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半晌,又說道:「現今事機危迫,總統何妨略為遷就一點,庶幾使陳軍有擁護總統的機會,也未始不是民國之福咧。」中山正色道:「如其不能先教逆軍退出廣州,則我也寧甘玉碎,不願瓦全,我系國會選舉出來的總統,決不能做叛軍擁護的總統。請魏同志努力訓練士兵,看我討平叛逆。」魏邦平道:「總統固執如此,恐有後悔。」中山斷然道:「古時帝王殉社稷,總統是應死民國,何悔之有?」先賢云:「臨難毋苟免」,能勵行此語者其惟中山乎?魏邦平乃默然而去。
次日,林直勉聽了這些話,不覺太息道:「時局危迫如此,竭誠擁護總統者,究有幾人,魏司令不足責也。只不知北伐軍隊,到什麼時候才能南返咧。」正在感嘆,忽然有人進來,彷彿很驚遽似的,倒使直勉吃了一驚。急忙看時,原來是林樹巍。
樹巍見了直勉,卒然說道:「林同志可知禍在旦夕嗎?」直勉驚訝道:「拯民兄為什麼說這話?」樹巍道:「頃得可靠消息,三大艦決於今日駛離黃埔,留下的儘是些小艦隊,我們前無掩護,後無退路,豈非危機日迫了嗎?」林直勉道:「這消息果然確實嗎?」樹巍正色道:「這事非同兒戲,哪裡有不確實的道理?」林直勉笑道:「此事我早已料到,不過在今日實現,未免太早耳。」說著,便和林樹巍一同來見中山。中山見了林直勉和林樹巍,便拿了一封信及一個手令給他們看。兩人看那封信時,原來是許崇智由南雄發來的。
春雲忽展,沉悶略消。
大略道:
陳逆叛變,圍攻公府,令人切齒痛恨。北伐各軍,業已集中南雄,指日進攻韶關,誓必討平叛逆。朱總司令所部滇軍,尤為奮勇,業已開拔前進,想叛軍不足當其一擊也。
讀完,不覺眉頭稍展,說道:「北伐軍回省,叛軍想不日可以討平了。」中山道:「最後勝利,自必在革命軍隊,叛逆的必敗,何消說得。今日果應其言。你們且再看我的手令!」林直勉果然拿起手令一看,原來是令飭各艦由黃埔上游,經海心岡,駛往新造村附近,掩護長洲要塞的,不禁疑訝道:「總統為什麼要下此令?」中山道:「此令還待斟酌,並非即刻就要發表的,你們可不必向人提及。」林樹巍道:「命令沒有發表,我們如何敢泄漏。但總統還沒知道三大艦已變節附逆,要離開黃埔了。」中山泰然道:「我剛也接到這個報告,所以有駛往新造村的決心。」林直勉道:「海心岡的水甚淺,艦隊怎樣通得過?」中山不答,兩人懷疑而退。
到了晚上,海圻、海琛、肇和三大艦,果然升火起錨,駛離黃埔。中山得報,立刻下手令,教其餘各艦經海心岡駛往新造村附近。各艦長得令,都派人來稟道:「海心岡水淺,如何得過?」中山道:「不必耽心,我自有方法可以通過,否則我怎麼肯下這令?」各艦長只得遵令前進。到了海心岡,果然安然而過,並不覺得水淺。
眾皆驚喜,不解其故。我亦不解,讀者將謂中山有何法力矣。中山向他們解釋道:「我當時雖不信三艦即時叛變,然而早已防到退路,軍事勝負,原難一定,深恐一有蹉跌,便被叛軍封鎖,所以暗地時時派人去測量海心岡的深淺,據報總在十五尺以上,所以我毫不在意。當時所以不告你們,恐怕萬一泄漏,為逆軍所知道,在海心岡一帶,增加炮兵截擊,則我們通過時,未免又要多費周折了。」見中山之鎮定,原有計劃,非一般忠厚有餘,智力不足,所可比擬萬一。眾皆歎服。
中山到長洲後,即傳令長洲要塞司令馬伯麟戒備,以防叛軍襲擊。或請中山駛入省河,乘叛軍之不備而攻之,可獲勝利。中山嘆道:「我非不知此舉可以獲勝,但恐累及人民,於心何安?先看此句,則知後文中山之入省河,實出萬不得已,而叛軍之殃民,亦益覺可惡可恨。我們現在所應注意的,是叛軍探知我們離開黃埔,必然派隊來襲擊,不可不防。」正說時,忽然槍炮之聲大作,探報魚珠炮台之叛軍鍾景棠所部,渡河來襲。我要塞司令所部,已出動應戰。眾皆駭然。中山即時出外眺望,並令各艦開炮助戰。
鍾部因無掩護,死傷甚眾,紛紛潰退。中山見馬伯麟正在指揮部下追擊,心中甚喜。忽見自己隊伍中飄出幾面白旗來,不覺心中大驚,急忙用望遠鏡仔細審視,只見幾面白旗,在着海軍陸戰隊的隊伍中飛揚。可殺可恨。
隊長孫祥夫指揮部下兵士,反身向馬伯麟衝擊。鍾景棠部乘勢反攻,馬伯麟抵禦不住,兵士大半潰散。中山頓足道:「不幸又傷我如許愛國士兵,真是可痛。」說著,便下令教各艦集中新造西方,收容要塞潰兵。
馬伯麟登永豐艦向中山謝罪。中山撫慰他道:「馬同志忠勇可嘉,使人人皆如馬同志,則叛軍早已討平。今日的敗衄,由於孫祥夫的背叛,馬同志何罪之有?」馬伯麟遜謝。中山又道:「今長洲要塞既失,我欲令各艦攻佔車歪炮台,以為海軍根據地,未知馬同志以為如何?」馬伯麟道:「車歪炮台,形勢非常險惡,炮隊密佈,要想攻克它果然很難,便想通過也絶不容易,似乎不如把艦隊駛到西江去活動,還比較妥當。」中山笑道:「馬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們如往西江,必須經過牛山、魚珠各炮台,更兼三大艦駐在沙路港口,監視我們各艦行動,便算我們能夠衝過牛山、魚珠,三大艦也必阻止我們通過,到那時我們反而進退兩難了。所以我們這時除出襲取車歪炮台,駛入省河一個計劃之外,更沒有別的妥當方法了。」眾人聽了,方纔恍然,盡皆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