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頁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資本,它的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原來的構成
80c+
20v(現在變為
764/
21c+
2317/
21v);例如
50c+
50v。在這裡,為了簡便起見,我們假定全部固定資本都作為損耗加入年產品,並假定周轉時間與I相同,那末,在工資提高之前,年產品的生產價格就是
50c+
50v+
20p=
120。工資提高
25%,推動同量勞動的可變資本就由
50提高到
621/
2。如果年產品還是按照以前的生產價格
120出售,結果就是
50c+
621/
2v+
71/
2p,因而利潤率是
62/
3%。
但新的平均利潤率是
142/
7%,並且因為我們假定其他一切條件相同,所以,這個
50c+
621/
2v的資本也應該賺到這個利潤。一個
1121/
2的資本,按照
142/
7%的利潤率計算,賺到
161/
14的利潤。因此,這個資本所生產的商品的生產價格,現在就是
50c+
621/
2v+
161/
14p=
1288/
14。在這裡,由於工資提高
25%,同量該種商品的生產價格就由
120提高到
1288/
14,也就是說,提高
7%以上。
工資的提高不會引起一般資本有機構成的產品的價格的提高,但在一般利潤率的作用下會引起較低資本有機構成的產品的價格的提高。這不是工資提高的過錯。西方經濟學家卻利用這種局部現象來攻擊工人提高工資的努力,再一次表明他們不過是象魯迅所批評的梁實秋那樣的資本家的走狗,即使無人豢養,成了野狗,也還是為資本家服務。我們可以做兩個實證研究:一是以工資的變動的自變數,以生活消費資料的價格的變動為應變數,看看回歸係數是否顯著地小於
1;二是以生產資料的價格的變動為應變數,看看回歸係數是否顯著地小於零。
反過來,我們再來看這樣一個生產部門,它的構成高於平均資本,例如
92c+
8v。原來的平均利潤在這裡也是=
20;我們再假定全部固定資本加入年產品,周轉時間也與I和II相同,商品的生產價格在這裡也就=
120。
由於工資提高
25%,推動等量勞動的可變資本就由
8增加到
10,因而商品的成本價格就由
100增加到
102,而平均利潤率已經由
20%下降到
142/
7%。但是,
100:
142/
7=
102:
144/
7。這樣,現在
102應有的利潤是
144/
7,因而總產品要按k+kp'=
102+
144/
7=
1164/
7來出售。這就是說,生產價格由
120下降到
1164/
7,即下降
33/
7%。
可見,由於工資提高
25%:
1.對於社會平均構成的資本來說,商品的生產價格保持不變;
2242.對於較低構成的資本(更多地屬於生活消費資料的生產部門)來說,商品的生產價格提高了,雖然不是按照利潤降低的比例而提高;
3.對於較高構成的資本來說,商品的生產價格降低了,雖然也不是按照利潤降低的比例而降低。
因為平均資本的商品的生產價格保持不變,和產品的價值相等,所以一切資本的產品的生產價格的總額也保持不變,和總資本所生產的價值的總額相等;一方面的提高,和另一方面的降低,對總資本來說,會平均化為社會平均資本的水平。
商品的生產價格在例II中提高了,在例III中降低了,這種由剩餘價值率降低即由工資一般提高引起的相反的結果,已經表明:在這裡談不到工資的提高由價格來補償,因為III中生產價格的降低當然不能補償資本家的利潤的降低,II中價格的提高也不能防止利潤的降低。相反,在價格提高和價格降低這兩個場合,利潤都和價格保持不變的平均資本的利潤相同。對II和對III來說,利潤都同樣是那個已經下降
55/
7,即下降略多於
25%的平均利潤。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如果II的價格不提高,III的價格不降低,II就要低於新的已經下降的平均利潤出售,III就要高於它出售。
不言而喻,根據每
100資本中投在勞動上的是
10,
25,還是
50的不同情況,工資的提高,必然對以資本的
1/
10投在工資上的資本家和以資本的
1/
4或
1/
2投在工資上的資本家,產生極不相同的影響。根據資本高於或低於社會平均構成的不同情況,生產價格一方面會提高,另一方面會降低,這只是由於利潤平均化為新的已經下降的平均利潤。
工資的一般降低和與之相適應的利潤率的一般提高,從而平均利潤的一般提高,會怎樣影響各個按相反方向同社會平均構成
225偏離的資本所生產的商品的生產價格呢‧我們只要把以上的說明反過來,就可以得到結果(這一點李嘉圖沒有研究過)。
I.平均資本=
80c+
20v=
100;剩餘價值率=
100%;生產價格=商品價值=
80c+
20v+
20p=
120;利潤率=
20%。假定工資降低
1/
4,同一不變資本就由
15v來推動,而不是由
20v來推動。因此,商品價值就是
80c+
15v+
25p=
120。v所推動的勞動量仍舊不變,不過由此創造的新價值會按不同的比例分配在資本家和工人之間。
剩餘價值由
20增加到
25,剩餘價值率由
20/
20增加到
25/
15,也就是由
100%增加到
1662/
3%。按資本
95計算的利潤現在=
25,所以按
100計算的利潤率=
266/
19。用百分比表示的新的資本構成現在是
844/
19c+
1515/
19v=
100。
II.低構成。如上所說,原來是
50c+
50v。工資降低
1/
4,v就減少到
371/
2,全部預付資本就減少到
50c+
371/
2v=
871/
2。把新的利潤率
266/
19%應用到這個資本上,就得到
100:
266/
19=
871/
2:
231/
38。
同一個商品量以前值
120,現在值
871/
2+
231/
38=
11010/
19。價格几乎降低
10。
III.高構成。原來是
92c+
8v=
100。工資降低
1/
4,
8v就減少到
6v,總資本就減少到
98。因此
100:
266/
19=
98:
2515/
19。
商品的生產價格,以前是
100+
20=
120,現在,在工資降低以後,是
98+
2515/
19=
12315/
19,几乎提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