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白話散文集粹 - 150 / 319
白話散文類 / 作者群 / 本書目錄
  

白話散文集粹

第150頁 / 共319頁。

 大小:

 第150頁

朗讀:

這一時期,由於時局的動盪和客觀形勢的急遽變化,為讀者所關心的報告文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成為散文創作中最為重要的樣式。繼抗日戰爭前夕茅盾主編的《中國的一日》之後,抗戰初期,又出現了梅益等主編的《上海一日》,解放區也曾出現過《五月的延安》、《冀中一日》等報告文學的集體着作。

抗日戰爭期間,几乎所有的作家都運用這種最具戰鬥性和群眾性的文學樣式,敏捷地反映千變萬化的現實生活,像丘東平的《第七連》、《我們在那裡打了敗仗》,對抗戰初期硝煙瀰漫的氣氛、國民黨軍隊的腐敗、下級官兵的抗日要求以及敵軍的暴行等等,都寫得栩栩如生;曹白的《這裡,生命也在呼吸》、《在敵後穿行》,寫出了人民群眾強烈的抗日要求,以及國民黨救亡機構的腐敗;蕭乾的《矛盾交響樂》、《血紅的九月》,以灑脫、秀麗的文字,反映了戰時英國的景象。


  

由於國民黨當局加強野蠻的書報檢查制度,揭示真實情況的報告文學曾經一度沉寂下來。抗戰勝利後,郭沫若的《南京印象》和茅盾《蘇聯見聞錄》,都是值得注意的報告文學着作。

在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報告文學創作始終在蓬勃地發展着,丁玲的《陝北風光》,以樸素、親切的文字反映了邊區人民的新生活、新風尚;周立波的《晉察冀邊區印象記》和《戰地日記》,以一種簡潔和嚴峻的風格,寫出了很多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故事;劉白羽的《環行東北》和《歷史的暴風雨》,以昂揚的激情抒寫瞭解放戰爭時期的激烈戰鬥,躍動着振奮人心的時代脈搏。此外,《日本人的悲劇》何其芳、《新人的故事》葉以群、《鐵騎兵》楊朔、《陳賡將軍印象記》荒煤等,也是引人注意的收穫。沙汀的《隨軍散記》,以深切感人的抒情氣息,繪聲繪色地寫出了賀龍將軍堅韌、豪爽、誠摯、開朗和富於同情心的鮮明性格,給讀者留下了強烈的印象。在這一時代環境中,還有不少年輕的報告文學作家成長起來,寫出了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

象黃鋼的《開麥拉前的汪精衛》、《我看見了八路軍》,有着生動的描繪、辛辣的諷喻和充滿鼓動力量的政論性,顯出了壯闊的氣勢;華山的《窯洞陣地戰》、《碉堡線上》,在描寫艱苦的戰鬥歲月時,洋溢着質樸的泥土氣息和詼諧的樂觀主義精神。

現代散文專題

鳳 子

一、周作人的散文創作

周作人1885-1968,本名周槐壽,自號起孟、啟明、豈明、知堂,重要筆名還有獨應、仲密、藥堂、周遐壽等。周作人是魯迅的親弟弟,1885年誕生於浙江紹興周家新台門內,雖然只比魯迅小四歲,但祖父案發後,他主要是跟隨在杭州保外就醫的祖父生活,沒有像家中長子魯迅那樣承擔過重的家庭責任和負擔,對社會的感悟也沒有像魯迅那樣深切。

1901年在南京求學期間,受到西方科學與民主思想的影響,開始了最初的文學活動,翻譯了《俠女奴》、《玉蟲緣》等,並創作過《女獵人》、《好花枝》、《孤兒記》等小說。1906年留學日本,在廣泛涉獵西方文化過程中,對西方文化中的講求個性自由和生活藝術化精神特別推崇,與魯迅一起翻譯《域外小說集》,一起籌辦《新生》雜誌,倡導文藝運動。同時,娶日本女子為妻,獲得了平和的家庭生活,不僅形成了與魯迅不同的「叛徒」與「隱士」並存的雙重性格特點,而且對他的文學觀的形成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辛亥革命前回國,先在浙江教育界任職,1917年赴京,擔任北京大學的教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成為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和學者型的作家。這時期,周作人充分顯示出了一個「叛徒」的本色和戰鬥姿態,成為了封建舊文學最大的敵人之一。他一邊寫作《人的文學》、《平民文學》和《美文》等論文,積極建立新文學的思想體系;一邊創作《小河》、《畫家》等詩歌,為剛剛誕生的白話新詩探雷鋪路;一邊還指導新潮社的文學活動,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並親自起草《文學研究會宣言》,向世人宣佈:「將文藝當作高興時的遊戲或失意時的消遣的時候,現在已經過去了。我們相信文學是一種工作,而且又是於人生很切要的一種工作」,在文壇上樹起了「為人生」的大旗……

「五四」落潮後,一向不喜熱閙和反對群眾運動的周作人,似乎比其他的新文學先驅者更早地進入了「徬徨期」,孤獨地站在人生的「歧路」上:「托爾斯泰的無我愛與尼采的超人,共產主義與善種學,耶佛孔老的教訓與科學的例證,我都一樣的喜歡尊重,卻又不能調和統一起來,造成一條可以行的大路」。

1922年,被看作是周作人思想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就在這一年122日,他在《晨報》上開闢了一個自己的專欄「自己的園地」,在開篇文章《自己的園地》中表明要「依了自己的心的傾向」去耕種自己的園地,這才是「尊重個性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年,針對當時文化界發起的「非宗教運動」,他先是與錢玄同等人發表了《主張信教自由宣言》,反對幹涉人的自由權利,接着又發表了《擁有宗教的嫌疑》,雖然具有前瞻性地指出了干涉信仰自由的危害,卻從此開始了與時代主流的分道揚鑣。1923年,他與魯迅的失和,似乎已經預示着他未來的方向。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