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漢演義 - 156 / 301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後漢演義

第156頁 / 共301頁。

 大小:

 第156頁

朗讀:

竇武既將疏呈入,復繳上城門校尉及槐裡侯印綬,自願罷官,桓帝不許,仍將印綬發還。尚書霍諝,又表請釋放黨人,桓帝亦稍稍感悟,乃使中常侍王甫,就獄訊問。時黨人皆錮住北寺獄中,為黃門所管轄。一應人犯,類皆三木囊頭,奄立階下,王甫依次傳入,逐加詰問,有幾個略為辯白,有幾個不願多談;滂獨數次前進。

王甫啟口詰滂道:「君為人臣,不知忠國,反勾結部黨,自相褒舉,評論朝廷,虛詞交構,究竟意欲何為?宜供出實情,不得欺飾!」滂答說道:「孔子有言:『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滂欲使善善同清,惡惡同污,不料朝廷反目為朋黨,難道善反為惡,惡反為善麼?」甫又詰問道:「如君等互相推舉,迭為唇齒,稍有不合,即加排斥,這是何意?」滂仰天長嘆道:「古人修善,自求多福,今日修善,反陷大戮;身死以後,願將屍首埋葬首陽山側,上不負皇天,下不愧夷齊!」慨當以慷。甫聽了滂言,也愍然改容,乃命並解桎梏,返報桓帝。李膺等又多引入宦官子弟,說他同黨,宦臣亦不禁惶懼,乃向桓帝進言,以為天時當赦,桓帝才將獄中二百餘人,一概釋放;但尚留名三府,禁錮終身。


  

一面下詔改元,號為永康。范滂出獄後,往候尚書霍諝,並不為謝,或咎滂何不謝諝,滂答語道:「春秋時叔向坐罪,祁奚入援,未聞叔向謝恩,祁奚炫惠,滂亦效法古人,何必稱謝?」叔向祁奚皆晉人。說畢,即出都還至汝南。南陽士大夫,在道歡迎,有車數百輛,滂嘆息道:「這乃反使我速禍哩!」遂從間道還鄉,不復見客。

餘人亦統皆歸裡。從前鈎黨詔下,郡國都希旨舉奏,多至百數;惟平原相史弼,不奏一人,詔書前後迫促,髡笞掾吏,且使從事坐待傳舍。弼往見從事,謂平原實無黨人。從事作色道:「青州六郡,五郡有黨,敢問平原有何治化,獨無黨人?」弼亦峻詞相拒道:「先王疆理天下,劃界分境,水土異宜,風俗不同,他郡有黨,平原自無,怎得相比?若徒知趨承上司,誣害良善,是平原民居,戶戶可入黨籍了!弼寧死不敢從命!」也是個硬頭子。

從事且慚且恨,回朝復旨。將加弼罪名,會因黨禁從寬,只令弼罰俸一年;平原士人,倖免牽連,這都是史弼的厚惠,保全甚多。會稽人楊喬,由城門校尉竇武薦引,入朝為郎。喬容儀偉麗,奏對詳明,桓帝愛他才貌,欲將公主配喬;喬見群閹當道,正士一空,料知將來無甚善果,因即上書固辭。

桓帝不許,定要將愛女嫁喬為妻,且令太史擇吉成婚,喬竟誓死相拒,絶粒數日,一命告終。好一個現成帝婿,棄去不為,反且如此拚生,真是奇聞!

無非是想做夷齊。

是年仲夏,京師及上黨地裂;到了仲秋,東方大水,渤海潰溢,郡國官吏,轉受中官囑託,訛言瑞應:巴郡報稱黃龍現,西河報稱白兔來,魏郡報稱嘉禾生、甘露降,種種虛誣,無一非貢諛獻媚,取悅上心。大司農張奐,因鮮卑烏桓復叛,受命為中郎將,再出督幽並涼三州,及度遼烏桓二營。烏桓素聞奐威名,不戰即降;獨鮮卑大酋檀石槐,恃勇不服,雖然引兵暫退,仍復覬覦邊疆。朝廷慮不能制,遣使封檀石槐為王,擬與和親。

檀石槐不肯受命,自分屬地為東西北三部,各置酋長管領,有時輒出掠幽並涼諸州。桓帝方耽戀酒色,寵幸僉壬,私幸天下無事,只有西北一帶,稍聞寇患,無庸多憂,不如及時行樂,與采女田聖等,朝夕縱歡,享受溫柔滋味;待至精髓日涸,疾病交侵,尚封田聖等九女為貴人,勉與綢繆,結果是脾腎皆虧,無可救藥,好好一個三十六歲的皇帝,竟至德陽前殿,奄臥不起,瞑目歸天。淫荒之主,怎得延年?總計桓帝在位,改元多至七次,為東漢時所僅見,曆數亦不過二十一年。三立皇后,無一嫡嗣,此外貴人數十,宮女百千,也不聞誕育一男。


  
寡慾方可生男,否則,多妻何益?竇皇后情急失措,急召乃父竇武,入議立嗣,武復轉問侍御史劉儵,擬向宗室中選立賢王,儵沈吟良久,方答出一個解瀆亭侯宏。宏系河間王開曾孫,祖名淑,父名萇,世封解瀆亭侯,母為董氏,宏襲封侯爵,年才十二。儵舉宏為對,明明是奉承竇後,好教她援引故例,藉口嗣君幼弱,親出臨朝。竇武告知竇後,果然隱合後意,即使儵持節迎宏,偕同中常侍曹節,與中黃門虎賁羽林兵千人,星夜馳往河間,迓宏入都。

先是桓帝初年,京師有童謡云:「城上烏,尾畢通,公為吏,子為徒,一徒死,百乘車,車班班,入河間,河間奼女工數錢,以錢為室金為堂,石上慊慊舂黃粱,樑下有懸鼓,我欲擊此丞卿怒。」當時有人聽此童謡,無從索解。及竇氏定策禁中,迎宏至夏門亭,由竇武帶領群臣,奉宏入宮,即皇帝位,才將童謡起頭的八語,逐條推測,有跡可尋。城上烏二句,是譬喻桓帝高居九重,專知聚斂;公為吏二句,是言蠻夷叛逆,父為軍吏,子為卒徒,同時外征;一徒死二句,是前一人出征死事,後又遣兵車繼討;車班班二句,是劉儵至河間迎宏,更明白易解了;尚有後五語未曾應驗,仍留作疑團,無人剖晰。

後來宏即位二年,母董氏進為太后,喜積金錢,鬻官得賄,充滿堂室,才知奼女數錢兩語,已為讖兆;至石上慊慊三語,乃指董太后貪心未足,常使人舂黃粱為食,忠臣義士,欲擊鼓諫阻,反被丞卿怒斥。可見得自古童謡,俱非無因,但不知由何人創造,成此預讖哩!半屬後人附會,不能援作鐵證。閒文少表。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