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中 - 73 / 530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中

第73頁 / 共530頁。

 大小:

 第73頁

朗讀:

崇厚將赴黑海畫押回國,而恭親王奕等以崇厚所定條款損失甚大,請飭下李鴻章、左宗棠、沈葆楨、金順、錫綸等,將各條分別酌核密陳。於是李鴻章等及一時言事之臣交章彈劾,而洗馬張之洞抗爭尤力。略謂:「新約十八條,其最謬妄者,如陸路通商由嘉峪關、西安、漢中直達漢口,秦隴要害、荊楚上遊,盡為所窺。不可許者一。東三省國家根本,伯都訥吉林精華,若許其乘船至此,即與東三省任其遊行無異,是於綏芬河之西無故自蹙地二千里;且內河行舟,乃各國歷年所求而不得者,一許俄人,效尤踵至。不可許者二。朝廷不爭稅課,當恤商民。若準、回兩部,蒙古各盟,一任俄人貿易,概免納稅,華商日困;且張家口等處內地開設行棧,以後逐漸推廣,設啟戎心,萬里之內,首尾銜接。不可許者三。中國屏籓,全在內外蒙古,沙漠萬里,天所以限夷狄。如蒙古全站供其役使,一旦有事,音信易通,必撤籓屏,為彼先導。不可許者四。條約所載,俄人準建卡三十六,延袤廣大,無事而商往,則譏不勝譏;有事而兵來,則禦不勝禦。不可許者五。各國商賈,從無許帶軍器之例。今無故聲明人帶一槍,其意何居?不可許者六。俄人商稅,種種取巧,若各國希冀均霑,洋關稅課必至歲絀數百萬。不可許者七。同治三年新疆已經議定之界,又欲內侵,斷我入城之路。新疆形勢,北路荒涼,南城富庶,爭磽瘠,棄膏腴,務虛名,受實禍。不可許者八。伊犁、塔爾巴哈台、科布多、烏里雅蘇台、喀什噶爾、烏魯木齊、古城、哈密、嘉峪關等處準設領事官,是西域全疆盡由出入。且各國通例,惟沿海口岸準設外邦領事。若烏里雅蘇台等,乃我邊境,今日俄人作俑,設各國援例,又將何以處之?不可許者九。名還伊犁,而三省山嶺內卡倫以外盤踞如故,割霍爾果斯河以西、格爾海島以北,金頂寺又為俄人市廛,約定俄人產業不更交還,地利盡失。不可許者十。」又言:「改議之道:一在治崇厚以違訓越權之罪;一在請諭旨將俄人不公平,臣民公議不原之故,佈告中外,行文各國,使評曲直;一在據理力爭,使知使臣畫押,未奉禦批示覆,不足為據;一在設新疆、吉林、天津之防,以作戰備。」疏入,命與修撰王仁堪等及庶吉士盛昱所奏,並交大學士等議,並治崇厚罪。

六年正月,命大理寺少卿曾紀澤為使俄大臣,續議各款。時廷臣多主廢約,曾紀澤以為廢約須權輕重,因上疏曰:「伊犁一案,大端有三:曰分界,曰通商,曰償款。三端之中,償款固其小焉者也。即通商一端,亦較分界為稍輕。查西洋定約之例有二,一則長守不渝,一可隨時修改。長守不渝者,分界是也。分界不能兩全,此有所益,則彼有所損,是以定約之際,其慎其難。隨時修改者,通商是也。通商之損益,不可逆睹,或開辦乃見端倪,或久辦乃分利弊,是以定約之時,必商定年限修改,所以保其利而去其弊也。俄約經崇厚議定,中國誠為受損,然必欲一時全數更張,而不別予一途以為轉圜之路,似亦難降心以相從也。臣以為分界既屬永定,自宜持以定力,百折不回。至於通商各條,惟當即其太甚者,酌加更易,餘者宜從權應允。」


  

時俄人以中國治崇厚罪,增兵設防,為有意尋釁,欲拒紀澤不與議事。英、法二使各奉本國命,亦以因定約治使臣罪為不然,代請寬免。中國不得已,允減崇厚罪,詔仍監禁。已又與俄使凱陽德先議結邊界各案。

六年七月,紀澤抵俄,侍郎郭嵩燾疏請準萬國公法,寬免崇厚罪名,紀澤亦請釋崇厚,許之。初紀澤至俄,俄吉爾斯、布策諸人鹹以非頭等全權大臣,欲不與議,遣布策如北京議約。已成行,而朝旨以在俄定議為要,命紀澤向俄再請,始追回布策。紀澤與議主廢約。俄人挾崇約成見,屢與忤。紀澤不得已,乃遵總署電,謂可緩索伊犁,全廢舊約。尋接俄牒,允還帖克斯川,餘不容議。布策又欲俄商在通州租房存貨,及天津運貨用小輪船拖帶。紀澤以非條約所有,拒之。而改約事仍相持不決。

