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224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224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224頁

朗讀:

潁州府: 繁,疲,難。隷鳳潁六泗道。明,潁州,屬鳳陽府。 順治初,因明制,與潁上、太和二縣俱屬鳳陽。雍正二年,升直隷州,改隷安徽省,以潁上暨霍丘來屬,分太和屬亳州。十三年升府,增設阜陽縣,降亳州及所隷太和、蒙城二縣來屬隷。東南距省治八百四十里。廣二百一十里,袤二百二十里。北極高三十二度五十八分。京師偏西三十二分。領州一,縣六。阜陽 繁,疲,難。倚。西:七旗嶺、金牛嶺。縣西南:仁勝崗。南:安舟崗。淮水自河南固始入,逕城南三河尖入鳳陽。潁水自河南登封入,逕城北東流,茨河、穀河來入之。北:沙河,承太和諸湖水亦來會。西:柳河,承小汝河、白洋湖諸水,並納於潁。東南流,至沫河口達於淮。西:舊黃河,原經城北合潁水。自河徙鹿邑,黃流遂絶。西北:沈丘鎮,即古寢丘。巡檢一。包家寨、永安鎮、西洋集、驛口橋有汛。王家集,通判一,縣丞一。一驛:橋口。 潁上 疲,難。府東南百二十里。西南:黃崗。東南:垂崗。北:管穀。西南:淮水自阜陽入,合清河、大潤河,至西正陽城,折東北八里垛。潁水自潁州入,逕漢慎縣,合烏江水,又東南合樊家湖,至城東。又東南,右合老梧岡湖來會,潁謂潁尾也,又東北入鳳台。其北花水澗、袿溝、濟水入鳳台。八里垛有汛。一驛:甘城。 霍丘 繁,疲,難。府東南二百九十里。明屬壽州。雍正初,改隷潁。南:九仙、九丈潭。西:長山,三山相連。西北:臨水山。淮水自河南固始入。西南:史家河自六安入,逕葉家集,錯固始復入,合曲河,至三河尖來會。又東合眾水,逕義城廢縣,分氵戎河、渒河入鳳台。氵戎河亦入淮。葉家集有汛。洪家集、三河尖二巡司。開順集巡司、典史各一。 亳州 沖,繁,難。府北百八十里。明初降為縣,尋復故,屬鳳陽府。雍正十三年仍降屬州來隷。西:渦河,自河南鹿邑入,北馬尚河,合流入蒙城。馬尚河在城北,自河南商丘汴河分流,逕州境,包河來注之,下流入渦。其支流入河南永城,謂之澮水。南:淝河自河南鹿邑入,流至州境孟家橋,東流,逕城南入太和。又逕州之龍德寺入阜陽,即夏肥水也。西北聶家湖、花馬潭,東南百尺溝,均入渦。東:義門鎮。龍德寺集、翟家集有汛。州同一,駐丁園寺集。 渦陽 沖,繁,難。府東北二百七十里。同治三年,割阜陽、亳州、蒙城及鳳陽府之宿州地增置。南:雲夢山。東北:龍山。北:石弓山。北淝河自亳州入,瀦為白湖窪,又東入蒙城。渦河亦自亳入,會五毒溝、龍鳳溝、梭溝、銀溝、金溝諸水始大,東南流,逕蒙城,達懷遠,入淮。西南:蔡湖,亦入渦。東南西洋有汛。西北義門集巡司一。 太和 繁,疲,難。府西北八十里。明屬鳳陽。雍正間改隷潁。北:萬壽山。沙河自河南沈丘入,逕城南,達亳州,入潁,即潁水上流。東北:茨河,自河南鹿邑入,又東南入沙河,故沙河亦蒙茨河之名。其支流為宋塘河,流逕宋王城入穀河。穀河自西北臥龍岡分流入茨,銘河從之。南:柳河,舊黃河支流也,上通河南項城,下達潁州,合城西舒陽河入沙河。青泥淺有汛。洪山巡司及典史各一。 蒙城 繁,疲,難。府東北百八十里。順治初屬亳州,尋同太和改隷潁。西北:駝山、狼山。北:檀城山。渦水自渦陽入,逕城北,再折而東,南流,由懷遠渦口入淮。北淝河逕城北板橋集入鳳陽。雙澗集有汛。

