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林語堂散文集 - 10 / 97
白話散文類 / 林語堂 / 本書目錄
  

林語堂散文集

第10頁 / 共97頁。

 大小:

 第10頁

朗讀:

籠統來說,中國的浪漫主義者都具有鋭敏的感覺和愛好漂泊的天性,雖然在物質生活上露着窮苦的樣子,但情感卻很豐富。他們深切愛好人生,所以寧願辭官棄祿,不願心為形役。在中國,消閒生活並不是富有者、有權勢者和成功者獨有的權利美國的成功者更加匆忙了,而是那種高尚自負的心情的產物,這種高尚自負的心情極像那種西方的流浪者的尊嚴的觀念,這種流浪者驕傲自負到不肯去請教人家,自立到不願意去工作,聰明到不把周遭的世事看得太認真。這種樣子的心情是由一種超脫俗世的意識而產生,並和這種意識自然地聯繫着的;也可說是由那種看透人生的野心、愚蠢和名利的誘惑而產生出來的。

那個把他的人格看得比事業的成就來得重大,把他的靈魂看得比名利更緊要的高尚自負的學者,大家都認為他是中國文學上最崇高的理想。他顯然是一個極簡樸地去過生活,而且卑視俗世功名的人。


  

這一類的大文學家——陶淵明、蘇東坡、白居易、袁中郎、袁子才——都曾度過一個短時的官場生活,政績都很優良,但都為了厭倦那種磕頭迎送的勾當,而甘心棄官辭祿,回到老家去過退隱生活。當袁中郎做着蘇州的知縣時,曾對上司一連上了七封辭呈,表示他不願做這種磕頭的勾當,要求辭職,以便可以回家去過自由自主的生活。

另外的一位詩人白玉蟾,他把他的書齋題名「慵庵」,對悠閒的生活竭盡稱讚的能事:

丹經慵讀,道不在書;

藏教慵覽,道之皮膚。

至道之要,貴乎清虛,

何謂清虛‧終日如愚。

有詩慵吟,句外腸枯;

有琴慵彈,弦外韻孤;

有酒慵飲,醉外江湖;

有棋慵弈,意外干戈。

慵觀溪山,內有畫圖;

慵對風月,內有蓬壺;

慵陪世事,內有田廬;

慵問寒暑,內有神都。

松枯石爛,我常如如。

謂之慵庵,不亦可乎‧

從上面的題贊看來,這種悠閒的生活,也必須要有一個恬靜的心地和樂天曠達的觀念,以及一個能盡情玩賞大自然的胸懷方能享受。詩人及學者常常自題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別號,如江湖客杜甫;東坡居士蘇東坡;煙湖散人,襟霞閣老人等等。

沒有金錢也能享受悠閒的生活。有錢的人不一定能真正領略悠閒生活的樂趣,那些輕視錢財的人才真懂得此中的樂趣。他須有豐富的心靈,有簡樸生活的愛好,對於生財之道不大在心。這樣的人,才有資格享受悠閒的生活。


  

如果一個人真的要享受人生,人生是儘夠他享受的。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有人說老子是嫉惡人生的,這話絶對不對。我認為老子所以要鄙棄俗世生活,正因為他太愛人生,不願使生活變成「為生活而生活」。

有愛必有妒;一個熱愛人生的人,對於他應享受的那些快樂的時光,一定愛惜非常。然而同時卻又須保持流浪漢特有的那種尊嚴和傲慢。甚至他的垂釣時間也和他的辦公時間一樣神聖不可侵犯,而成為一種教規,好像英國人把遊戲當做教規一樣地鄭重其事。他對於別人在高爾夫球總會中同他談論股票的市況,一定會像一個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受到人家騷擾那樣覺得厭惡。

他一定時常計算着再有幾天春天就要消逝了,為了不曾做幾次邀游,而心中感到悲哀和懊喪,像一個市儈懊惱今天少賣出一些貨物一樣。     中國人對於悠閒的理論 

美國人以偉大的勞碌者聞名,中國人以偉大的悠閒者聞名。一切相反者是互相欽佩的,所以我想美國的勞碌者之欽佩中國的悠閒者,是和中國的悠閒者之欽佩美國的勞碌者一樣的。這就是所謂民族性格的優點。我不知道東西文化將來會不會構連起來;事實上它們現在已經構連起來了,將來交通更加便利,現代的文化更加廣佈時,它們的接觸將更加密切。

至少我們在中國是不反對機械文明的,所以問題是怎樣去融合這兩種文化——中國古代的人生哲學和現代的工藝文明——使它們成為一種可以實行的人生哲學。東方的哲學有否侵入西洋生活的可能,這個問題無人敢下預言。

機械的文化終究是在使我們很迅速地接近悠閒的時代了,環境將迫着人類去過着多遊玩少工作的生活了。這完全是環境的問題,當人類覺得閒暇很多時,他不得不多用一些心思,去想出許多享受空暇的賢明方法;這種空暇是進步迅速的高速度生產方法賦給他的,不管他願意不願意。一個人終究不能夠預測下一世紀的事物。三十年後生活情形如何,也只有大膽的人們才敢加以預測。

人類對於世界不斷的進步,一定有一天會感到十分厭倦,開始估量他在物質方面的成就。當物質環境逐漸改善的時候,當疾病撲滅了,貧窮減少了,人壽延長了,食物充足了的時候,我相信人類是不願像今天那樣匆忙的。我相信這種新環境一定會產生一種比較懶惰的性格。

除此以外,主觀的因素往往和客觀的因素一樣重要。哲學不但改變了人類的觀念,而且也改變了他的性格。人類對這種機械文明的反應如何,乃視人類的本性而定。生物學方面有下列一類的東西:對刺激的敏感,反應的緩急,乃各種動物在同樣環境中的不同行為。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