十一月,俄牒中國,允改各條,其要有七:一,交還伊犁;二,喀什噶爾界務;三,塔爾巴哈台界務;四,嘉峪關通商,允許俄商由西安、漢中行走,直達漢口;五,松花江行船至伯都訥;六,增設領事;七,天山南北路貿易納稅。曾紀澤得牒,以俄既許讓,則緩索之說,自可不議。於是按約辯論:於伊犁,得爭回南境;喀什噶爾,得照兩國現管之地,派員再勘;塔爾巴哈台,得於崇厚、明誼所訂兩界之間,酌中勘定;嘉峪關通商,得仿照天津辦理,西安、漢中兩路及漢口字均刪去;松花江行船,因愛琿條約誤指混同江為松花江,又無畫押之漢文可據,致俄人歷年藉口,久之始允將專條廢去,聲明愛琿舊約如何辦法,再行商定;增設領事,俄人請設烏魯木齊一處,總署命再商改,始將烏魯木齊改為吐魯番,餘俟商務興盛時再議增設;天山南北路貿易納稅,將原約「均不納稅」字改為「暫不納稅,俟商務興盛再訂稅章」。此外,償款,崇厚原約償五百萬盧布,俄人以伊犁南境既已讓還,欲倍原數,久之始允減定為盧布九百萬。紀澤又以此次改約並未用兵,兵費之名絶不能認。於是將歷年邊疆、腹地與俄人未結之案,有應賠應恤者一百九案,併入其中,作為全結。又於崇厚原訂俄章字句有所增減。如條約第三條刪去伊犁已入俄籍之民,入華貿易遊歷許照俄民利益一段;第四條俄民在伊犁置有田地,照舊管業,聲明伊犁遷出之民,不得援例,且聲明俄民管業既在貿易圈外,應照中國民人一體完納稅餉;並於第七條伊犁西境安置遷民之處,聲明系安置因入俄籍而棄田地之民;第六條寫明所有前此各案,第十條吐魯番非通商口岸而設領事,暨第十三條張家口無領事而設行棧,均聲明他處不得援以為例;第十五條修約期限,改五年為十年。章程第二條貨色包件下添訁主牲畜字樣,其無執照商民,照例懲辦,改為從嚴罰辦;第八條車腳運夫,繞越捷徑,以避關卡查驗,貨主不知情,分別罰辦之下,聲明海口通商及內地不得援以為例。是為收回伊犁條約。又同時與俄訂陸路通商章程。七年正月,與俄外部尚書吉爾斯及前駐京使臣布策,在俄都畫押鈐印,旋批准換約。七月,賀俄君即位,遞國書。索逆犯白彥虎等,俄以白彥虎等犯系屬公罪,不在條約所載之列,不允交還,允嚴禁。

尋命伊犁將軍金順、參贊大臣昇泰接收伊犁。八年二月,接收訖。金順進駐綏定城。昇泰會同俄官勘分地界,並以哈密幫辦大臣長順會辦西北界務,巴裡坤領隊大臣沙克都林紮布會辦西南界務。四月,俄人帶兵潛入科布多所屬哈巴河,清安等以聞。因言圖內奎峒山、黑伊爾特什河、薩烏爾嶺等處形勢,與積年新舊圖說不符。朝旨命就原圖應勘之處,力與指辯,酌定新界。


  
十一月,分界大臣長順等與俄官佛哩德勘分伊犁中段邊界。先是距那林東北百餘裡之格登山有高宗平准噶爾銘勛碑,同治三年已畫歸俄,至是爭回,立界約三條。

九年,督辦新疆軍務大臣劉錦棠以新疆南界烏什之貢古魯克地為南北要津,請按約索還。先是,舊約所載伊犁南界,係指貢古魯克山頂而言。上年沙克都林紮布與俄使勘分南界,由貢古魯克等處卡倫繞貢古魯克山麓至別疊裡達阪設立界牌,侵佔至畢底爾河源,故錦棠以為言。朝旨命長順等據理辯論。既而沙克都林紮布又與俄官咩登斯格勘伊犁南界,俄人必欲以薩瓦巴齊為界,沙克都林紮布以為薩瓦巴齊在天山之陽,距天山中梁尚遠,不許,乃以天山中梁為界。又立牌博於別疊裡達阪,是為喀什噶爾界約。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