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青州府: 沖,繁,難。登萊青膠道治所。副都統駐。領安東衛,州一,縣十三。雍正中,莒直隷,割蒙陰、沂水、日照,尋降並屬沂,增置博山。乾隆七年衛省。 西距省治三百三十里。廣二百七十五里,袤三百九十里。北極高三十六度四十五分。京師偏東二度十二分。領縣十一。益都 沖,繁,難。倚。東:箕山。西:金山。西北:堯山。西南:淄水自博山入,右合仁河,東北逕稷山,其西時水,併入臨淄。又西,澇淄河,入新城。西南:石膏山,與城南雲門並,即逢山。水經注「洋水出其東南,入臨朐」者。石溝水亦曰石膏,其東北貫城者曰南陽水,右合建德水,東南巨洋水,今洱河,自臨朐入合之。折東北,右納康浪水、洗耳河、堯水,其西躍龍河,地理志「為山,濁水出」,俗北陽河,逕高柳村,併入壽光。縣丞駐金嶺鎮。青社驛。 博山 簡。府西南百八十里。明兵備副使治所。雍正二年改置,割淄、萊地益之。博山東南五十里,嶽陽城。東:荊山。西南:原山;長城嶺,隴水出,水經注「古袁水」,合白洋河,北逕城西,合倒流泉、沙溝河入淄川。南有淄河,自萊蕪入,東逕石馬山、萊蕪穀,迤北,右合泉河,聖水,出金鷄山口,入益都鎮。 臨淄 簡。府西北五十五里。西南:弇中峪。西:葵丘。南有淄水自益都入,水經注,逕牛山西,其北營丘,東得天齊水口,又北逕管仲墓,至城東,逕雪宮西高敬仲墓東入樂安。西南:時水自益都分入而合,北逕杜山,右合澅水及系水、京水,又北折西,一曰烏河,即乾時,入新城。西北:澠水,亦漢溱,分入樂安、博興。周禮「其浸菑時」。東南:鼎足山,地理志「菟頭,女水出」,北逕故酅亭,伏,至漢東安平故城復出。 博興 簡。府西北百十里。西南:小清河、支脈溝自高苑入,並淤。今自馬踏湖納新城澇淄水,左得小清故道,故亦曰小清河。又東為會城泊,水經注「平州坑右納漢溱」,即澠水,出為預備河,併入樂安。冶城河,堙。有純化鎮。 高苑 簡。府西北百五十里。南有小清河,自新城入,至軍張閘,右得故道,左為支脈溝,俗岔河,東入博興。田鎮,橫所居。 樂安 沖,繁。府北少東九十里。海,東北百三十里,自利津迤東南為淄河口,有小清、支脈溝自博興入之。一故道至壽光界,今小清入。西北其富民河亦入焉,右會淄水,緣其界,其女水入,分流折東併入之。西南:澠水自臨淄錯入,亦仍入之。樂安、高家港鎮。塘頭寨。 壽光 沖,繁,難。府東北六十里。海,東北百四十里,自樂安迤東南為淄河門。西南,清水泊,古钜定,有鹽城,匯益都躍龍、王欽、北陽河,臨淄女水、小清古瀆。又東南,洱河口水,南自益都入,逕劇故城,古紀國,又北逕黑家泊,又東南至濰。東南:堯河,亦自益都入,逕故樂城。南丹河自昌樂入,逕斟灌國。其桂河入,逕故樂望。廣陵、侯鎮。 臨朐 簡。府南少東四十五里。朐山,東二里。西:逢山。東南:大弁。西南:八旗、嵩山、大峴。其關一,曰穆陵,有巡司。地理志,硃虛東泰山,今沂山,汶水出其東,東北左合英山水,入安丘。其北虛水、西丹水並從之。巨洋水出其西北,逕月明崖,右合龍門、南丹,左略逯、冶泉,逕城東,又北逕委粟山,左納石膏水,入益都。其東康浪水、洗耳河、堯水從之。 安丘 繁,難。府東南百六十里。安丘山,西南十五里,即今牟山,所謂牟婁,古牟夷國。又西南:劉山、峿山、書院。東北:擔山。南有峿水,自莒入,左合淇河、雹泉河,東入諸城。東南:濰水,自諸城入,逕礪阜山,左合小峿水,側有蓋公山,又北緣昌邑界復入,逕岞山入濰。