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60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明代散文

第60頁 / 共257頁。

 大小:

 第60頁

朗讀: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守仁以罪謫龍場,龍場古夷蔡之外[2],于今為要綏[3],而習類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國往[4],將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之,求其所謂甚陋者而莫得。獨其結題鳥言山棲羝服[5],無軒裳宮室之觀[6],文儀揖讓之縟[7],然此猶淳龐質素之遺焉[8]。

蓋古之時,法制未備,則有然矣,不得以為陋也。夫愛憎面背,亂白黝丹[9],浚奸窮黠[10],外良而中螫[11],諸夏蓋不免焉[12];若是而彬鬱其容[13],宋甫魯掖[14],折旋矩矱[15],將無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惡詈,直情率遂,則有矣。世徒以其言辭物采之眇而陋之[16],吾不謂然也。


  

始予至,無室以止,居于叢棘之間,則鬱也[17];遷于東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陰以濕。龍場之民老稚,日不視予,喜不予陋,益予比[18]。予嘗圃于叢棘之右,民謂予之樂之也,相與伐木閣之材,就其地為軒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檜竹,蒔之以卉藥,列堂階,辦室奧,琴編圖史[19],講誦游適之道略具,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

於是人之及吾軒者,若觀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20]。

嗟夫!諸夏之盛,其典章禮樂,歷聖修而傳之,夷不能有也,則謂之陋固宜;于後蔑道德而專法令,搜抉鈎縶之術窮,而狡匿譎詐,無所不至,渾樸盡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繩之木,雖粗礪頑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為欲居也歟?雖然,典章文物,則亦胡可以無講?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不中不節,卒未免于陋之名,則亦不講於是耳。然此無損于其質也。誠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蓋易。而予非其人也,記之以俟來者。

註釋:

[1]「昔孔子」五句: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九夷:古書中的九夷,如《戰國策.魏策》:「楚破南陽九夷」等。大致在今河南南部。[2]夷蔡:蔡為周代古國,其地在今河南上蔡、新蔡等縣地,即在河南南部。

[3]要綏:要服、綏服,古代王畿以外的區劃名,這裡泛指邊遠地區。[4]上國:這裡指京城。因王守仁自京官貶龍場。[5]結題:指少數民族結髮于額的裝束。

鳥言:說話似鳥語。韓愈《送區冊序》:「小吏十餘家,皆鳥言夷面。始至,言語不通。」羝di服:羊皮作衣服。

[6]軒裳:古代卿大夫所乘坐的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裳,指帷裳,車旁的布幔。[7]縟:指繁密的禮節。[8]淳龐:樸實。

[9]黝yǒu:青黑色。[10]浚奸:深奸。[11]中螫shì:內心像毒蟲刺人。[12]諸夏:指中士。

[13]彬鬱:文質彬彬有文采的樣子。[14]宋甫魯掖:穿戴着禮儀之邦宋國的禮帽,魯國的大袖之衣。甫:章甫,古代的禮帽。掖:通「」,衣袖。

《禮記.儒行》:“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逢,大。[15]矩矱:規則法度。[16]眇:低微,細小。

[17]鬱:阻滯。[18]比:親近。[19]琴編:指琴書。[20]信shēn:通“伸“,伸張。

本文選自《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三。《明史.王守仁傳》說,王守仁抗章救戴銑等人,「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獠雜居。守仁因俗化導,夷人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

」這篇《何陋軒記》,就是為此而發。文章以親身經歷,讚揚了苗族、仡佬族人民質直純樸、樂於助人的品格,批駁了人們稱之為「陋」的說法。相反,他們比之於中原的那些「狡匿譎詐,無所不至」的人來,倒是「未琢之璞,未繩之木」,等待着大匠去雕琢,也就是用「典章文物」去影響他們,清除其「崇巫而鬼事」的陋俗。文章剖析精微。

在封建士大夫中,能排除對少數民族的偏見,實在很難得。

河崖之蛇.薛瑄

瀕河居者為予言[1],近年有大蛇穴禹門下岩石中[2],常束尾崖樹顛,垂首于河,伺食魚鱉之類,已而覆上入穴,如是者累年。一日復下食于河,遂不即起,但束尾樹端,牢不可脫。每其身一上下,則樹為起伏,如弓張弛狀。久之,樹枝被折,蛇墜水中。

數日,蛇浮死水之漩隈[3]。竟不知蛇得水物,貪其腥膻不捨而墜耶?抑蛇為水之怪物所得,欲起不能而墜也?


  

余聞之,喟曰[4]:「是蛇負其險毒,稔其貪婪[5],以食于河。所持以安者,尾束于樹耳。使樹不折,則其生死猶未可知;惟樹折身墜,遂死於河。此殆天理,非偶然也。

且使蛇得水物,貪其腥膻不捨而死,固可為怙強貪不知止之戒[6];使蛇為水之怪物所得而死,亦可為害物必報之戒。蛇,惡物,所不足道者。但其事有近乎理,故書以告來者。」

註釋:

[1]河:指黃河。[2]禹門:亦稱「龍門」。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陝西韓城縣東北,峙立於黃河兩岸,狀如門闕。傳說是夏禹治水時所開鑿,故稱禹門。

詳細參見下文《游龍門記》。[3]漩隈wēi:水流回曲處。[4]喟:嘆。[5]稔rěn:熟悉。

[6]怙:憑仗。

薛瑄13921464,字德溫,號敬軒,河津今屬山西人。永樂十八年1420,舉河南鄉試第一,次年成進士。歷任御史、大理寺卿、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併入閣參預機務。後乞歸以終,謚文清。

薛瑄是明代有名的理學家,世稱其學為「河東學派」。又工古文,詩亦有名。著有《讀書錄》、《薛文清公集》又名《敬軒薛先生文集》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