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33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明代散文

第33頁 / 共257頁。

 大小:

 第33頁

朗讀:

邊貢14761532,字廷實,號華泉,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弘治九年1496進士。授太常博士,又擢兵科給事中,任太常寺丞,出為衛輝、荊州知府,歷山西、河南提學副使。以母亡守喪家居。

嘉靖元年1522起為南京太常少卿,歷南京太仆寺卿、南京太常卿、南京刑部右侍郎,官至南京戶部尚書。被劾縱酒廢職,罷歸。他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被稱為「弘正四傑」,再加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即為明代「前七子」。邊貢善詩,著有《華泉集》。


  

本文選自《華泉集》卷十一。當時在地方為官的周北渚因邊貢兒子赴京的機會,托他帶信給邊貢,請邊貢為他在京城走走門路,邊貢就寫了這封信回絶。信中說明自己有父不能養,「外不免于監司之辱,內不免五百之罰」的處境。又通過形象的比喻,說明自己像一個不能自救的羸醫,更像一個怕鬼的天師,避鬼的符籙,實在無能為助。

信中連用寓言式的比喻,顯然受到先秦諸子散文的影響,使文章顯得委婉生動。

砥柱.都穆

砥柱在陝州東五十里,黃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貢》謂導河東至于砥柱[2],即此。癸酉五月,道陝,會僉憲段君文濟飲間言及[3],躍然欲與之遊,以使事不果。

十月,予回至陝,則段君已先我游,遂決意而往。

乙卯,知州事顏君如環命州學生熊釜、張崇勉從予,離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門集津。三門者[4],中曰神門,南曰鬼門,北門人門。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氾濫,禹遂鑿之為三。水行其間,聲激如雷。

而鬼門尤為險惡,舟筏一入,鮮有得脫名之曰鬼,宜矣。三門之廣,約二十丈。其東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約三丈,周數丈。

相傳上有唐太宗碑銘,今不存。

蔡氏《書傳》以三門為砥柱[5],《州志》亦謂砥柱即三門山:皆未嘗親臨其地,故謬誤若此。又按《隋書》載大業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數十里。砥柱,今屹然中流,上無土木,而河之廣僅如三門,奚有崩摧而壅河逆流至數十里之遠?蓋距河兩岸皆山,意者當時或崩,人遂以為砥柱,而史氏書之也[6]。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

」有以哉!

註釋:

[1]砥柱:一名底柱,在今河南省陝縣北,山西省平陸縣東南。特立黃河中,其形如柱,即所謂「中流砥柱」。[2]《禹貢》:《尚書》中的一篇,內有「導河,……東至于底柱」的記載。[3]僉憲:明代監察官僉御史的代稱。

[4]三門:即三門峽,在陝縣以東,砥柱以西。河流中有兩座石島,把河劃成三道,形成人門、神門、鬼門三峽。其中人門較廣,可通舟楫;鬼門最窄,水流急湍,舟船不敢擅入。今已在此處修建三門峽水庫。

[5]蔡氏《書傳》:指宋蔡沈《尚書集傳》。《尚書.禹貢》::底柱析城,至于王屋。”蔡沈注曰:「底柱石,在大河中流,其形如柱,今陝州陝縣三門山是也。」[6]史氏:指《隋書》作者。


  
都穆14591525, 明代文學家。字玄敬,江蘇吳縣人。弘治十二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歷禮部郎中,加太仆少卿致仕。著有《西使記》、《金薤琳瑯》、《南濠詩略》、《南濠詩話》等書。

部穆的《砥柱》,與其說是一篇遊記,勿寧說是考察砥柱的隨筆手記。全文僅三個自然段,第一段寫自言砥柱、欲游砥柱和決意游砥柱,第二段寫游砥柱會部過程:從陝州出發,循河行至三門,觀三門,望砥柱,第三段以親察考駁歷來書、傳中關於砥柱的謬誤。這的確是一篇很好的遊記。但是,細讀原文慢慢咀嚼,我們又會發現,都穆對砥柱的考察細緻入微,說明與辨書、傳謬誤有力。

這才是這篇短文的核心所在,精髓所在。這也可能是部穆為什麼將此文以「砥柱」為題而不以「游砥柱」或「砥柱遊記」等等為題的緣故吧。古代遊人遊歷祖國大好河山,多不單純以遊山玩水為目的,而兼考察、采風等等。這篇短文正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

從全篇內容及佈局謀篇方面看,《砥柱》也有獨到之處。開篇二句,極其精練地說明了砥柱在「黃河之中」,距陝州五十里,「砥柱」之名緣于其「形似柱」。在這裡,「形似柱」三字,對砥柱名稱的由來進行瞭解釋,但更重要的是為隨後兩個自然段考察砥柱作了鋪墊。文章的佈局謀篇之妙正在這裡。

譬如,在第二個自然段中,部穆用很重的筆墨寫了「三門」,包括其地理位置、名稱及其由來、水行其間之狀況等等。這似乎與砥柱題目相左,其實不然。詳寫三門,一是要說明砥柱之位置在三門「東北五十步」,二要使之與砥柱相對照,形成鮮明對比,說明三門不是砥柱,砥柱也不是三門。在第一個自然段中已指出砥柱「形似柱」,可是三門呢?「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

禹雖「鑿之為三」,但「平如砥」卻不會改變吧?顯然,「平如砥」不等於「形似柱“。而三門“東北五十步」的砥柱呢?「崇約三丈,周數丈」,顯然「形似柱」。由此可見作者筆下用心之良苦。又譬如,在第三個自然段中,都穆辨書、傳之謬誤,仍然是緊緊抓住砥柱「形似柱」這一特徵來辨與駁。

《書傳》《州志》的作者因未嘗親臨其地才將三門作砥柱。很顯然,如果親臨其地,一看便知哪個「平如砥」,哪個「形似柱」,也就不會出現謬誤了。同樣的道理,也就不會有《隋書》中一柱崩而「壅河」的貽笑大方的記載了。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