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吳三桂 - 203 / 413
古典小說類 / 三月 / 本書目錄
  

吳三桂

第203頁 / 共413頁。

 大小:

 第203頁

朗讀:

陳良材聽罷,半晌無語,在屋裡踱了半天步,然後說道:「末將也是大明的臣子,也明白君臣之義。只是要我放走皇上,恐怕力所不能及啊!不是我沒有報明之心,我雖掌握守衛的大權,不過這事太重大,即使我把皇上放出去,恐後也逃不走。」

鄧凱介面道:「這一點,小臣也明白,也決不能勉強將軍做力所不及的事。」


  

聽鄧凱如此說,陳良材說道:「如果不是這件事,倘若有可以報效大明的地方,我雖死不辭,但請明言。」

鄧凱觀察他臉色,看他不像是在作假,就把同襲彞商量的事說了出來:「我不過是想為皇上保存一點骨血,想把皇子偷偷弄出去,不知道將軍能不能做到?」

陳良材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這件事可以做到,只是要商量一個對策。給我一段時間,如何!」

鄧凱聽他如此說,忙又拜倒在他說:「我這裡替皇上謝謝將軍!」

在鄧凱拜見後的第三天,陳良材將自己的兒子帶進了金蟾寺,說是小孩兒好動。來跟着玩兒,要看看皇帝。

等到進寺以後,永曆皇子即扮作陳良材兒子的裝束而出,鄧凱也同陳良材的僮仆換了衣服,隨行逃了出來,藏進了陳良材的家中。

等到晚上陳良材換了班以後,就大模大佯地帶著自己的兒子出來了。

就這樣,永曆皇子不知不覺地被救了出來。

第二天,陳良材同襲彞身穿便服,挑了酒食,來到昆明城外來給化了裝的鄧凱和永曆皇子送行。

其時正是金秋九月。昆明城外黃花地,碧雲天,雲薄浮動,秋風一吹,垂楊柳上的黃葉,片片飄落,落在枯黃的衰草上,蜷縮着索索發抖,更顯得天地肅殺,離情別緒悠長。

宴飲罷時,襲彞起身說道:「大明朝的君嗣不絶,都是你們二位之力,我襲彞這裡叩謝你們。不是我惜死,只是我初到雲南,路途不熟,終難救皇子出吳,所以只能依靠鄧大人了,現在事情已經成功一半,我不忍獨生,就此別過二位大人……」

說罷,襲彞一頭撞向長的石階上,頓時腦血崩濺。左右的人慌忙撲上去搶救時,早已經氣絶身亡。其他人無不熱淚滿眶,永曆太子也是淚水奪眶而出,他在襲彞的屍體旁邊跪下身子拜了三拜……

鄧凱攜帶永曆皇子逃走了,陳良材回去後,料想事情早晚會被發覺,就辭了官,帶著全家也偷偷逃避了。永曆皇子逃走的事,吳三桂並不知道。不過襲彞撞死的事卻有人報知了吳三桂,吳三桂心中也不禁感慨萬端,下令厚葬。

經過了襲彞這件事,吳三桂想,既然這麼多人思報永曆,留着永曆反而使自己汗顏,不如早點處置永曆帝,再也不能拖延了。他又想到上次為處置永曆召開的會議,那麼多人主張不殺永曆,看來也不用再開什麼會,只有獨斷專行了。康熙元年公元1662十月二十五日,天空晴朗,萬裡無雲,兩輛囚車被推出了金蟾寺,車子「嘎吱嘎吱”的聲音雖小,卻也驚動了雲南省城,人們相互轉告着:“永曆皇帝要被殺頭了!」

在篦子坡通往菜市口刑場的長街上,擠滿了觀望的人,要殺皇帝了,百年難遇的事,誰不想看看,所以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百姓們越聚越多,長街的兩旁的人頭攢動,黑鴉鴉的,昆明城都沸騰了,真可以說是萬人空巷……

囚車緩緩地向前推進,觀望的人群中嘆息者有之,垂泣者有之,怒目蹙眉者有之……走在囚車最前面的是三十多排刀劍出鞘的鐵騎;囚車的兩旁是兩支近千人的長隊;四名刀斧手走在囚車的前面;囚車的後面,吳三桂騎着一匹棗紅馬,在親兵侍衛的簇擁下,走在中間,緊隨其後的則是五百多人的護衛大隊。

囚車已快到刑場了,永曆舉目望去,已能看到不遠處立着的那個絞刑架。

這就是自己的歸宿了,永曆不由要想到了十八年前吊死在煤山的崇禎帝。如今同樣的結局落到了自己的頭上。不過崇禎比自己到底要稍好一些,他是自縊,而自己如今卻是被人架上絞架的。思前慮後,永曆不覺對天長嘆:「真是天亡我大明啊!」

這是一個不大的刑場,圍觀的人卻如海洋一般塞得滿滿的。

在古代殺人不是像現在一樣,在人煙稀少的郊區,而是在市中心的繁華熱閙地段,為是昭告天下,以戒效尤,北京城有個菜市口,昆明城也有個菜市口,都是殺人的地方。

兩輛囚車被推到了刑場的中央。

今日殺的一個是皇帝,一個是皇后,誰不想看?!

吳三桂的兩千精騎隊早將刑場包圍成一個大圓圈,看熱閙的百姓被驅趕到圈外。


  
永曆被押上刑架。

這時,永曆突然說了一聲:「慢!」身後的刀斧手嚇了一跳,不禁獃愣住了。

永曆略略撫平一下衣襟,神情肅然地向着北面長跪叩首,這是向太祖皇帝,列祖列宗的寢陵行大禮。

三跪九拜之後,永曆嘴裡低低地念道:「兒永曆叩拜列祖列宗,頓首、頓首、再頓首!兒臣愧為朱氏子孫,不能中興大明,葬送朱氏江山,而忍恥被俘,今死期將至,有何面目見列祖列宗于地下,此臣之所以死不能瞑目者也……」

午時三刻,三聲炮響,紅衣劊子手走上刑架……

「慢!」這次叫喊的是平西王吳三桂。

永曆帝眼中閃出了一絲希望。

吳三桂雙手捧起一大碗酒,走到了永曆帝的跟前。

「陛下,吳三桂給你送行了……吳三桂與大明恩斷義絶……請陛下滿飲此酒。」他向永曆帝長長一躬,捧上了酒碗。

永曆接過酒碗,淚水長流,一言未發,仰起頭來一飲而盡,酒水沿著下巴浸濕了胸前的衣襟。

碗被扔到了地上,「吧」地一聲,摔得粉碎。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