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初,阿桂去雲南,緬甸遣使議入貢,械送京師下獄。至是誅索諾木母子頭人,上命釋緬使令觀,譯告以故,縱之歸,冀以威武風動之。四十二年,署雲貴總督圖思德奏:「懵駁已死,子贅角牙立,輸誠納貢,原歸中國人。請開關通市。」上以事重,當有重臣相度受成,命阿桂往蒞。五月,授武英殿大學士,管理吏部,兼正紅旗滿洲都統。緬甸使不至,遣蘇爾相等歸,遂召阿桂還。未幾,緬甸內亂。又十餘年,國王孟隕具表祝上八旬聖壽,定十年一貢。南徼始安。
四十四年,河決儀封、蘭陽,奉命往按。阿桂令開郭家莊引河,築攔黃壩;又於下流王家莊,築順黃壩:蓄水勢,逼溜直入引河。四十五年三月,堤工蕆,還京。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旋命勘浙江海塘,築魚鱗石塘、柴塘,及範公塘。四十六年,工成,命順道勘清江陶莊河道高堰石工。
甘肅撒拉爾新教蘇四十三與老教仇殺,戕官吏。總督勒爾謹捕教首馬明心下獄,同教回民二千餘夜濟洮河犯蘭州,噪索明心。布政使王廷贊誅明心,賊愈熾。上命阿桂視師,時阿桂猶在工。命和珅往督戰,失利。賊據龍虎、華林諸山,道險隘。阿桂至,設圍絶其水道,進攻之,賊大潰。殲蘇四十三,餘黨奔華林寺,焚之,無一降者。甘肅冒賑事發,命按治,盡得大小官吏舞弊分賕狀,讞定,疏請增設倉廒,廣儲糧石,以濟民食。
秋,河決河南青龍岡,命自甘肅赴河南會河道總督李奉翰督塞河。故事,河決,當決處兩端築壩,漸近漸合,謂之「合龍」。十二月,兩壩將合,副將李榮吉謂水勢盛,宜緩,阿桂督之急。既合,屬吏入賀,榮吉獨不至,召之,則對使者曰:「為榮吉謝相公,壩不可恃,不敢離也。」越二日,果複決,阿桂馳視。榮吉已墮水,懸千金賞救之起,解禦賜黑狐端罩覆之。因上疏自劾,請別簡大臣董其役,上詔答,略曰:「近年諸臣中能勝治河任者,舍阿桂豈復有人?惟當安心靜鎮,別求善策。」四十七年,奏請於下遊疏引河,上遊築大堤,並於北岸建壩,迫溜南趨。四十八年,工始竟,詣熱河行在,覆命仍赴工次,審定章程。
浙江布政使盛住疏論總督陳輝祖籍王亶望家有所私,命阿桂如浙江按治。還,又命勘江南鹽河水道,又命勘河南蘭陽十二堡堤工,並於戴村建閘。四十九年,甘肅鹽茶回民張阿渾據石峰堡以叛。上遣福康安、海蘭察等討之,覆命阿桂視師。兩月餘,破堡,戮張阿渾等,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又命督河南睢州堤工。五十年,舉千叟宴,阿桂領班。又命勘河南睢州河工,並察洪澤湖、清口形勢。五十一年,又命勘清口堤工,並如浙江按倉庫虧缺,勘海塘;又命勘江南桃源、安東河決。再如浙江按治平陽知縣黃梅重徵,論如律。
五十二年,又命督塞睢州十三堡河決。時台灣民林爽文叛,上命福康安討之,諮阿桂軍事。阿桂疏論師當扼要害,分道併進,先通諸羅道,廓清後路,自大甲溪進兵。諭曰:「所見與朕略同,已諭福康安奉方略。」睢州工竟,又命勘江南臨湖磚石堤工。五十三年,又命按湖北荊州水災。請疏窖金洲以導水,修萬城堤以護城。五十四年,命再勘荊州堤工。嘉慶元年,高宗內禪,阿桂奉冊寶。再舉千叟宴,仍領班,於是阿桂年八十矣,疏辭領兵部。二年八月,卒,仁宗臨其喪。贈太保,祀賢良祠,謚文成。
