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在這部著作中,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他的神學思想。他有關於不動的推動者的思想,認為宇宙間存在着一個永恆的實體,它是沒有任何質料的,亞里士多德稱之為神。神是不依賴于任何東西的「自在自為」的東西,是至善的永恆存在。黑格爾把亞里士多德這種神學理論稱讚為「再沒有比這個更高的唯心論了」。
最後,亞里士多德集中批判了理念論和數論派。他對理念論的批判,集中到一點,就是提出了理念論把一般的「理念」看成是在個別事物之外而獨立存在的東西,從而使一般和個別分離開來。在批判數論派時指出:他們看到了感覺事物具有數的屬性,便設想事物均屬於數,事物均由數所組成,這是荒謬的。數學的對象不能脫離感覺事物而存在,數若不存在於可感覺事物之內,為什麼可感覺的事物會表現有數的屬性?數論派看到點構成綫,綫構成面,面構成體,就認為這些必定屬於實體,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這些東西本身不是實體;退一步說,即使是實體,也應該是感覺世界的實體,因此,數絶對不能獨立存在。
3《尼各馬科倫理學》《尼各馬科倫理學》全書共
10卷
116章,這是亞里士多德三部倫理學
另兩部是《大倫理學》和《優代莫倫理學》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該書思想完整、結構嚴密,各卷章節一氣呵成。在所有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這是惟一一部系統著作
其他多是經後人編輯,把同類著作編在一起而加以篇名,也是被研究得最仔細、註釋得最廣泛、成果最豐富的著作。
這部著作主要之點是:第
1卷定義主題及說明問題所在;第
2—
5卷討論道德德性,先是一般說明,然後討論選擇及責任,再詳細說明道德德性;第
6卷討論智德;第
7卷討論道德弱點;第
8—
9卷研究友誼;第
10卷討論快樂、幸福。各卷之間的論述互有穿插。
在這部著作中,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中庸之道的倫理觀。他認為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就是善和至善,這種善就是人們的美德,因此善是具體的。從而批判了柏拉圖提出的存在一個絶對的抽象的善的觀點。
亞里士多德認為靈魂有三種東西:情感、潛能和品質。所謂情感是指那些伴隨有愉快和痛苦的許多感覺;所謂潛能是指我們藉以感受這些情感的能力;所謂品質是指我們藉以對付這些情感的那些東西。美德既不是情感也不是潛能,乃是品質。換句話說,任何一種東西的美德,都是即使這個東西處于良好狀態中,又使這個東西的工作做得很好。
這種良好的性格狀態就是「中庸之道」、「適度」。他指出:人們的行為有過度、不及和中間三種狀況,其中過度和不及是一種失敗的形式,只有中間才是成功的形式,才是美德。可見亞里士多德提的「中庸」就是對任何事物的態度和行為要有一種適度。
亞里士多德根據中庸的道德原則,詳盡地討論了人們的具體的道德行為。他指出,逃避和害怕每一樣事物的人是一個懦夫;反之,不顧任何危險的人是魯莽。勇敢的美德就是在懦夫和魯莽之間。貪享每一種歡樂,在任何歡樂之前不止步的人是縱情無度;反之,避開一切歡樂的人是麻木不仁。
節制的美德就是在縱情無度和麻木不仁之間。把自己能力估計過高的人謂之自大;反之,把自己能力看得太低的人謂之自卑。自尊的美德就是在自大和自卑之間。遇事不稱心如意不加考慮就勃然發怒者稱為暴躁;反之,遇事無感情和無苦樂之感覺者稱為萎靡。
和藹的美德就是在暴躁和萎靡之間。不考慮別人只為了自己者謂之自私自利;反之,對自己毫無考慮者謂之自我否定。友愛的美德是在自私自利和自我否定之間。
在這部著作中,亞里士多德還探討了人們獲得美德的途徑問題。在他看來,美德有兩種:理智方面的美德和倫理方面的美德。理智方面的大多數是由教導而生成、培養起來的,需要經驗和時間;倫理方面的則由風俗習慣熏陶出來的。因此人們的美德不是自然生成的,不是天賦的,因為沒有一種自然存在的東西能夠被習慣改變。
這就是說,人們要獲得和掌握中庸的道德行為和標準,應靠後天的實踐和訓練,正如一個人由於從事建築而成為建築家,由於彈琴而成為彈琴家一樣,我們也是由於行為公正而成為公正的,由於行為有節制而成為有節制的,由於行為勇敢而成為勇敢的。反之,有人之所以變得懦弱或縱情無度,都是由於在相應的情況和環境中,以這樣或那樣的行為所養成的。「總的說來,品質是來自相應的現實活動。所以,一定要十分重視現實活動的性質。
品質正是以現實活動的性質來決定的。從小就養成這樣還是那樣的習慣不是件小事情;恰恰相反,它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
《尼各馬科倫理學》在這部著作中,亞里士多德提出人的最大幸福是理性上的沉思的論斷。根據他的看法,各種具體道德行為雖然也是一種幸福,但不如理性沉思生活的幸福好。
幸福和理性沉思是並存的,人們的理性沉思愈大,其幸福就愈多。具體道德行為和感情是不可分離的,而且道德行為必須有一種動機作為條件,故其德性並非神聖的;而理性沉思,其幸福與感情毫無關係,它也不需要動機為條件,除了本身之外,並無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