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526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526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526頁

朗讀:

內務府總管大臣,無員限。 滿洲大臣內特簡。初制從二品。乾隆十四年定正二品。 其屬:堂郎中,主事,各一人。筆帖式三十有六人。廣儲司總管六庫郎中四人。 內二人由各部員司兼攝。 銀、皮、磁、緞、衣、茶六庫郎中四人。 銀庫二人,兼司皮、磁二庫。緞庫二人,兼司衣、茶二庫。 員外郎十有八人。 庫各二人,兼攝各一人。 六品司庫六人, 庫各一人。 八品司匠六人, 銀、磁、衣三庫各二人。 副司庫十有二人,庫使八十人。 俱無品級。 織造,蘇州,杭州各一人, 司員內奏簡。 六品司庫各一人,庫使、筆帖式各二人。會稽、掌禮、都虞、慎刑、營造、慶豐六司,郎中十有二人, 司各二人。 員外郎三十有二人。 會稽、都虞、慶豐各五人,掌禮、營造各六人,慎刑四人。 主事各一人。催長二十有三人, 廣儲八人,會稽五人,都虞四人,掌禮、慎刑、營造各二人。自八品至無品級不等。副催長十有三人, 廣儲、都虞各四人,會稽三人,掌禮、慎刑、營造各二人。自九品至無品級不等。 委署催長一人,司匠二人。 俱無品級。營造司置。 錢糧衙門 亦曰管理三旗銀兩處。 郎中一人,員外郎四人,催長、副催長各三人。 俱九品。 司俎官四人, 正六品。 讀祝官四人,學習三人。贊禮郎十有三人,學習四人。 俱六品銜食七品俸。 八品催長一人,果房掌果、副掌果各二人,果上人十有二人,催長一人。 俱九品。自司俎以下隷掌禮司。 木、鐵、房、器、薪、炭六庫庫掌,副庫掌,各三人。庫守五十有五人。 木、房二庫各十有一人,炭庫八人,鐵庫四人,器、薪二庫、圓明園薪炭庫各七人。無品級。 鐵作、漆作司匠, 八品銜。 委署司匠,俱各一人。爆作庫掌、副庫掌各一人。 俱未入流。隷營造司。 牛羊★牧值年委署主事一人。 六品銜食筆帖式原俸。隷慶豐司。 官房租庫庫掌一人,庫守三人。內管領掌關防一人, 郎中充。 協理二人。 員外郎充。 內管領、 初制正五品。道光三十五年改從五品。 副內管領 正六品。 各三十人。庫掌十有五人, 菜庫六人,車庫五人,酒、醋、房、器庫各二人。 倉長十有三人。 官三倉六人,外餑餑房三人,內餑餑房、器倉、糖倉、米倉各一人。俱無品級。 養心殿造辦處郎中、員外郎各二人,主事一人,六品庫掌六人,副庫掌十人,八品催長十有四人。其兼轄者:圓明園活計處副庫掌四人,副司匠九人。 俱無品級。 中正殿員外郎、副內管領 三十額內題補。 各二人,無品級催長一人。寧壽宮郎中、員外郎各二人,主事、委署主事各一人。武英殿修書處正監造員外郎、副監造副內管領、六品庫掌、委署主事各一人,七品銜庫掌二人。禦書處正監造司庫 六品銜食七品俸。 一人,副監造庫掌 六品銜食八品俸。 二人,七品銜副庫掌六人。茶膳房一、二、三等侍衛, 一等三品,二等四品,三等五品。 尚膳正各三人, 四品。 尚茶正各二人, 四品。 尚膳副、尚茶副、 俱五品。 主事俱各一人。膳上侍衛十有三人,茶上侍衛八人, 俱六品。 主事、委署主事各一人,承應長十有三人,庖長八人,庫掌五人,庫守十有六人。承應長以下,給虛銜金頂。 禦藥房 初以總管首領太監管理。康熙三十年始來隷。 主事一人,七品銜庫掌二人,委署主事、催長各一人。火藥庫庫掌二人。各處筆帖式二百有七人。自養心殿以下,並簡大臣領之,與內府大臣同為內廷右職。其兼攝者:昇平署、官房租庫、犧牲所司員各二人。保和、太和、中和三殿司員、內管領各一人。壽康宮、慈寧宮花園司員各二人。禦藥房內管領一人,副內管領二人。總理工程處司員無恆額。查覈房、督催房、匯稿處,並遴司員分涖其事。

