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安慶府: 沖,繁,難。安廬滁和道治所。巡撫,布政、提學、提法三使,巡警、勸業道,同駐。 順治初,因明制,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始分建安徽省。十四年,設提督,轄上江營汛。十八年,省提督,併入江南。乾隆二十五年,移左布政使來治。嘉慶八年,以巡撫兼提督,轄二鎮各標。西北距京師二千七百里。廣四百五十里,袤二百七十五里。北極高三十度三十七分,京師偏東三十四分。領縣六。懷寧 沖,繁,難。倚。東北:大龍山。西:皖山,百子。西北:獨秀山。大江自望江入,逕城南而東北出趨池口,又東北入無為。皖水自潛山入,會長河,逕石牌港入江。北:黃麻河,一名黃馬河,自潛山入,會沙河、高河,達桐城為練潭河。西北:井田河,上達練潭。西:冶塘湖,由皖口入江。東北:長楓港,引蓮湖、槐湖水入江,即古之長風沙也。碎石嶺汛二,石牌市汛一。長楓、三橋二鎮,巡司各一。一驛:練潭。商埠濱江。 桐城 沖,繁,難。府東北百二十里。東北:浮度山,北峽山一名北峽關,與舒城界。西:掛車。北:龍眠山,有水流為龍眠河,入松山、鴨子諸湖。東南:大江自懷寧入,東流,逕縣西南練潭驛為練潭河。雙河出縣東,二派合流為孔城河,與東南長河、白兔河俱入練潭河,至樅陽入江。三道岩關,縣西,鹹豐十年重築。六百丈、北峽關、練潭鎮、馬踏石巡司四。驛二:陶沖、呂亭。 潛山 沖,繁。府西北百二十里。北:灊山,一曰皖山,又名天柱。漢武帝登灊禮天柱,號為「南嶽」,即此;道書所謂「第十四洞天」也。潛水今名前河,源出公蓋山,西流為開源澗。東南流,逕城北,東合皖水。出公蓋山,東逕烏石波,至城東崩河合潛水。南至石牌市,與太湖東諸水會,逕懷寧入江。東北:崑崙山,沙河出,會黃馬河入懷寧。吳塘堰,歷代開以灌田,康熙十一年修治。天堂砦,後部河所出。有巡司一。一驛:青口。 太湖 沖,難。府西北二百二十里。東:馬頭山。南:新寨,香茗。西北:龍山。北:珠子山。有關,西與英山界。太湖舊與小湖五,並堙。東北:銀河自潛山入,為後部河。右合羊角河,為龍灣河。匯南陽、青石、棠梨、羅溪諸河,為馬路河。環城而東,折東北仍之。後部、白沙巡司各一。一驛:小池。 宿松 沖,難。府西南百六十里。東北:嚴恭、烽火。東南:洿池。西南:得勝山。大江自湖北黃梅入,流逕小孤山。元立鐵柱於上,名「海門第一關」。分流東下入望江。二郎河一名揚溪河,承雷水,南流入望江。北:三溪河自湖北蘄州、黃梅分入,合於隘口,南流入江。東北:舊縣河出白崖諸山,合荊橋河,入望江之泊湖。東:張富池,會大小泊澇湖,龍南蓮若湖,白湖、棠梨、小黃三湖,趨於泊湖。又南,龍宮湖、大官湖,均東連泊湖,成巨浸。有便民倉鎮,南北糧倉貯此。有歸林灘鎮,舊置巡司,裁。其復興、涇江口二鎮有巡司二。一驛:楓香。 望江 簡。府西南百二十里。西北:大茗、小茗對峙。東:周河山。西:麒麟山。北:寶珠山。南:大江自宿松入,濱城緣娥眉洲東北流,至華陽口納泊湖。泊湖受宿鬆浮湖、茅湖諸水,合流為揚溪河,即雷水也。雷港,明時湮。今從華陽鎮入江。鎮四:蘇家、吉水、香新溝,又華陽。雷港,遊擊駐。有巡司。雍正中自楊灣改。一驛:雷港。
廬州府: 沖,難。隷安廬滁和道。明,廬州府,屬江南。 順治初,因明制,改二州、六縣,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隷安徽省。雍正二年,升六安為直隷州,以英山、霍山二縣改屬,餘仍舊。南距省治四百六十里。廣二百二十里,袤二百一十里。北極高三十一度五十六分,京師偏東四十七分。領州一,縣四。合肥 沖,繁,疲,難。倚。東:龍泉,青陽。東北:大小峴山。西南:紫蓬。東:浮槎。東南:四鼎山一名四頂山。東:巢湖一名焦湖,延袤四百餘裡,中有三小山,曰鞋、曰姥、曰孤,港汊凡三百六十,納眾水而南注之江。東店阜河,南派河、三汊河,皆入焉。肥水逕鷄鳴山,淮水來與之合,縣名昉此。東:逍遙津。梁園鎮。西:廬鎮關。梁園、青陽、官亭巡司三。督糧通判一。縣丞一。驛五:護城、金鬥、店埠、派河、吳山廟。 舒城 沖,繁。府西南百二十里。南:春秋山、華蓋、鼓樂。西南:龍眠、七門山。東:巢湖,與合肥、廬江、巢分界,縣境諸水畢匯於此。龍舒河源出縣西孤井,東流會石塞河,流逕七門堰,又逕城南入巢湖。上七里河在縣西九里,西山諸水所匯,逕南溪入巢湖。其在縣七里者為下七里河,上接南溪,下達巢湖。七門堰在西南七門山下,有三堰:一烏羊,二千功,三槽櫝也。南北峽關、西陽山寨、上陽鎮有汛。曉天鎮巡司一。驛二:三溝、梅心。 廬江 簡。府南百八十里。東北:冶父山。西北:冷水關。兩山夾立如門。東:梅山,西:孺山,郎家。東南:礬山。東北:巢湖,西納三河,迤東金牛、清野諸水匯焉。其南白湖。南迤為後湖,西播為黃陂湖,匯縣河及作枋河。東出為青簾河,由無為入江。西南高子水,南羅昌河,併入桐城。冷水關有汛一,巡司一。驛一:廬江。巢簡。府東北百八十里。東:東山,濱江為險。東南:七寶山。西北:萬家山。西南:巢湖,舊居巢地,後陷為湖,因名。縣境諸川多自此導流。濡須水自湖東口流逕城南,一名天河水。東流,逕東北亞父山南。又東南,逕七寶、濡須兩山間,亦曰東關水,入無為。清溪河自巢湖導流,逕縣東,合芙蓉水,下流會濡須水。西柘皋、白露、巧溪、花塘諸河皆入巢湖。柘皋有汛。巡司、典史各一。二驛:高井、鎮巢。 無為州 繁,疲,難。府東南二百六十里。界城內紫芝山。東北:偃月,即濡須塢,東西有二關。西南:三公、九卿。西:孤避。北:青檀。南:大江自桐城入,為石炭河口。又東北,青簾水自廬江入為西河,合鵝毛、永安、直皁,是為泥汊河口。又北,神塘河口。又東逕北蟂蟣山,其西獺浦,入和。北有濡須水,自巢湖緣界,逕七寶山,又東為黃洛河,合州河、運河及馬腸、奧龍河,入含山為裕溪。有汛。黃洛、泥汊、奧龍、土橋巡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