大震,高軍已分十數路,卷地殺來。

每路人馬不知多少,岳樂軍皆無心戀戰,惟互相逃竄。岳樂制止不住,然猶故作鎮靜,即號令軍中,分頭接應。怎奈高大節軍鋒甚鋭,又蓄力已久,皆猛勇前進,直奔岳軍。高大節又選精鋭百騎,自為前鋒,疾馳而出,直奔岳樂,皆英鋭莫當。

岳樂不能抵禦,先自望後而退。岳軍見主將已逃,亦紛紛潰走。那高大節初時本分兩停人馬,志在輪流接戰。今見甫行交綏,岳軍即退,已無容輪戰,即令十數路一齊追趕。

並下令軍中道:「岳樂此去,必走新昌,與南昌銜接,望得此與董衛國聯合也。」便分軍二千人,使部將高琦領之,打着自己旗號,從間道先到新昌城,一面飭軍士從上游橫貫而追。


  

那時岳樂自奔逃之後,欲避出重圍,即與周兵混戰,卻令軍士還槍向後抵禦,且戰且走。一面令明阿領五千人,先爭新昌,分為犄角,並護南昌要道。高大節亦知其意,轉令軍中放開重圍,讓岳樂走出,只銜尾趕來。十數路不住環擊,令岳樂無從混戰。

高大節一頭追趕,一頭下令招降,故岳軍散去愈眾,岳樂大憤。及奔至一座小山,令軍中就地阻山為營,再與高軍混戰,忽流星馬飛報禍事,那都統明阿欲奔新昌,被高大節分軍截擊,都統明阿已陣亡去了,所領五千人,盡降高軍去也。岳樂聽得,心膽俱裂,不覺嘆道:「大節不死,吾不得安。”正說間,高大節已率百騎馳至。

岳樂護兵有吉林馬隊二千名,即下令護兵道:“彼漢兵也,汝等降亦不得生,速宜死戰。」

護兵聞令,一齊奮發,矢石齊下,大節不能進,軍勢稍卻。岳樂即率軍與高軍混戰。還虧高軍十數路殺來,岳樂終站立不住,望後復走。高大節復追二十餘裡,天色已暮,權且收兵。

計此一戰,殺得岳軍七斷八續,人馬死傷甚眾。岳樂令軍士不要住歇,直望南昌而走。

時董衛國聽得岳樂敗北,即引軍來救,同進南昌省城。高大節聽得岳樂已有救兵,亦不再追趕,先引軍據了新昌。一面向胡國柱、夏國相二處報捷,並請國相進兵。不料夏國相默計高大節已過江西,即引兵已復出萍鄉,仍望南昌進發。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