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卷考官將十份最好的案捲上呈給皇帝,皇帝用硃筆在卷面上寫下評語和考生的名次。殿試中考的考生被授予進士頭銜。他們分成三甲:一甲三名獲最高榮譽,二甲含餘下中考者數目的
30%,其餘的中考人為三甲。皇帝將賜禦宴恭賀他們;一甲三名將受賞
80兩,其餘的各獲
30兩。
進士的平均年齡為
34或
35歲。政府定額只允許十人中有一人考中會試。從
1644年到
1911年,共舉行了
112次會試,授予了
26,
747個進士頭銜,即平均每次會試擢
238人,每年約
100人。
14
一般人都認為,只有富家子弟才能獲得準備考試所必須的長年學習。當然,富有人家能更輕鬆地支付受業費用;但是,許多貧寒之家也想方設法培養出了中考的士子。最近的研究表明,明(
1368-
1643年)清(
1604-
1911年)時期獲得科舉功名的人中,社會分佈相當廣泛。在明代,
47.
5%的進士來自于祖上三代沒有出過任何有科舉功名者的家庭,而有
2.
5%的進士來自于祖上三代沒出過一個以上中考者的家庭;約
50%的進士來自于祖上三代出過高級別功名頭銜的門第。
在清代,
19.
1%的進士來自于祖上三代以內沒出過有功名者的家庭;
18.
1%來自于出過一個或多個生員但無更高級別功名的家庭。這些資料表明,總共有
37.
2%的進士來自于其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而
62.
8%的進士則來自于三代以內有科舉功名的書香門第或官宦之家。
出產科舉功名最豐的省份是江蘇和浙江,在清代總共
26,
747名進士中分別占了
2,
920人和
2,
808人,其次是直隷省(
2,
701人),山東省(
2,
260人),江西省(
1,
895人)。在浙江,每百萬人中將近有
130名進士,在江蘇則每百萬人中有
93名。在省內,科舉成就最大的府是浙江的杭州府,清代出了
1,
004名進士,江蘇的蘇州府出了
785名。
15由於成就和榮耀主要取決於才學,因此社會上逐漸流行起一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傾向。一個學子花費全部的青春用於備考,經常會有一些人倒霉地在十來次三年一度的科試中落第
這樣實際上就花去了一生的時間。即使是那些考中的人也會因思想過度緊張而筋疲力盡,被折磨得唯唯諾諾,成為官場上一些謹小慎微、平庸的官吏,不會構成什麼挑動事端的威脅。無怪乎君王會得意滿志地評介說:「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矣!」
科舉制度最大的缺點是範圍狹窄和欠缺實用性。文才和幹才是兩碼事:精通其中一項並不意味着勝任另一項。對嚴格的「八股文」模式之適從,使思維僵化,抑制了思想的自由發展。也許最重要的是,這種考試制度只強調儒家價值觀,以犧牲科學、技術、商務和工業等知識為代價,獎賞在文學和人文領域的成就。
另一方面,科舉制度又選拔了一些具有較高智商且熟悉公務的人,為官員晉陞樹立了客觀公正的標準,並減少了任人唯親及其它營私舞弊的現象。科舉制度也允許社會中的所有人通過個人努力而非通過門第、財富上升到最高層,從而使社會變得比較平等。它鼓勵社會流動並減弱階級劃分;來自全國各地和各種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產生了一種統一的動力。中國的知識分子組成了一個有教養的官僚集團,它支持政府而不是像西方的思想傳統那樣批評政府。
仔細衡量一下,科舉制度的優點或許要超過其缺點。
通過科舉考試是獲取士紳身分的正途,但它並非唯一的途徑。監生
國子監學生身分
也可以捐取。有時貢生頭銜也能捐得。捐買這些頭銜的人通常是一些有錢的文人,他們或是沒能博取正規的功名,或是希望取快捷方式以獲得誘人的士紳地位。
這些捐買者是士紳階層中的「非正途」成員;他們享受不到與正途成員完全一樣的聲譽,而且通常只能獲得一些低級的官職。但是,他們能通過考中鄉試和會試使身分轉為正途。一些資質上乘也很富有的童生為了避免童試的艱苦,也捐取監生頭銜,以便有資格直接參加鄉試。
還應提及的是,清朝也有一套與文官科舉功名相對應的武科功名,它們可由考試博取,也可通過捐買獲取,但大部分軍官卻是出身行伍而非通過武科舉獲職,這些軍官也能憑其官職獲得士紳的身分。
在
1850年前,士紳的總數約為
110萬人,其中
4,
000人是文武進士,其餘是擁有其它功名和頭銜的人。與此同時,全國總共只有
27,
000個官職
20,
000個文職和
7,
000個武職。正途出身的有功名者佔據了
20,
000個文職中較重要的那一半職位,而不太重要的另一半則歸那些捐取功名的非正途人員。由於在科場登第的士子比可授的實職多出太多,因此大部分有功名者都只得待在官場之外。
但几乎所有的進士和大約三分之一的舉人都能授實缺,而一小部分貢生和生員也能補缺。
16那些擁有功名而身處官僚集團之外的人,逍遙地成為士紳和社會上的鄉社領袖。
2.思想潮流
2.
1清初對明朝心學的反擊清初的思想界分成兩個圈子。官府公開倡導十一和十二世紀時程氏兄弟
17和朱熹宣揚的那套宋代理學,出仕于清政府的漢族官員和希望出仕的漢族士人把這套「宋學」當作一種官方哲學加以遵奉。另一方面,中國也存在着許多大明遺臣,他們拒絶為滿洲人服務,並排斥理學思想而讚賞所謂的「漢學」,希望通過漢學來樹立一種新的思想,以推進反清復明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