徽州府: 繁,疲,難。隷徽寧池太廣道。明,徽州府,屬江南。 順治初因之,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隷安徽省。西北距省治五百七十里。廣三百九十里,袤二百二十里。北極高二十九度五十七分。京師偏東二度四分。領縣六。歙縣 繁,疲。倚。南:紫陽山。東:問政山。西北:黃山,舊名黟山,盤亙三百餘裡,浙、歙、饒、池諸山皆支脈也。豐樂水出黃山,流至城西合揚之水。揚之水自績溪入,達城西,名練溪,一名徽溪,南達歙浦,謂之浦口,為新安江上流,下至浙江建德,與東陽江合,為浙江上源。歙浦在縣南,練江、漸江合流於此。又南昌溪,北洪武水,皆足溉田。明初設課稅局,兼置巡司,今廢。阮溪司、黃山、街口渡巡司三。驛一:歙縣。 休寧 繁,疲。府西六十里。北:松蘿。東:萬安山。西:白嶽。西北:率山。率水出其陽,水南下而西流者會於彭蠡。其北水分二支:一出梅溪口入祁門,合孚溪水;一出彭沍阬口,會流至縣西江潭,合浙溪水,流逕南港、東港,會於率口,入歙浦,其下流為新安江。南:汊水出白際山,與佩琅水、璜源水合流,繞縣南岐陽山下,因名汊水,又北流入浙溪。西:白鶴溪,源出黟縣吉陽山,合夾源、夾溪二水,逕縣南,與南港、東港合流入屯溪。屯溪,縣東南,為茶務都會,鹽捕同知駐此。太廈鎮巡司。一驛:休寧。 婺源 繁,疲。府西南二百四十里。北:浙源山,浙溪出,下流入休寧。梅源水出西梅源山,合武溪。婺水出西北大廣山,南會斜水入武溪。武溪水出北回嶺下,下流逕江西樂平入鄱陽湖。縣境之水,出自縣東及東北者,會流於汪口之西,為北港;出自縣北者,會流於清華之西,為西港。北至武口,二水合流,繞城而西,又西南流入江西德興,下流注鄱陽湖。項村巡司。一驛:婺源。 祁門 疲,難。府西百八十里。西:新安。東北:祁山。北:大共,亦大洪,巡司駐。大共水西流,合武亭及禾戍嶺水,至秀溪、霄溪下閭門灘,會大北港水,注倒湖,入江西浮梁。西武陵、騄溪二水,東南王公峰水,西南新安、盧溪二水,皆入大共。大洪巡司。一驛:祁門。 黟縣 簡。府西北百四十里。縣以黟山名,即今黃山也。西南:林歷。東北:吉陽,吉陽水出,一名黟水,西南流,北牛泉水東南來注之。又東南過噎澤,至白茅渡,會橫江水。橫江水南出武亭山,章水自東南流縣西來合之,至魚亭口,會魚亭水,復東流,合吉陽水,入休寧。西:武關,接祁門界。一驛:黟縣。 績溪 疲,難。府東北六十里。唐始分歙縣地置。東:大障山,一名玉山,山海經三天子鄣山即此。東北:巃鷁山,其山四合,中一徑通寧國。舊有叢山關,其下巧溪,亦名揚溪,流為揚之水,分二支,一北流入寧國,一南流至大屏山,乳溪水、徽水來注之。東北:大障水,會登水,合為臨溪。又西會上溪水,入練溪。東績溪源亦出揚溪,與徽水交流如績,縣名昉此。西北:太平鎮有徽嶺關。濠寨巡司。一驛:績溪。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