汶水西自臨朐入,左合金山,右合牛沭山水,水經注「東北逕漢故郚城北、管寧塚東、孫嵩墓東、柴阜山西」,今右合靈水,又側城東北逕漢故淳於,從之。鎮:李丈。景芝,縣丞駐。 昌樂 沖,繁。府東七十里。東:弧山。南:喬山。東南:叢角,小汶河出,入安丘。塔山,水經注覆甑,溉水出。其西,孝義河。西南:擂鼓,白狼河出,東逕後魏故營陵。東南:方山,虞河出。併入濰。其北麓,桂河出,其西麓,東丹水出,西丹水自朐來入會,逕北郝集,丹硃墓在焉。其西:堯水,自益都緣界,並北入壽光。丹河鎮。鐵路。 諸城 沖,繁,難。府東南二百八十里。東南:琅邪山、雲母、烽火。南:黃山。西南:馬耳;九仙山,潮河出,會北源石河峪水,逕故梁鄉,入日照,達於海。海又東為宋家河口,距城百二十里,黃山河入。又東,徐家港,紀裡河納白馬河入。又東,崔家溜口,東南橫河東源自膠入,會西源入。其外,沐官島。又東,鴨島。迤北,齋堂島。又北,龍潭口;琅邪台在焉。至莒界,濰水入。西南:涓水,納白納河,自其右注之,左納西商溝河。又東逕白玉山,右合扶淇水,至城北。折北,右合盧水,地理志「橫故山,久台出」。密水,逕巴山入高密。其東五龍河,其西長幹溝,又西浯水自安丘入,逕漢故平昌,合荊水,並從之。信陽、龍灣、普慶、芝盤鎮。南信巡司。藥溝驛。
膠州直隷州: 沖,繁,難。明,萊州,領縣二。雍正中降,省靈山衛入之。光緒三十一年直隷。西距省治百里。仍所領。南:艾山、珠山、崆峒。東暨南際海,自即墨迤西南為麻灣口。北有膠萊南河,自平度入,西南膠河自諸城入,右合西源望蕩山水,逕漢故祝茲,錯復入,逕金梁鄉鎮,漢祓侯國,即東黔陬城。又逕西黔陬,左合周陽河,錯高密,合張奴水復入,逕都濼。又東南,右合碧溝,至夾河套,左會沽河。又南守風灣、雲溪河、洋水,又南黃山島、淮子口,迤西薛家島、靈山島。其北岸靈山衛,衛北徐山,又西柴湖盪口、湘子門口,至諸城界麻灣、女姑口,外為膠州灣。光緒二十三年德人租之。鎮:古鎮、逢猛。夏河寨。靈山巡司。鐵路。 高密 簡。府西南一百二十里。南:王子山。膠河自州入,右合張奴水,逕都濼仍入之。北:膠萊北河自平度緣界。納五龍河仍入之。側有百脈湖,涸。西南:濰水自諸城入,左合張洋河,左長幹溝,又西北逕礪阜,鄭康成墓在焉。左納浯水,入安丘。鐵路。 即墨 沖,繁。府東南二百五十里。東南:不其山、勞山。西南:天室。西:高鞍。東及南際海,東北自萊陽入,為周甿口。其內鼇山廢衛。迤東南,栲栳島。巡司二。又南,田橫島、峗山口。又西,女姑口匯海口,遠西河入。其外膠澳。又西,赤島。西南:青島,至州界。北:孟沙河入平度注姑河。姑河復緣界入州,流浩河從之。 志三十七 地理九
△河南
河南:禹貢豫及冀、揚三州之域。明置河南布政使司。清初為河南省,置巡撫。雍正二年,升陳、許、禹、鄭、陝、光六州為直隷州。十二年,升陳、許為府,鄭、禹仍屬州。乾隆九年,許復直隷。光緒末,鄭復直隷。宣統初,淅川直隷。領府九,直隷州五,直隷一,州五,縣九十六。東至江蘇蕭縣; 六百五里。 西至陝西潼關縣; 一千三十里。 南至湖北黃陂縣; 一千一十里。 北至直隷磁州。五百八十里。廣千六百三十里,袤千三百九十里。宣統三年,編戶四百六十六萬一千五百六十六,口二千六百八十九萬四千九百四十五。 其名山:嵩高、三崤、熊耳、太行。其大川:河水、淮、汴、洛、潁、汝、白、丹、衛、漳。其鐵路:京漢,開鄭,道澤。其電線:東北達濟南、京師;西,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