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下 - 26 / 575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下

第26頁 / 共575頁。

 大小:

 第26頁

朗讀:

齊慎,河南新野人。以武生率鄉團擊教匪。入伍,隷慶成部下,轉戰三省,以勇聞。比教匪平,洊擢至陝安鎮右營遊擊,楊遇春甚器之。嘉慶十八年,滑縣亂,檄慎從征。賊踞道口,遇春初至,直前搏戰,慎從之,賊氣奪,入巢。明日,慎獨破賊於衛河西岸。賊掠中市,率騎斷其歸路,夾擊,毀浮橋,遂克道口,破桃源集援賊。進薄滑縣,駐營未定,賊萬餘由西北門出來犯,力戰,相持竟夜;遲明,城賊二千餘復出,慎躍馬沖賊陣中斷,乃大潰。又破賊新鄉牛市,首逆李文成走踞司寨,慎由淇縣大廟山右進,鏖戰白土岡,會攻司寨,克之。自道口至此凡十三戰,敘功最,賜號健勇巴圖魯。克滑城,先登受傷,擢副將;遂從遇春平三才峽匪,授神木協副將。歷西安、陝安兩鎮總兵。

道光元年,擢甘肅提督。二年,西寧插帳番擾河北,慎率本標兵迭戰於烏蘭哈達、哈錫山、落它灘,擒斬數百,番眾乞降,放還河南。詔褒獎,被珍賚。六年,從征回疆,長齡令充翼長,駐守阿克蘇。父喪,留軍。特奇裡克愛曼布魯特助逆擾烏什,慎戰屢捷,擒其酋庫圖魯克。七年,出哈蘭德卡倫,駐倭胡素魯,遏賊內犯。事平,調古北口提督,改號強謙巴圖魯。十二年,病歸。起授甘肅提督,調四川。十七年,平雷波叛夷,調雲南,復調四川。


  

二十一年,命率川兵五百赴廣東參贊靖逆將軍奕山軍務,守佛山鎮。楊芳病,移守省城,會罷戰。二十二年,赴湖北剿崇陽亂民,未至已定,命赴浙江會辦揚威將軍奕經軍務,駐上虞,扼曹娥江。移防江蘇鎮江。英兵來犯,力戰卻敵。城卒陷,退守新豐。奕山、奕經先後被譴,慎奪職留任,回四川。二十四年,出閲伍,卒於馬邊,贈太子太保,謚勇毅。

郭繼昌,直隷正定人。以行伍從慶成剿教匪於襄陽,繼從恆瑞入川,擊羅其清、冉文儔等於龍鳳坪,殲冉文富於馬鞍山,功皆最。又赴陝、甘剿張漢潮,擢龍固營都司。累遷陝西宜君營參將。道光元年,赴喀什噶爾換防,授定邊協副將,調安西協。六年,換防葉爾羌,抵阿克蘇,值亂起,駐守托什罕,擊敗渡河賊。協領都倫布被圍,繼昌兵少不能救,借調額爾古倫騎隊三百,夜率馳往,突賊營,殲其酋庫爾班素皮,追及河上,擒斬千餘,擢總兵,賜號幹勇巴圖魯。七年,從大軍戰大河拐,夜襲賊營,破之。從復喀什噶爾城,追賊至塔裡克達坡,分兵繞山後狙擊,賊驚潰,授壽春鎮總兵。調陝西延榆綏鎮。十年,再赴喀什噶爾剿餘孽,還署固原提督。十七年,調廣東陸路提督。洎海防急,往來廣、惠間籌守禦。二十一年,以勞卒。

段永福,陝西長安人,原籍四川。以鄉勇從征教匪,積功至千總。嘉慶十八年,滑縣教匪起,從楊遇春轉戰直隷、河南,克道口、司寨,復滑縣,皆有功。復從遇春剿陝西郿縣賊,率騎兵追至柏楊嶺,殲賊目麻大旗、劉二於陣。累擢甘肅張義營都司。道光七年,從楊芳征回疆,洋阿爾巴特、沙布都爾、阿瓦巴特三戰皆力,賜號利勇巴圖魯。張格爾就擒於喀爾鐵蓋山,永福從胡超步上山嶺,直前奪其刀,手縛之,予騎都尉世職。擢參將,歷甘肅永固協副將,陝西寧夏鎮總兵,調貴州安義鎮。二十年,命赴廣東防海,英吉利兵艦初至,永福扼虎門,砲擊退之。二十二年,命赴浙江佐揚威將軍奕經軍,寧波、鎮海已陷,令永福分路往攻,漏師期,他路先挫,永福師不得進,遂無功。擢廣西提督,未赴,調浙江。未幾,卒,謚勇毅。

