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史演義 - 169 / 445
中國現代史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民國史演義

第169頁 / 共445頁。

 大小:

 第169頁

朗讀:

張勛頓時變色道:「他屢次給我密函,要我向他勸進,我的秘書,也向我說著,不如顧全舊誼,休與反對,我才叫他寫了幾句,電復了事,橫直將來人多意多,總有幾個硬頭子,出來反抗,我老張也不是真獃,何苦與他結怨。現在雲南、貴州,已創起什麼護國軍,竟不出我所料,項城想我出去打仗,我為了項城的事情,惹人怨罵,還要我兜掉面子,向外國人賠禮,我已吃盡苦楚,此番不來上他的當了。」盡情出之,好似並剪哀梨。忠樞聽說,尚未回答,張勛又道:「我所以說了四大不忍,呈將進去,叫項城自去反省。」忠樞趁勢探着道:「雲南、貴州的變事,大帥還是反對,還是贊成哩?」張勛道:「我去贊成他做甚麼?我只曉得整頓軍備,保衛地方罷了。」這兩語亦太自誇。忠樞又進一步道:「大帥高見,很足欽佩,但云、貴既已倡亂,應該如何對付,方得平和?」張勛沈着臉道:「他閙他的雲、貴,我守我的徐州,幹我甚事?」又是快語,忠樞知不可喻,不得已據實相告道:「項城本意,也不要調動大帥,不過想抽調軍隊,並添設長江上遊巡閲使,敢問大帥意下如何?」張勛佯笑道:「我料你是貴忙得很,斷不至無因至此。你去回報項城,長江上遊巡閲使,他欲要設,儘管去設,我老張不來多嘴,但恐增設一人,也是無益,若要抽調軍隊,我的兵士,素不服他人節制,調往他處,非但無益,反恐有損呢。」忠樞至此,已曉得張勛用意,不必再與多談,便又借賀喜為名,敬了張勛數杯。張勛亦回敬數杯,隨即吃過了飯,撤席散坐。是夕,復呼梟喝盧,極盡豪興,最後仍央請張大帥,喚出新姬,果然是絶世尤物,傾國傾城,惹得這位阮欽使,也不禁目眩神迷,魂飛色舞。待王姨太太道了萬福,轉身進去,那時才對著張大帥道:「大帥真好艷福,小弟一無所贈,未免惶愧得很。」說至此,即從懷中取出鈔幣十張,約得百圓,雙手奉上道:「這便代作贈物罷。區區不腆,幸轉送香閨,祈請賞收!」張勛道:「又要老友破鈔,謹代小妾道謝。」於是分手歸寢;翌日起床,阮忠樞即擬辭別張勛,吃過早點,眼巴巴望着張勛出來,偏是望眼將穿,杳無消息,待至午餐,方見張大帥登堂陪客,忠樞有事在心,也不多飲,便于席間辭行,草草畢席,即告別出署,回京覆命去了。也是一番空跑,猶幸得見艷姬,還算有些眼福。

老袁已遣阮南下,想不至虛此一行,便在統率辦事處內,添設臨時軍務處,遙領軍政,實行指揮。當擬組織征滇第二軍,令張勛、倪嗣沖各出十營;駐魯第五師,出步兵一團,防兵一營;駐陝軍出一混成旅;駐奉第二十及第二十七第二十八師,各出一混成旅;余由他省選調騎兵數營,合成一師,限月終拔往戰地。正在籌畫的時候,那阮忠樞已回來了,當下聽他稟報,已知張勛不肯從命,很是懊悵。再電致奉天、山東各省,陸續接復,多半是:「防務吃緊,兵不敷用,職守所在,礙難遵命,否則本省有變,不負責任」云云。


  

老袁急得沒法,乃將調兵的政策,變為募兵,調兵已非善策,募兵更屬無謂。擬由直隷、山東、河南三省,募兵二萬,聽候調遣,一面電催赴敵各軍,速行進擊,並調四川、兩湖軍隊,協同接濟。統計自正月中旬,至三月上浣,袁軍運到川、湘,差不多有十萬人。看官欲曉明大略,且由小子一一敘來:

在川各軍。

曹錕軍,即第三師,約八千五百人。張敬堯軍,即第七師,約六千人。李長泰軍,即第八師,約七千八百人。周駿軍,即四川第一師時,嗣改編為第十五師,約六千人。

伍祥楨軍,即第四混成旅,約四千人。馮玉祥軍,即第十六混成旅,約四千人。

在湘各軍。

曹錕軍,即第三師之一部,約二千人。馬繼增軍,即第六師,約萬人。唐天喜軍,即第七混成旅,約四千人。李長泰軍,即第八師之一部,約三千人。

范國璋軍,即第二十師,約四千人。張作霖軍,即第二十七師,約三四千人。倪毓棻軍,即安武軍十五營,約三四千人。王金鏡軍,即第二師,約四千人。

胡叔麒軍,即湖南混成旅,約四千人。


  
盧金山軍。系湖北獨立旅,約四千人。

這十萬大軍,雲集川、湘,總有幾個效忠袁氏的將吏,拚着了命,與護國軍爭個勝負,好博得幾個勛章,幾等勛位。只是滇、黔軍乘着鋭氣,殺入川、湘,或合攻,或分攻。川路自敘州起,經瀘州、重慶、萬縣、夔州,直達湖北的宜昌。湘路自沅州起,經麻陽、芷江等縣,直趨寶慶、常德,戰線延長,約有二千多里。

總司令曹錕,先行籌防,分檄各路兵將,擇要駐守,十萬軍中,已去了五成。尚有五萬名作為戰兵,大約自川中進攻,計二萬人,自湘中進攻,計三萬人。五萬袁軍壓川、湘,當時已傳遍天下,氣焰亦可謂不弱。滇、黔兩軍,統共不過三萬名,與袁氏戰兵相比例,尚不及半數。

曹錕因老袁催逼,乃簡率精鋭,會合馮玉祥、張敬堯各軍,兼程前進,直指敘、瀘,另檄第六師長馬繼增,駐紮湘西,抵禦黔軍。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