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一。毛憲副是當時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毛伯溫。都察院在明代以前稱為御史台,也稱憲台,故稱毛伯溫為憲副。王守仁因反對宦官劉瑾專政,被廷杖後貶為龍場驛丞。
太守派人至驛,來人仗勢對王守仁加以凌辱,當地少數民族人士激于義憤,打了這個差人。太守就把這件事上告到都察院。副都御史毛伯溫派人傳信給王守仁,諭以禍福利害,勸他向太守謝罪,王守仁就寫了這封回信。信中表示了作者與毛憲副不同的禍福利害觀,堅持了為忠信禮義的信念獻身的精神。
文章寫得雖然委婉,但氣勁辭暢,具有在原則上決不妥協的果決精神,被陳柱贊為「殆可謂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可以塞天地之間者矣」
《中國散文史》。
,
答茅鹿門知縣二.
明唐順之
熟觀鹿門之文,及鹿門與人論文之書,門庭路徑,與鄙意殊有契合;雖中間小小異同,異日當自融釋,不待喋喋也。
至如鹿門所疑於我本是欲工文字之人,而不語人以求工文字者,此則有說。鹿門所見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嘗見夫槁形灰心
2之吾乎?吾豈欺鹿門者哉!其不語人以求工文字者,非謂一切抹殺,以文字絶不足為也;蓋謂學者先務
3,有源委
4本末之別耳。文莫猶人,躬行未得
5,此一段公案,姑不敢論,只就文章家論之。雖其繩墨佈置,奇正轉折
6,自有專門師法;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脈骨髓,則非洗滌心源,獨立物表、具今古只眼
7者,不足以與此。
今有兩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謂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嘗操紙筆呻吟
8,學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寫出,如寫家書,雖或疏鹵
9,然絶無煙火酸餡習氣,便是宇宙間一樣絶好文字;其一人猶然塵中人也,雖其專專
10學為文章,其于所謂繩墨佈置,則儘是矣,然番來覆去,不過是這幾句婆子舌頭語,索其所謂真精神與千古不可磨滅之見,絶無有也,則文雖工而不免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即如以詩為喻,陶彭澤
11未嘗較聲律,雕句文,但信手寫出,便是宇宙間第一等好詩。何則?其本色高也。
自有詩以來,其較聲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說最嚴者,無如沈約
12,苦卻一生精力,使人讀其詩,只見其捆縛齷齪,滿卷累牘,竟不曾道出一兩句好話。何則?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況非其本色者哉!
且夫兩漢而下,文之不如古者,豈其所謂繩墨轉折之精之不盡如哉?秦、漢以前,儒家者有儒家本色,至如老莊家有老莊本色,縱橫家有縱橫本色,名家、墨家、陰陽家皆有本色
13。雖其為術也駁
14,而莫不皆有一段千古不可磨滅之見。是以老家必不肯勦儒家之說,縱橫家必不肯借墨家之談,各自其本色而鳴之為言。其所言者,其本色也。
是以精光注焉
15,而其言遂不泯于世。唐、宋而下,文人莫不語性命,談治道,滿紙炫然,一切自托于儒家。然非其涵養畜聚之素,非真有一段千古不可磨滅之見,而影響勦說
16,蓋頭竊尾,如貧人借富人之衣,莊農作大賈之飾,極力裝做,醜態盡露。是以精光枵焉,而其言遂不久湮廢。
然則秦、漢而上,雖其老、墨、名、法、雜家之說而猶傳,今諸子之書是也;唐、宋而下,雖其一切語性命、談治道之說而亦不傳,歐陽永叔所見唐四庫書目百不存一焉者是也
17。後之文人,欲以立言為不朽計者,可以知所用心矣。
然則吾之不語人以求工文字者,乃其語人以求工文字者也,鹿門其可以信我矣。雖然,吾槁形而灰心焉久矣,而又敢與知文乎!今復縱言至此,吾過矣,吾過矣!此後鹿門更見我之文,其謂我之求工于文者耶,非求工于文者耶?鹿門當自知我矣,一笑。
鹿門東歸後,正欲待使節西上時得一面晤,傾倒十年衷曲;乃乘夜過此,不已急乎?仆三年積下二十餘篇文字債,許諾在前,不可負約,欲待秋冬間病體稍蘇,一切塗抹,更不敢計較工拙,只是了債。此後便得燒卻毛穎
18,碎卻端溪
19,兀然作一不識字人矣。而鹿門之文方將日進,而與古人為徒未艾
20也。異日吾倘得而觀之,老耄尚能識其用意處否耶?並附一笑。
——選自《四部叢刊》本《荊川先生文集》
註釋:
1茅鹿門知縣:即茅坤,字順甫,號鹿門。歸安
今浙江湖州市人。嘉靖十七年
1538進士,曾任青陽
今屬安徽、丹徒
今屬江蘇知縣。善古文,最心折唐順之。
2槁開灰心:《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3先務:首先要做的。
4源委:《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鄭玄註:「源,泉所出也;委,流所聚也。」引申為事情的本末。
5「文莫猶人」二句:《論語.述而》:「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意思是說:文章,大約我同別人差不多。親身實踐做個君子,我卻沒有什麼收穫。
莫,朱熹《論語集注》作為「疑詞」,有「大約」的意思。
6「繩墨」二句:繩墨,即墨綫,是木工畫直線用的工具,在文章中往往藉以比喻規矩、準則。奇正,孫子兵法用語,奇即奇兵,正即正面用兵。這裡比作寫文章出奇制勝與正面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