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中 - 356 / 530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中

第356頁 / 共530頁。

 大小:

 第356頁

朗讀:

高其倬 金鉷 楊宗仁 子文乾 孔毓珣 裴幰度 子宗錫

唐執玉 楊永斌


  

高其倬,字章之,漢軍鑲黃旗人。父廕爵,官口北道。其倬,康熙三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尋兼佐領。五遷內閣學士。五十八年,河南南陽鎮兵挾忿圍辱知府沈淵,命偕尚書張廷樞按治,誅首事者,總兵高成等論罪有差。

五十九年,授廣西巡撫。鄧橫苗叛,其倬親撫之降。六十一年,世宗即位,擢雲貴總督。疏言:「士司承襲,向有陋規,已嚴行禁革。咨部文冊,如無大舛錯,請免駁換。」得旨嘉獎。青海台吉羅卜藏丹津叛侵西藏,其倬以中甸為入藏要道,檄諸將劉宗魁、劉國侯等嚴為備。並遵上指,令提督郝玉麟將二千人自中甸進駐察木多,副將孫宏本將五百人赴中甸為聲援。雍正二年,師定青海,中甸喇嘛、番酋等率三千五百戶納土請降。上嘉其倬能,予世職拜他喇布勒哈番。其倬規畫安撫中甸,疏「請設同知以下官:番酋營官外,又有神翁、列賓諸號,聽堪布、喇嘛指揮,請改授守備、千把總劄付,聽將吏統轄。僧寺喇嘛以三百為限,收兵械入官。沿江數百里及山穀曠土,招民開墾。舊行滇茶,視打箭爐例,設引收課」。魯魁山者,自國初為盜藪,夷、倮雜處,推楊、方、普、李四姓為渠。有方景明者,挾倮、夷掠元江。其倬遣兵擊破之,擒景明,殲倮、夷數百,疏請於其地駐兵,號普威營。參將駐普洱,守備駐威遠、茶山,改威遠歸流,設同知以下官。土官刁光煥及其孥移置會城,而以新開二鹽井充新設兵餉。設義塾,教夷人子弟。元江府學額外增額二名,待其應試。勸夷人墾田,旱田十年後、水田六年後升科。貴州仲家苗酋阿近及其弟阿臥為亂,其倬使撫定傍近諸苗寨。阿近等失援,遣兵擒戮之,並按治定番、廣順諸苗酋不順命者。疏請改設定廣協,分置營汛,防定番、廣順及西孟、青藤、斷杉樹、長寨、遮貢、羊城諸地。又移都勻守備駐獨山,改湖廣五開衛為縣,移隷黎平。並言貴州地連川、楚,奸人掠販貧家子女為民害,請飭地方官捕治,歲計人數為課最。貴州民間陋俗,被人劫殺,力不能報,則掠質他家人畜,令轉為報仇;不應則索贖,謂之「拏白放黑」。請加等治罪。土司貧困,田賦令屬苗代納,請清察,責執業者完賦。土司下設權目人等,請令報有司,有罪並懲。詔悉如所請。

三年,進兵部尚書銜,加太子少傅,調福建浙江總督。瀕行,疏言:「鄧川、嵩明、騰越、太和、浪穹諸州縣土軍丁銀,起明嘉靖、萬曆間,遣民防夷,立太和、鳳梧二所,丁徵賦一兩。是於本貫已完民賦,請豁除軍糧。」詔從之。四年,疏言:「福、興、漳、泉、汀五府地狹人稠,無田可耕,民且去而為盜。出海貿易,富者為船主、為商人,貧者為頭舵、為水手,一舟養百人,且得餘利歸贍家屬。曩者設禁例,如慮盜米出洋,則外洋皆產米地;如慮漏消息,今廣東估舟許出外國,何獨嚴於福建?如慮私販船料,中國船小,外國得之不足資其用。臣愚請弛禁便。」下怡親王會同大學士九卿議行。五年,台灣水連社番為亂,其倬遣兵討之,擒其渠骨宗等,諸社悉降。尋以李衛為浙江總督,命其倬專督福建。迭疏請整飭鹽政,改造水師戰船,釐定營汛,並下部議行。入覲,加太子太保。

上以其倬通堪輿術,命詣福陵相度。其倬還奏:「陵前左畔水法,因溢流更故道,弓抱之勢微覺外張。當順導河流,方為盡善。」下大學士等,如所議修濬。八年,調江南江西總督。復召至京師,令從怡親王勘定太平峪萬年吉地,進世職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命署雲貴廣西總督。十一年,普洱屬思茅土把總刁國興糾苦蔥蠻及元江夷為亂,攻普洱,通關大寨夷復附苦蔥蠻,渡阿墨河攻他郎。其倬檄提督蔡成貴等分道捕治,擒其酋並所屬五百餘,亂乃定。是歲春,命其倬回兩江總督。秋,命以總督銜領江蘇巡撫。十二年,坐徇知縣趙昆珵償海塘工款,部議降調,即授江蘇巡撫。

