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
推動不等量活勞動的資本會生產出不等量剩餘價值這件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勞動剝削程度或剩餘價值率相等為前提,或以這方面存在的差別會通過某些實際的或想象的(習慣的)補償理由而拉平為前提。而這又以工人之間的競爭,並以工人不斷地由一個生產部門轉移到另一個生產部門而達到平衡為前提。這樣一個一般的剩餘價值率,——象一切經濟規律一樣,要當作一種趨勢來看,——是我們為了理論上的簡便而假定的;但是實際上,它也確實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儘管它由於實際的阻力會多少受到阻礙,因而會引起一些相當顯著的地方差別,例如,定居法對於英國的農業短工來說就是如此。但是我們在理論上假定,資
195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規律是以純粹的形式展開的。
實際上始終只存在着近似的情況;但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越是發展,它同以前的經濟狀態的殘餘混雜不清的情況越是被消除,這種近似的程度也就越大。
全部困難是由這樣一個事實產生的:商品不只是當作商品來交換,而是當作資本的產品來交換。這些資本要求從剩餘價值的總量中,分到和它們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者在它們的量相等時,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一定資本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的總價格,應該滿足這種要求。但是,這些商品的總價格,只是這個資本所生產的各個商品的價格的總和。
如果把問題看成是工人各自佔有自己的生產資料,並且互相交換他們的商品,那末,問題的關鍵就非常清楚地顯示出來了。這時,這種商品就不會是資本的產品了。不同勞動部門所使用的勞動資料和勞動材料的價值,就會由於不同部門的勞動的技術性質而有所不同;同樣,撇開所使用的生產資料具有不等的價值這一點不說,一定量的勞動所需要的生產資料的量,就會由於一種商品一小時就能製成,而另一種商品一天才能製成等等,而有所不同。其次,假定這些工人的平均勞動時間相等,並且把由勞動強度不同等等而產生的平均化考慮在內。
這時,第一,兩個工人會從商品中,即從他們一天勞動的產品中,補償他們的支出,即已經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成本價格。這種支出由於各個勞動部門的技術性質而有所不同。第二,他們兩人會創造出等量的新價值,即追加到生產資料中去的那個工作日。這個新價值包含他們的工資加上剩餘價值,後者也就是超過他們的必要的需要的剩餘勞動,而且這種剩餘勞動的結果屬於他們自己。
按照資本主義的說法,他們兩人得到相
196等的工資加上相等的利潤,即得到比如體現在一個十小時工作日的產品中的價值。但是第一,他們的商品的價值會不相同。例如,商品I中已經用掉的生產資料所占的價值部分,可能比商品II中的要大;並且,為了把各種可能的差別立即估計在內,假定商品I吸收的活勞動比商品II多,因而在製造商品時比商品II需要更長的勞動時間。這樣,商品I和商品II的價值會大不相同。
同樣,商品價值的總和,即工人I和工人II在一定時間內所完成的勞動的產物,也是如此。如果在這裡我們把剩餘價值和投入的生產資料的總價值的比率叫作利潤率,那末,對I和II來說,利潤率也會大不相同。在這裡,I和II在生產期間每天消費的並且代表着工資的生活資料,形成預付生產資料中通常被我們叫作可變資本的部分。但是,I和II在相等的勞動時間內會有相等的剩餘價值。
或者更確切地說,因為I和II各自得到一個工作日的產品的價值,所以,在扣除預付的「不變」要素的價值以後,他們各自會得到相等的價值,其中一部分可以看作是生產上消費掉的生活資料的補償,另一部分可以看作是除此以外的剩餘價值。如果I的支出較多,那末,這些支出會由他的商品中一個較大的、補償這個「不變」部分的價值部分來補償,因而他也必須把他的產品總價值中一個較大的部分再轉化為這個不變部分的物質要素。而如果II在這方面收回的較少,那末,他必須再轉化的價值也就較少。因此,在這種假定下,利潤率的差別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正象在今天,從僱傭工人身上搾取的剩餘價值量表現為什麼樣的利潤率,對僱傭工人來說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一樣;也正象在國際貿易上,不同國家的利潤率的差別,對各國的商品交換來說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一樣。
因此,商品按照它們的價值或接近於它們的價值進行的交換,
197比那種按照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的交換,所要求的發展階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的交換,則需要資本主義的發展達到一定的高度。
不同商品的價格不管最初用什麼方式來互相確定或調節,它們的變動總是受價值規律的支配。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生產商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減少了,價格就會降低;如果增加了,價格就會提高。
因此,撇開價格和價格變動受價值規律支配不說,把商品價值看作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歷史上先於生產價格,是完全恰當的。這適用於生產資料歸勞動者所有的那種狀態;這種狀態,無論在古代世界還是近代世界,都可以在自耕農和手工業者那裡看到。這也符合我們以前所說的見解【那時,即
1865年,這還只是馬克思的「見解」。今天,自從毛勒到摩爾根等人對原始公社作了廣泛的研究以來,這已經成了不容爭辯的事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