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本論 - 35 / 772
古典經濟學類 / 馬克思 / 本書目錄
  

資本論

第35頁 / 共772頁。

 大小:

 第35頁

朗讀:

同名的金幣,具有了不同的價值,因為重量不同了。作為流通手段的金同作為價格標準的金偏離了,因此,金在實現商品的價格時不再是該商品的真正等價物。從西方的歷史看,金屬的貨幣價值與名義價值的偏離是由於貨幣金屬的磨損,但從中國的歷史看,這種磨損只是造成這種偏離的表面原因。顯然,除了貨幣商品外,其它商品的磨損會立即損害到它們的價值。

中世紀和直到十八世紀為止的近代的鑄幣史就是一部這樣混亂的歷史。流通過程的自然傾向是要把鑄幣的金存在變為金假象,或把鑄幣變為它的法定金屬含量的象徵。這種傾向甚至為現代的法律所承認,這些法律規定,金幣磨損到一定程度,便不能通用,失去通貨資格。


  

既然貨幣流通本身使鑄幣的實際含量同名義含量分離,使鑄幣的金屬存在同它的職能存在分離,所以在貨幣流通中就隱藏着一種可能性: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記號或用象徵來代替金屬貨幣執行鑄幣的職能。鑄造重量極小的金幣或銀幣在技術上有困難,而且起初是較賤的金屬而不是較貴的金屬(是銀不是金,是銅不是銀)充當價值尺度,因而在它們被較貴的金屬趕下寶座之前曾一直作為貨幣流通,這些事實歷史地說明了銀記號和銅記號可以145代替金幣發揮作用。這些記號在鑄幣流通最快因而磨損最快的商品流通領域中,即在極小額的買賣不斷重複進行的領域中代替了金。為了不讓金的這些侍從永遠篡奪金的位置,法律規定一個極小的比例,只有在這個比例內,它們代替金來支付才能強人接受。

不同種鑄幣流通的各種特殊領域當然是互相交錯的。輔幣在支付最小金幣的尾數時與金同時出現;金不斷地進入零售流通,但是又因與輔幣兌換而從那裡不斷地被拋出來。

銀記號或銅記號的金屬含量是由法律任意規定的。它們在流通中比金幣磨損得還要快。因此,它們的鑄幣職能實際上與它們的重量完全無關,就是說,與任何價值完全無關。金的鑄幣存在同它的價值實體完全分離了。

因此,相對地說沒有價值的東西,例如紙票,就能代替金來執行鑄幣的職能。在金屬貨幣記號上,這種純粹的象徵性質還在一定程度上隱藏着。但在紙幣上,這種性質就暴露無遺了。我們看到,困難的只是第一步。

這裡講的只是強制流通的國家紙幣。這種紙幣是直接從金屬流通中產生出來的。而信用貨幣產生的條件,我們從簡單商品流通的觀點來看還是根本不知道的。但不妨順便提一下,正如本來意義的紙幣是從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出來一樣,信用貨幣的自然根源是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

146

國家把印有1鎊、5鎊等等貨幣名稱的紙票從外部投入流通過程。只要這些紙票確實是代替同名的金額來流通,它們的運動就只反映貨幣流通本身的規律。紙幣流通的特殊規律只能從紙幣是金的代表這種關係中產生。這一規律簡單說來就是:紙幣的發行限于它象徵地代表的金(或銀)的實際流通的數量。

誠然,流通領域所能吸收的金量經常變動,時常高於或低於一定的平均水平。但是,一個國家的流通手段量決不會降到一定的由經驗確定的最低限量以下。這個最低限量不斷變動它的組成部分,就是說,不斷由另外的金塊組成,這種情況當然絲毫不會影響這個量的大小和它在流通領域內的不斷流動。因此,這個最低限量可以由紙做的象徵來代替。

但是,如果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紙幣已達到這些渠道所能吸收貨幣的飽和程度,明天紙幣就會因商品流通發生變動而氾濫開來。一切限度都消失了。不過,如果紙幣超過了自己的限度,即超過了能夠流通的同名的金幣量,那末,即使不談有信用掃地的危險,它在商品世界畢竟只是代表由商品世界的內在規律所決定的那個金量,即它所能代表的那個金量。例如,如果一定的紙票量按其名稱代表2盎斯金,而實際是代替1盎斯金,那末事實上1鎊比如說就是1/8盎斯金的貨幣名稱,而不是原來1/4盎斯金的貨幣名稱147了。


  
其結果無異於金在它作為價格尺度的職能上發生了變化,同一價值,原來用1鎊的價格來表現,現在要用2鎊的價格來表現了。

紙幣是金的符號或貨幣符號。紙幣同商品價值的關係只不過是:商品價值觀念地表現在一個金量上,這個金量則由紙象徵地可感覺地體現出來。紙幣只有代表金量(金量同其他一切商品量一樣,也是價值量),才成為價值符號。

最後要問,為什麼金可以用它本身的沒有任何價值的符號來代替呢?而我們已經知道,只有當金執行鑄幣或流通手段的職能而被孤立起來或獨立出來時,金才可以被代替。當然,就個別金幣來說,這種職能並沒有獨立出來,雖然磨損了的金幣的繼續流通已表明這種職能已經獨立出來。金塊只有實際處在流通中的時候,才是單純的鑄幣或流通手段。對於個別金幣不適用的情況,對於能由紙幣代替的最低限度的金量卻是適用的。

這個金量經常處在流通領域中,不斷地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從而只是作為這種職能的承擔者而存在。因此,它的運動只表示商品形態變化W—G—W的對立過程的不斷互相轉化。在這種形態變化中,商品的價值形態與商品對立,只是為了馬上又消失。在這裡,商品的交換價值的獨立表現只是轉瞬即逝的要素。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