乾隆元年,召還京師,復授湖北巡撫,調湖南。討平城步、綏寧二縣瑤亂。三年,擢工部尚書,調戶部。其倬詣京師,過寶應,疾作,卒於舟次,賜祭葬,謚文良。

金鉷,字震方,漢軍鑲白旗人,世居登州。父延祚,從世祖入關,官至工部侍郎。鉷初自監生授江西廣昌知縣,洊升山西太原知府。雍正五年,擢廣西按察使,尋遷布政使。六年,就擢巡撫。討平西隆州八達寨叛苗。以汛兵少,粵土蕪不治,奏開屯田,與民牛,招之耕,教以技勇。每名給水田十畝,一畝為公田;旱田二十畝,二畝為公田:存公田租於社倉。行之數年,闢田數萬畝,倉廩亦實。又奏請召商開桂林屬諸礦,及采梧州金砂供鼓鑄。乾隆元年,提督霍升劾鉷言躁氣浮,失封疆大臣之體,高宗召入京,授刑部侍郎。鉷瀕行,裝不治,以印券囑蒼梧道黃嶽牧借銅務充公銀千二百,巡撫楊超曾論劾,奪官,交刑部嚴訊。上以非正項錢糧,鉷以印券支借,嶽牧以印冊申解,非侵蝕比,命免罪,毋追所借銀。五年,授河南布政使,而鉷已卒。

鉷才通敏。自太原入覲,方議耗羨歸公,鉷奏曰:「財在上不如在下。州縣親民官,寧使留其有餘,養廉不能胥足,一遇公事,動致侜張。上意豈不曰凡是官辦,皆許開支正供?但從司院按覈以至戶部,層層隔閡,報銷甚難,從此州縣恐多苟且之政。上意在必行,臣請養廉外多增公費,或存縣,或存司,庶於事有濟。」上乃敕直省覈定公費。及為廣西布政使,奏請州縣分沖、繁、疲、難四項,許督撫量才奏補,上嘉納之。州縣缺分四項自此始。

楊宗仁,字天爵,漢軍正白旗人。監生。康熙三十五年,授湖廣慈利知縣。苗酋虐,其眾走縣境,苗酋求之,不與。上官檄與之,宗仁持不可,乃止。調藍山。八排苗為亂,巡撫趙申喬遣兵討之,將不恤兵,兵將為變,宗仁單騎撫定之。舉卓異,四遷甘肅西寧道。五十三年,授浙江按察使,丁父憂歸。五十七年,起廣西按察使,署巡撫。旋擢廣東巡撫。聖祖以各直省錢糧多虧空,諭督撫清理。宗仁疏言:「廣東虧空現正嚴飭追完。至防杜將來,惟有督撫、司道、府交相砥礪,勿藉事勒索。州縣正雜錢糧,當責知府不時察覈,毋許虧缺。倘敢徇縱,本官治罪,上司從重議處,庶上下皆知儆惕。地方有不得已事,當以督撫等所得公項抵補。不敷,則濟以公捐,必不使課帑虛懸。」下部議,如所請。


  

六十一年,世宗即位,授湖廣總督。雍正元年,丁母憂,命在任守制。宗仁疏停本身封廕,為父母求諭祭,許之,仍給封廕。尋賜孔雀翎。疏言:「湖廣舊習,文武大吏收受所屬規禮,致州縣橫徵私派,將弁虛兵冒餉,兵民挾比逞私,不敢過問。臣今概行禁革,庶驕兵玩吏錮習潛消。各官貪得鹽規,鹽價增長,民間嗟怨,總督鹽規漸次加至四萬。臣亦行禁革,令商平價以惠窮民。」上深嘉之。又疏言:「官有俸,役有工,朝制也。湖廣州縣以上,俸工報捐已十餘年,官役枵腹,安能禁其不擾民?請自雍正元年起,俸工如額編支。從前有公事,令州縣分捐,實皆轉派於民。令州縣於加一耗羨內,節省二分,交籓庫充用,此外絲毫不得派捐。」上諭曰:「所言皆是。勉之!」尋薦廣東南海知縣宋瑋擢湖南寶慶知府,廣州左衛守備範宗堯改湖北漢陽知縣,上允之,命後勿踵行。

宗仁病作,請以子榆林道文乾自侍,上加文乾按察使銜,馳驛速往,並遣禦醫診視。宗仁力疾視事,飭諸州縣編保甲,立社倉,罷荊州關私設口岸百五十處。三年,加太子少傅。尋卒,贈少保,予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賜祭葬,謚清端。

宗仁砥節矢公,始終一節,上為制像贊,謂「廉潔如冰,耿介如石」。嘗言:「士當審其所當為,嚴其所不可為。」其馭屬吏寬平忠厚,務安上全下,使各稱其職而止。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