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那樣的環境中演出,有時會引起騷亂和傳染疾病。
1574年,倫敦市政當局規定不經過檢查和批准,任何劇團不得擅自在廣場或旅店裡演出。這就促使劇團必須修建屬於自己的演出場地——劇場。
1576年,演員詹姆斯·伯貝奇建造了倫敦的第一座正式的劇場,名叫「劇院」。此後,倫敦又陸續建造了「玫瑰劇場」、「天鵝劇場」和「環球劇場」等公共劇場,其中「環球劇場」從修建到
1613年失火被燒燬,一直與莎士比亞有密切的關係。莎士比亞所在的「內務大臣供奉」劇團主要在這裡演出。
和大多數劇團一樣,莎士比亞所在的「內務大臣供奉」劇團起先沒有自己固定的演出場所。
1598年,由於「劇院」的主人賈爾斯·阿林在新的租約上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內務大臣供奉」劇團拒絶簽約。
這件事使他們決定自己建造一座劇場。在他們的對手海軍大臣劇團的玫瑰劇場附近,他們找到了一塊地皮。所需的資金伯貝奇出一半,剩下的一半由莎士比亞、肯普等五人分攤。這就意味着莎士比亞擁有這座新的劇場十分之一的股份。
於是,莎士比亞真正成了一身多職的人:劇場的股東,劇場的管理者,編劇和演員。
在聖誕節的假日裡,十幾名拆遷工人在伯貝奇的率領下,把一座舊戲院的全部木料拆下,然後用馬車運過泰晤士河。
12月底的天氣是寒冷的,河上結了厚厚的冰。他們根本無需經過倫敦橋,就直接在冰上運木料。第二年整個春季,工人們日夜加班,建成了倫敦有史以來最漂亮的劇場。
他們給劇場起了個響亮的名字「環球」。劇場的門口,一塊鍍金的大招牌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招牌上畫着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力斯,他把地球扛在肩上,下面用拉丁文寫了一句耀眼的題詞:「全世界是一個舞台」。
環球劇場的建築結構有點兒類似旅館的院子。一個橢圓形的大空場四周圍着一道高高的木板牆。這塊大空場叫「院子」,普通觀眾只要花上一個便士就可以在這兒看戲。木板牆的外面有一圈比舞台要高的長廊和一些包廂,比較富裕的市民就坐在長廊上看戲,而那些貴族們則坐在包廂裡看戲。
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白,莎士比亞創作劇本的目的不是為了印刷出版,供讀者閲讀,而是為了演出給觀眾看。他在創作時,除了必須考慮觀眾的趣味和愛好以外,還必須考慮演員的條件。由於當時劇團的人數有限。編劇在設置人物時,必須考慮到演員數目和由誰扮演的問題,對每個演員要儘量揚其長、避其短。
莎士比亞在這方面是做得很成功的。以丑角為例,
1599年以前和以後,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丑角就很不一樣,前期的丑角性格開朗,引人發笑;後期則富於智慧和深刻的思想。這並不全是因為莎士比亞思想的變化,也因為劇團中的丑角演員換了,由阿明代替了肯普。這兩個人在性格和表演特長方面各有特色。
肯普是個著名的舞蹈家,他曾用
9天時間,從倫敦一直跳到
400里外的諾裡奇城;阿明則是個優秀的歌手。肯普是個滑稽大家,天生愛嬉笑取閙,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在表演上喜歡任意發揮;阿明則幽默詼諧,在表演時比較有節制,從不超齣劇本的範圍。
莎士比亞
1599年以前創作的喜劇中的丑角,如《愛的徒勞》中的考斯塔德,《維洛那二紳士》中的朗斯,《仲夏夜之夢》中的波頓,《無事生非》中的道格培裡等都是適合肯普扮演的角色。莎士比亞
1599年以後創作的戲劇中的丑角,如《第十二夜》中的費斯特,《哈姆萊特》中的掘墓人及《李爾王》中的弄臣等,往往幽默中帶著淡淡的感傷,語言富有哲理,能歌而不善於舞蹈,可見是為阿明而設置的。
環球劇場在當時的倫敦是辦得最興旺的劇場,其原因除了它擁有當時第一流的演員和劇場條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因為莎士比亞創作了大量精彩的劇本。當時的倫敦,劇場像雨後春筍般紛紛冒了出來,演員的數量多得驚人,但由於經費沒有保證,加上清教徒們的反對,許多劇團和劇場維持不了幾年就破產倒閉了。情況好一些的劇團最多也只是維持
20年左右。只有莎士比亞所在的劇團存在了將近半個世紀,應該說,這也是與莎士比亞為劇團留下了大量精彩的劇本分不開的。
細心的讀者在閲讀莎士比亞的作品時,會發現其中几乎沒有母親的形象。這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女人出現在舞台上是極不道德的事,因此,當時所有的劇團都沒有女演員。從中世紀以來,英國戲劇中的女角都是由男孩子扮演的。儘管他們童音清亮,皮白肉嫩,扮女角比成年男人像得多,但由於年齡的關係,他們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深刻的內心感情體驗,對複雜的社會、人生和人性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們要想扮演性格複雜、內心豐富的成年女性就顯得力不從心。
莎士比亞在編劇本時就不能不考慮這一點。我們可以說在莎士比亞戲劇中有各式各樣的男人,但卻不能說有各式各樣的女人。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女人多半是熱戀中的少女,不是風流快活,就是憂鬱感傷。即使這樣,莎士比亞仍然塑造了不少「奇特而可愛」的少女的形象,顯示出他高超的戲劇藝術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