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233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233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233頁

朗讀:

寧遠直隷: 沖,疲,難。隷歸綏道。明,宣德衛。後為大同邊外地。 康熙十六年,察哈爾部析駐。雍正十二年,置寧朔衛及懷遠所,大朔理事通判統之。乾隆十五年省改,徙朔平通判駐。二十一年,改理事通判。光緒十年,改撫民。南距省治八百十里。至京師千又二十里。廣百八十里,袤二百九十里。北極高四十度二十一分。京師偏西三度五十二分。 東:猴山。北:倉盤、汗漫、平頂。黑河南源永興河出,古白渠水。其南參河陘,今西溝門,古沃水出,今曰寧遠水。南逕將軍梁,左合寧遠堡水,古可不泥,逾長城。東北:平頂永興河東四道凹,得勝河出,逕豐城溝入豐鎮。其北大海,古諸聞澤,周百餘裡。其南小海,地理志鹽澤,古通目曰參合陂。有巡司。有遞。舊有科布爾巡司,後改設陶林。

和林格爾直隷: 繁,疲,難。隷歸綏道。明置鬰林、雲川二衛。後為蒙古西土默特據。 康熙中,置站曰二十家子,蒙語和林格爾。乾隆元年,置協理通判。二十五年,改理事。光緒十年,改撫民通判。南距省治八百四十里。至京師千六十里。廣百七十里,袤百八十里。北極高四十度二十分。京師偏西四度二十四分。 東:九峰山。西:摩天嶺。南:大松。東南:鬰林。兔毛河自右玉入,逾邊逕殺虎口,右會寧遠河,逕其麓,西北至。西南折西入清水河。東北黃水自寧遠入,西逕北入托克托。有巡司兼司獄。有遞。


  

興和直隷: 明初,天城衛邊北地。 光緒二十二年,以豐鎮之二道河巡司置,隷歸綏道。西南距省治八百九十里。至京師千七十里。廣袤闕。 北:大青山。東南:水泉入。西北:東洋河自察哈爾旗入。二源合,東西逕北,入直隷張家口。有遞。

陶林直隷: 要。隷歸綏道。明,大同邊外地。 光緒二十九年,以寧遠之科布爾巡司置。西南距省治千三百里。至京師千四百五十里。廣袤闕。 北:伊馬圖山。南:回頭梁。大黑河南源黃水河,古白渠水,出大東溝,西南逕五壩入寧遠。有遞。

武川直隷: 要。隷歸綏道。明,西土特默牧場。 光緒二十九年,以其北境翁滾置,治烏蘭花,寄治歸化城。南距省治千百七十里。至京師千二百九十里。廣袤闕。 北:托克圖山。西北:克壽。東有烏蘭察布源泉,治。一遞。

五原直隷: 要。隷歸綏道。 光緒二十九年,析薩拉齊西境興盛旺置撫民同知,治隆興長,寄治包頭鎮。東南距省治千七百九十里。至京師二千一百十里。北極高四十度三十九分。京師偏西五度十六分。 西北:陽山。北:陰山。河水自甘肅邊外環內蒙鄂爾多斯,折東自烏拉特循其南麓入。有鄂博口,古稒陽道。又東逕南,合博托河入薩拉齊。有遞。

東勝直隷: 要。隷歸綏道。明初,東勝衛西界、陝西榆林衛河套地,後為元裔所居。 光緒三十二年,以鄂爾多斯左翼中郡王右翼前末紮薩克旗墾地置,治羊壕廠,寄治薩拉齊之包頭鎮。北極高四十度四十九分。京師偏西四度四十八分。 西北:河水自鄂爾多斯循五原入北,折東南入薩拉齊。邊牆西自陝西榆林入。又東有遞。 志三十六  地理八


  
△山東

山東:禹貢青、徐及兗、豫四州之域。明置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清初因之。雍正二年,升濟南府之泰安、武定、濱,兗州府之濟寧、曹、沂等六州為直隷州。八年,濟寧州仍屬兗州府。十二年,升武定、沂二州為府,濱州改屬武定。十三年,昇泰安、曹二州為府。乾隆四十一年,仍升濟寧、臨清為直隷州。凡領府十,州二,散州八,縣九十六。在京師之南。 八百里。 東至大海; 一千三百里。 西至直隷元城縣界; 三百四十里。 南至江南沛縣界; 五百七十里。 北至直隷寧津縣界。 二百四十里。 廣一千六百四十里,袤八百里。北極高三十四度三十五分至三十八度二十分。京師偏西一度二十五分至偏東六度四十分。宣統三年,編戶五百三十七萬七千八百七十二,口三千一百三萬六千九百四十四。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