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頁
因此,雖然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家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時收回了生產這些商品所用掉的資本價值,但是他們不是得到了本部門生產這些商品時所生產的剩餘價值或利潤,而只是得到了社會總資本在所有生產部門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總剩餘價值或總利潤均衡分配時歸於總資本的每個相應部分的剩餘價值或利潤。每
100預付資本,不管它的構成怎樣,每年或在任何期間得到的利潤,就是作為總資本一個部分的
100在這個期間所得的利潤。就利潤來說,不同的資本家在這裡彼此只是作為一個股份公司的股東發生
177關係,在這個公司中,按每
100資本均衡地分配一份利潤。因此,對不同的資本家來說,他們的利潤之所以有差別,只是因為他們投在總企業中的資本量不等,因為他們在總企業中的入股比例不等,因為他們持有的股票數不等。
因此,商品價格的一個部分,即用來補償生產商品所用掉的資本價值,從而必須用來買回這些用掉的資本價值的部分,也就是說,成本價格,完全是由各生產部門的支出決定的,而商品價格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即加在這個成本價格上的利潤,卻不是由這個一定資本在這個一定生產部門于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利潤量決定的,而是由每個所使用的資本作為總生產所使用的社會總資本的一定部分在一定時間內平均得到的利潤量決定的。
因此,如果資本家按商品的生產價格出售他的商品,他就取回與他在生產上所耗費的資本的價值量相一致的貨幣並且取得與他的只是作為社會總資本的一定部分的預付資本成比例的利潤。他的成本價格是特殊的。加在這個成本價格上的利潤,不以他的特殊生產部門為轉移,而只是歸於每
100預付資本的平均數。
我們假定上述例子中五個不同的投資I—V屬於一個人。I—V中每個投資所使用的每
100資本在商品的生產上所消費的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的數量是已知的,而且I—V的商品的這個價值部分自然會形成它們的價格的一部分,因為至少必須用這個價格來補償預付的並用掉的資本部分。因此,這些成本價格對I—V的每種商品來說是不同的,而且作為成本價格被所有者不同地確定下來。至于I—V所生產的不同的剩餘價值量或利潤量,資本家會很
178容易認為這是他所預付的總資本的利潤,所以,每
100資本都能得到一個相應的部分。
因此,I—V中每個投資所生產的商品的成本價格各不相同,但在所有這些商品中,由每
100資本追加的利潤形成的那部分出售價格,都是相等的。這樣,I—V的商品的總價格是同它們的總價值相等的,也就是說,是同I—V的成本價格的總和加上I—V所生產的剩餘價值或利潤的總和相等的;因而,事實上也就是I—V的商品所包含的過去勞動和新追加勞動的總量的貨幣表現。同樣,如果把社會當作一切生產部門的總體來看,社會本身所生產的商品的生產價格的總和等於它們的價值的總和。
這個論點好象和下述事實相矛盾: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生產資本的要素通常要在市場上購買,因此,它們的價格包含一個已經實現的利潤,這樣,一個產業部門的生產價格,連同其中包含的利潤一起,會加入另一個產業部門的成本價格,就是說,一個產業部門的利潤會加入另一個產業部門的成本價格。但是,如果我們把全國商品的成本價格的總和放在—方,把全國的利潤或剩餘價值的總和放在另一方,那末很清楚,我們就會得到正確的計算。例如,我們拿商品A來說。A的成本價格可以包含B、C、D等等的利潤,A的利潤也可以再加入B、C、D等等的成本價格。
如果我們進行計算,A的利潤就不會算到它自己的成本價格中,B、C、D等等的利潤也不會算到它們自己的成本價格中。誰也不會把自己的利潤算到自己的成本價格中。舉例來說,如果有n個生產部門,每個部門的利潤都等於p,所有部門合起來計算,成本價格就=k-np;從總的計算來看,只要一個生產部門的利潤加入另一個生產部門的成本價格,這個利潤就已經算在最終產品的總價格一方,而不能再算在利潤一方。如果這個利潤算在利潤一方,那只是因為這個商品本身
179已經是最終產品,它的生產價格不加入另一種商品的成本價格。
只算最終產品的利潤。
如果有一個總額p表示生產資料的生產者的利潤,加入一個商品的成本價格,又有一個利潤p
1加到這個成本價格上,總利潤P就=p+p
1。商品的總成本價格,抽去一切代表利潤的價格部分以後,就是這個商品本身的不包括P在內的成本價格。把這個成本價格稱為k,很清楚,k+P=k+p+p
1。我們在
第一卷第七章 第二節 研究剩餘價值時已經看到,每一個資本的產品都可以這樣看待,好象其中一部分只補償資本,另一部分只代表剩餘價值。
把這種計算方法應用到社會總產品上,必須作一些修改,因為就整個社會來看,例如,亞麻價格中包含的利潤不能出現兩次,不能既作為麻布價格的部分,同時又作為亞麻生產者的利潤的部分。
例如,A的剩餘價值加入B的不變資本,就這方面說,剩餘價值和利潤二者之間沒有區別。對商品的價值來說,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由有酬勞動構成還是由無酬勞動構成,是完全沒有關係的。這不過表示,A的剩餘價值由B支付。在總計算中,A的剩餘價值不能計算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