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洪秀全演義 - 146 / 188
古典小說類 / 黃小配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洪秀全演義

第146頁 / 共188頁。

每次臨陣,在大營中先建一將台,玉成立台上指揮將校,五旗營軍環立台前:前軍若勝,則五軍齊出追敵;若前軍陣腳稍有移動,急調青旗營繼進;如青旗營仍不勝,則急調黑旗,以次及紅旗營,即無有不勝。因紅旗營尤為健中之最健者也。聞紅旗營下各兵,皆矯捷如猿,善於飛走,軍中號為紅猿隊。每接戰時,皆腰懸雙劍,不事洋槍,惟舞長矛衝陣。

僅見紅旗營之影,即倏忽已至陣前:近敵即舍矛舞劍,劍復鋒利,若雷疾電閃,敵軍遇之莫不奔潰。除紅旗營之外,又有三十六回馬槍,尤為精利。設紅旗營仍不能勝,即令退後,而以三十六回馬槍應之。每槍百人,皆背紅黃綢袱,納金銀之屬於袱中。


  

當紅旗營退時,馬槍軍亦散袱中金銀而退。敵軍追至,一見金銀,必爭執取,於是馬槍隊及五旗營一齊回擊敵軍,無不取勝。又有七十二行軍檢點,押住後陣:有退後者,即截殺之。安營後,必每夜守嚴糧屯及軍門左右,與探隊互通消息。

若有警報,即監護糧草,鳴號告眾,故七十二檢點,亦不臨前敵。計英王行軍幾千里,未嘗一日乏餉,皆七十二檢點之力也!陳玉成又善騎,惟非屆臨陣,必不騎馬;平時喜乘筍輿,控兩馬以隨,輿後輿中縱橫史策,實剛好乘輿,以便觀書。遇急時即改而乘馬。兩馬皆日行五六百里:一名追漢,一名破楚。

玉成每當乘馬時,有持黃羅實蓋者隨之。此持蓋人,其行如飛,遲疾皆與兩馬相等;所步之小兒隊亦然。故陳玉成一軍,稱為最健。當下破了松子關,乃與龔德樹分途併進:龔德樹先破了李孟群,陳玉成亦破塔齊布于觀音墟,以眾寡勞逸之勢既異,塔、李兩軍如何抵敵?李孟群即望湖北而逃,塔齊布亦退回贛省。

及塔、李兩軍退後,李續宜一軍始到:陳玉成乃與龔德樹合兵夾攻李續宜。原來李續宜兵到時,先扎潛山,滿意與塔齊布、李孟群合兵,好與陳玉成大戰。不想人馬到時,塔、李兩軍早已敗退,自知本部不能敵陳玉成、龔德樹兩路之眾,又聽得楊載福、彭玉麟兩路水師,欲進攻安慶,時已為太平將林啟榮,由九江發軍,直趨下游攻擊。且李世賢自攻破鮑超於建德,已分道援安慶,由小軍先渡對岸,故楊載福、彭玉麟兩路水師,皆不能立足,已先後退去了。

李續宜此時更不能久留,即欲退軍,忽陳玉成與龔瞎子分兩路大至,直向潛山,合逼李續宜。那李續宜所部不過三千人,如何抵敵?早望英山而逃。陳玉成調齊五旗營,與龔德樹分頭尾追,李續宜大敗,折了二千餘人馬,走回英山而去。陳玉成與龔瞎子大獲全勝。

時安慶之圍已解,陳玉成乃移家眷于安慶城內,並令部將陳得才、張朝爵入安慶助守;附近安慶之集賢關,乃令部將劉瑲琳、李四福領一萬人駐守,瑲qi āng ,音槍。•以為安慶聲援。此時太平大將成天豫,正沿廬州而下,因聞安慶有警,亦欲馳救安慶。乃至時,安慶已經解圍。

陳玉成便令成天豫,先回金陵坐鎮,以替李秀成出征;而以李世賢顧江西一路,並請秀成以楊輔清顧浙省,玉成自認保障皖、鄂一帶。計畫既定,乃與龔德樹,齊向英山進發。


  
那時陳玉成連破各路,軍威大振,李續宜以孤軍難敵,先行退回湖北,駐紮蘄水。故陳玉成與龔德樹,一舉拔了英山。玉成謂龔德樹道:「李續宜在敵軍中,用兵最久,性亦耐戰;彼為李續賓胞弟,皆負時名,若能斬得李續宜,固除去敵軍一員健將;且李續賓聞之,亦必大舉為弟復仇,因而破之,併除續賓,則挫敵人鋭氣不少矣!」龔德樹道:「英王之言固是,且我以乘勝之威,彼以挫敗之眾,乘勢蹙之,如狂風之震敗葉,無有不勝,亦足以張吾國威也!」時探得李續宜已退至蘄水,與劉坤一軍會合,陳玉成大隊乃並趨蘄水而來。李續宜聽得,乃與劉坤一計議道:「吾處潰敗之後,方寸亂矣,公有何良策?不妨賜告!」劉坤一力主出城迎敵。李續宜道:「吾軍不特眾寡不敵,且既敗而後,軍心如驚弓之鳥,戰必不濟;若復潰敗,恐全軍俱沒矣。」劉坤一道:「公言雖是,然使敵至則逃,恐敵軍不知追至何時始止。今鮑軍在江西,令兄軍在皖北,而李孟群與曾軍諸將,又皆同時並遭挫敗,眼見湖北境內,除胡林翼以外,再無能員,恐更為敵軍所乘,則湖北全境亦不能駐足矣。」李續宜聽得,躊躇無計。

乃一面固扼蘄水,一面飛報胡林翼,使速籌戰守,兼請援兵去後,陳玉成大軍已到。見李續宜只守城內,城外並無人馬迎敵,即行攻城,將蘄水四面圍定,晝夜攻城不息。李續宜以既催湖北援兵,不欲遽退,惟督軍固守。

一連兩日,兩軍矢石交加,陳玉成仍未能攻陷蘄水。遂與龔德樹分甫北夾攻。龔德樹戰尤奮勇,用槍炮向城上轟擊,城上亦以槍炮還下,不料龔德樹正當撲進時,竟為城上守兵一顆彈子,擊中頭部。龔德樹被擊,大叫一聲,早已斃命。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