總管大臣掌內府政令,供禦諸職,靡所不綜。堂郎中、主事掌文職銓選,章奏文移。廣儲掌六庫出納,織造、織染局隷之。會稽掌本府出納,凡果園地畝、戶口徭役,歲終會覈以聞。掌禮掌本府祭祀與其禮儀樂舞,兼稽太監品級,果園賦稅。都虞掌武職銓選,稽覈俸饟恩血阝,珠軒歲納,佃漁歲輸,並定其額以供。慎刑掌本府刑名,依律擬罪,重讞移三法司會訊題結;番役處隷之。營造掌本府繕修,庀材飭工,帥六庫三作以供令。慶豐掌牛羊群牧,嘉薦犧牲。錢糧衙門掌三旗莊賦,治其賞罰與其優血阝。內管領處掌承應中宮差務,並稽官三倉物用、恩豐倉餼米。官房租庫掌收房稅。養心殿造辦處掌製造器用。中正殿各司員掌喇嘛唪經。武英殿修書處掌監刊書籍。雍和、寧壽兩宮司員掌陳設氾埽,兼稽宮監勤惰。禦書處掌鎸摹禦書。禦茶膳房掌供飲食。禦藥房掌合丸散。犧牲所掌牧養黝牛。總理工程處掌行營工作。凡遇工程,簡勘估大臣、承修大臣,事畢簡查驗大臣。


  

初制,設內務府,以舊屬司其事。入關後,明三十二衛人附之,設內管領處,置內管領八人。 順治三年增四人,十一年增八人,分隷三旗。康熙二十四年增四人,三十年增三人,三十四年增三人。 設茶飯處,置總領各三人,飯上人三十有五人,茶上人十有七人, 康熙二十年置飯上人委署總領一人。雍正元年定總領授二等侍衛;飯上人授三等侍衛六人,藍翎侍衛七人;茶上人三等侍衛三人,藍翎侍衛四人;復置茶房侍衛內委署總領一人。乾隆八年定三等侍衛內各授一等侍衛一人。十五年改飯房為外膳房。二十四年改總領為尚膳正、尚茶正,副總領為尚膳副、尚茶副。 承應長十人, 康熙六十一年增一人。雍正元年增一人。 庖長三人, 康熙五十六年增六人,六十一年增一人。雍正元年增二人。 及蘇州、江寧、杭州織造官。 光緒三十年省江寧一人。 順治十一年,命工部立十三衙門,設司禮、禦用、禦馬、內官、尚衣、尚膳、尚寶、司設八監,尚方、惜薪、鐘鼓三司,兵仗、織染二局;並三旗牛羊群牧處,置員外郎六人。 管理牛隻、羊只各三人。康熙二十三年各增二人。乾隆十四年省入寧壽宮一人。鹹豐三年省入慎刑司二人。光緒三十年省一人。 明年,改尚方司為院,置郎中三人, 康熙三十一年省一人。 員外郎六人, 康熙三十八年省一人,六十一年省一人。光緒三十年省四人。 催總一人。 雍正二年增一人。乾隆二十四年更名催長。下同。 十三年,改鐘鼓司為禮儀監,尚寶監為司。時猶舊臣、寺臣兼用也。十七年,改禮儀監為院,置郎中三人, 康熙三十八年省一人。 員外郎八人, 光緒三十年省一人。 贊禮郎十有二人, 雍正五年增五人。 司胙官四人, 康熙三十七年增一人。乾隆二十四年改「胙」為「俎」。光緒三十年省一人。 喇嘛唪經處催總一人。 乾隆三十三省。 改內官監為宣徽院,置郎中三人, 康熙二十八年省一人。雍正元年增一人。乾隆四十年改隷寧壽宮一人。 員外郎六人, 光緒三十年省一人。 催總八人。 康熙間屢有增損。嘉慶十一年定留頂戴催長五人。 十八年,禦用監設銀、皮、緞、衣四庫,置郎中三人,員外郎八人,庫使四十人。 康熙九年增二十人,十四年增二十有四人,明年省四人,二十八年增十有二人。乾隆十二年升十二人為副司庫。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