阿桂屢將大軍,知人善任使。諸將有戰績,獎以數語,或賚酒食,其人輒感激效死終其身。臨敵,夜對酒,深唸得策,輒持酒以起,旦必有所號令。方溫福敗,受命代將。一日日欲暮,率十數騎升高阜覘賊砦。賊望見,獷騎數百環阜上。阿桂令從騎皆下馬,解衣裂懸林木,乃令上馬徐下阜。賊迫阜,從落日中睹旂幟,疑我師眾,方遣騎出偵,阿桂已還軍矣。師薄噶拉依,索諾木約以明日降,城柵盡毀。日暮,諸將謁阿桂,謂:「今日必生致索諾木,不然,慮有他。」阿桂不答,入帳臥。明旦,索諾木自縛詣帳下。阿桂謂諸將曰:「諸君昨日語,蓋慮索諾木他竄,或且死。我已得險要,竄安之?且能死,豈至今日?故吾以為無慮。」諸將皆謝服。及執政,尤識大體。康熙中,諸行省提鎮以次即有空名坐糧,雍正八年著為例。乾隆四十七年詔補實額,別給養廉。阿桂疏言:「國家經費驟加不覺其多,歲支則難為繼。此新增之餉,歲近三百萬,二十餘年即需七千萬。請除邊省外,無庸概增。」上不從。是時帑藏盈溢,其後漸至虛匱。此其一端也。乾隆末,和珅勢漸張,阿桂遇之不稍假借。不與同直廬,朝夕入直,必離立數十武。和珅就與語,漫應之,終不移一步。阿桂內念位將相,受恩遇無與比,乃坐視其亂政,徒以高宗春秋高,不敢遽言,遂未竟其志。
高宗圖功臣於紫光閣,前後凡四舉,列於前者親為之贊。
定伊犁回部五十人:大學士傅恆,將軍兆惠、班第、納木劄爾,副將軍策布登紮布、富德、薩拉爾,大學士總督黃廷桂,參贊大臣親王色布騰巴爾珠爾,貝子紮拉豐阿,郡王羅卜藏多爾濟、額敏和卓,尚書舒赫德、阿里袞,總督鄂容安,侍郎明瑞、阿桂、三泰、鄂實,領隊大臣內大臣博爾奔察,提督豆斌、高天喜,副都統端濟布,護軍統領愛隆阿,前鋒統領瑪巘,副都統巴圖濟爾噶爾,散秩大臣齊淩紮布、噶布舒,郡王霍集斯,貝子鄂對,內大臣鄂齊爾,散秩大臣阿玉錫、達什策淩,副都統鄂博什、溫布、由屯、三格,侍衛奇徹布、老格、達克、塔納、薩穆坦、璊綽爾圖、塔瑪鼐、富錫爾、海蘭察、富紹、紮奇圖、阿爾丹察、五十保。
定金川五十人:將軍阿桂,副將軍豐升額、明亮,大學士舒赫德、於敏中,尚書福隆安,參贊大臣親王色布騰巴爾珠爾,都統海蘭察,護軍統領額森特、舒常,領隊大臣都統奎林、和隆武、福康安,副都統普爾普,荊州將軍興兆,參贊大臣提督哈國興,領隊大臣提督馬彪、馬全、書麟,副都統三保、烏什哈達、瑚尼爾圖、珠爾格德、阿爾都、阿爾薩朗、舒亮、科瑪、伊蘭保、佛倫泰、富興、德赫布、莽喀察,總兵海祿、敖成、官達色、成德、欽保、曹順、保寧、特成額、烏爾納,總兵敦柱,侍衛額爾特、托爾托保、泰斐英阿、柏淩、達蘭泰、薩爾吉岱,佐領特爾惇澈,副將興奎。
定台灣二十人:大學士阿桂、和珅、王傑,協辦大學士福康安,領侍衛內大臣海蘭察,尚書福長安、董誥,總督李侍堯、孫士毅,巡撫徐嗣曾,成都將軍鄂輝,護軍統領舒亮、普爾普,提督蔡攀龍、梁朝柱、許世亨,總兵穆克登阿、張芝元、普吉保,散秩大臣穆塔爾。
定廓爾喀十五人:大學士福康安、阿桂、和坤、王傑、孫士毅,領侍衛內大臣海蘭察,尚書福長安、董誥、慶桂、和琳,總督惠齡,護軍統領台斐英阿、額勒登保,副都統阿滿泰、成德。
功稍次者列於後,儒臣為之贊,惟阿桂與海蘭察四次皆前列。阿桂定金川元功,定台灣首輔,皆第一;定廓爾喀以爵復第一,讓於福康安。道光三年二月,宣宗命配饗太廟。子阿迪斯、阿必達。
阿迪斯,初以三等侍衛坐阿桂征緬甸無功,奪職,發遣廣西右江鎮。踰年赦復官。累遷兵部侍郎,襲一等公。復累遷成都將軍。以川西盜發,逮問,發遣伊犁。赦歸。卒。
阿必達,初名阿彌達,高宗命更名。阿桂得罪,奪藍翎侍衛,發遣廣東雷瓊鎮。赦歸,復官。擢二等侍衛,命赴西寧祭告河神,探黃河真源,上命輯入河源紀略。累遷工部侍郎。卒。阿必達子那彥寶,官至成都將軍;那彥成,自有傳。
論曰:將者國之輔,智信仁勇,合群策群力冶而用之,是之謂大將。由是道也,佐天子辨章國政,豈有二術哉?乾隆間,國軍屢出,熊羆之士,因事而有功;然開誠佈公,謀定而後動,負士民司命之重,固無如阿桂者。還領樞密,決疑定計,瞻言百里,非同時諸大臣所能及,豈不偉歟? 列傳一百六
於敏中 和珅 弟和琳 蘇淩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