武隆阿,瓜爾佳氏,滿洲正黃旗人,提督七十五子。嘉慶初,以健鋭營前鋒從征湖北教匪,後隨父剿賊四川,功多,累擢副都統。七十五以病去,武隆阿代領所部留川,為勒保所忌,父喪,乃還京。十年,授廣東潮州鎮總兵。時海盜充斥,仁宗以武隆阿勇敢,故使治之。既而總督那彥成招降盜首李崇玉,予四品銜守備劄,而以武隆阿捕獲聞。事覺,坐降二等侍衛,赴台灣軍營效力。十一年,偕王得祿等擊蔡牽於鹿耳門,敗之,遷頭等侍衛,授台灣鎮總兵。二十五年,母憂,回旗。尋充喀什噶爾參贊大臣。道光元年,疏陳八旗生計,請以綠營兵半為旗額,由駐防子弟挑補,詔斥紊言亂政,降二等侍衛,調西寧辦事大臣。三年,召還,授內閣學士。出為直隷提督,授江西巡撫,調山東。

六年,台灣奸民張丙作亂,詔武隆阿往督師,未行而回疆亂急,授欽差大臣,與楊遇春同參讚揚威將軍長齡軍務,率吉林、黑龍江騎兵三千出關。七年二月,戰於洋阿爾巴特,武隆阿將右軍,扼其前,賊敗走,追至排子巴特,又敗之,進克沙布都爾回莊,乘勝至渾水河,悍賊數千來援,迎擊破之,斬其酋色提巴爾第等。進次阿瓦巴特,賊伏精鋭以待,遣羸師挑戰,佯敗,武隆阿整隊進,以連環槍聚擊,別遣藤牌軍由山穀間道衝出,賊馬驚卻走,伏賊自林中出,不復成列,縱擊之,殪賊萬餘,斬其酋阿瓦子邁瑪底、那爾巴特阿渾等。捷聞,加太子少保。賊壘踞渾河南岸,列大砲山穴,死守以拒,武隆阿軍至不得進。日暮,偕楊遇春乘風潛渡上遊襲賊後,賊數進數退,卒不支,始潰走,遂復喀什噶爾城。

張格爾聞敗先遁,詔斥將軍、參贊不能生致首逆,並被譴,奪武隆阿宮銜,責擒張格爾以自贖。武隆阿病留喀城,授喀什噶爾參贊大臣。詔詢善後方略,長齡請以逆裔阿布都哈里管西四城回部事。武隆阿亦疏言:「留兵少則不敷戰守,留兵多則難繼度支。前此大兵進剿,幸克捷迅速,奸謀始息。臣以為西四城環逼外夷,處處受敵,地不足守,人不足臣,非如東四城為中路不可少之保障。與其糜有用兵餉於無用之地,不如歸併東四城,省兵費之半,即可鞏如金甌,似無需更守此漏卮。」詔切責其附和長齡。會諜報張格爾潛居達爾瓦,武隆阿率師往擊之,侍衛色克精阿等歿於陣,上愈怒,議革職,從寬留任。尋以病亟請解職,允之,命在喀城調理,病癒仍署原官。八年,張格爾就擒,免前後吏議。尋實授喀什噶爾參贊大臣,奏招撫歸順部落額提格訥布魯特,安置依劣克達阪地。詔以「受降易,安撫難」勉之。召回京。


  
九年,陝、甘兵凱撤,給鹽糧銀依內地防軍舊例,軍士意不滿,譁噪。那彥成疏言:「武隆阿戰陣勇敢,而多疑少斷,未洽人心。陝軍囂爭,實其意存節省、拘泥成例所致,慮不勝參贊任。」及至京召對,語復掩飾,降頭等侍衛。尋充和闐辦事大臣。十年,召還。踰年,卒。

武隆阿回疆戰功與二楊相埒,以言棄地獲譴,未膺優賞。宣宗念前勞,仍列功臣,繪像紫光閣。八旗諸將同列者:都統威勇侯哈哴阿,護軍統領阿勒罕保,庫爾烏蘇領隊大臣副都統巴哈布,副都統蘇清阿,阿克蘇辦事大臣副都統長清,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達淩阿,察哈爾都統安福,頭等侍衛巴清德,吉林副都統吉勒通阿,喀什噶爾幫辦大臣副都統銜額爾古倫,頭等侍衛塔爾巴哈台辦事大臣德勒格爾桑,頭等侍衛華山泰,寧夏副都統伊勒通阿,吉林協領壽昌,黑龍江協領鄂爾克彥、全淩阿,黑龍江總管副都統銜舒淩阿,伊犁察哈爾總管烏齊拉爾,三等侍衛得勝額,吉林佐領烏淩額、德成額,黑龍江佐領占布、阿勒吉訥,伊犁錫伯佐領德克精阿,伊犁索倫副總管哈丹保,伊犁錫伯馬甲防禦銜驍騎校訥松阿、舒興阿,而回子郡王伊薩克亦與焉。

哈哴阿,瓜爾佳氏,滿洲正黃旗人。由世襲雲騎尉為伯父額勒登保嗣,襲一等威勇侯,授頭等侍衛、乾清門行走。嘉慶十八年,從剿滑縣教匪有功,賜號繼勇巴圖魯。二十一年,晉禦前侍衛,兼副都統、武備院卿,歷護軍前鋒統領。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