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219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219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219頁

朗讀:

海州直隷州: 繁,難。隷淮揚海道。 順治初,因明制,屬淮安府。縣一。雍正二年升直隷州,又割淮安府之沭陽來屬。西南距省治八百二十里。廣百七十五里,袤百九十里。北極高三十四度二十三分。京師偏東二度五十六分。領縣二。 東北:雲台山,瀕海。東:高公島。西:金墅汛,設砲台。北:鴨島、竹島。東北:鷹遊山。鹽場三:中正、臨興、板浦。鹽課大使駐。又白駒、莞瀆二場,乾隆元年裁。海州分司運判駐板浦,有太平局、中富局、大義甿、富民甿、中興甿鹽垣。鹽河自安東入,逕新安鎮,合南北六塘河入海,其東支津與海通。西南:青伊湖、碩頃湖,北播為薔薇河。南有一帆河,受鹽河水入安東。鎮五:板浦、高橋、莞瀆、石湫、新壩。板浦、房山、吳家集有汛。高橋、惠澤巡司二。 贛榆 難。州北八十里。北:吳山。西:徐山、界山。東:蘭山。南:泊船山、武強山。東,瀕海,自山東日照入,有秦山望海墩,設砲台。大沙河自郯城、青口河自莒,南流入海。興莊河水出西北吳山中。鎮四:臨洪、青口、荻水口、中岡站。青口巡司一。乾隆十六年,省荻水司改。 沭陽 難。州西南一百二十里。西北:張倉山。東北:韓山、萬山。沭河,古漣水,自宿遷入,東流為新挑河。後河循城東北入青伊湖,又南與沙礓河合,逕陽溝,六塘水注之,達於海。鎮六:湯溝、侯鎮、華沖、高流、陰平、劉莊。吳家集有汛。縣丞駐高流。

海門直隷: 沖,繁。隷常鎮通海道。 舊本沙洲。乾隆初,設沙務同知。三十三年,割通州之安慶、南安十九沙,崇明之半洋、富民十一沙,及天南沙,置。移蘇州府海防同知來治。西距省治五百七十里。廣一百四十里,袤三十七里。北極高三十一度五十五分。京師偏東四度四十五分。 東南,瀕海。西,大江,西南自通州入,右與昭文分岸。又東錯崇明,折東北,由界洪復入,東南至蓼角嘴入海。白茆口為江海潮所會。界河承海水西流,環治而南,入於江。


  

蘇州府: 最要。沖,繁,疲,難。分巡蘇州道治所。江蘇布政、提學、提法三使,巡警、勸業二道,織造兼督滸墅榷關駐。雍正八年,按察使自江寧移此。宣統二年改提法使。 順治初,因明制,州一,縣七。雍正二年,升太倉為直隷州,割崇明、嘉定屬之。又析長洲置元和,崑山置新陽,常熟置昭文,吳江置震澤。乾隆元年,又設太湖。光緒三十年,設靖湖,隷府。北距京師二千七百里。廣二百里,袤二百四十里。北極高三十一度二十三分。京師偏東四度一分。領二,縣九。太湖 府西南九十八里。乾隆元年置,移吳江同裡撫民同知來駐,治洞庭東山。東山一曰胥母山,有莫釐峰。太湖環治,積三萬六千頃。天目山水西南自浙之臨安、餘杭合苕、霅溪水,至大錢口;其西合宣、歙諸山水,逕長興箬溪,至小梅口,與宜興、荊溪諸縣水,西北匯為湖。又東北,播為吳淞江。又東為澱山湖,達黃浦入於海。甪頭、下揚灣村巡司二。 靖湖 簡。光緒三十年置,設撫民通判,治洞庭西山。有縹緲峰。 吳 沖,繁,疲,難。倚。南:橫山。西:皋峰、姑蘇靈岩山。東南:香山。西南有天平、楞伽、靈岩、穹窿、鄧尉諸山。西北:運河自浙江秀水歷吳江、元和入,受太湖水,自胥口東逕木瀆,與光福塘、箭涇諸水會,又逕跨塘至胥門,越來溪注之。北出為橫塘,與縣南鯰魚口水併入運河。商埠,城南青陽場,馬關條約四埠之一。鎮三:橫塘、橫涇、木瀆。縣丞駐木瀆。光福巡司一。乾隆十一年,省木瀆司改。 長洲 沖,繁,疲,難。倚。西:高景山。西北:卑猶山。西:運河自吳入,有寒山汛。西北逕射瀆,會金墅港水,又西北入無錫。射瀆水東出為長蕩,滸墅、烏角、白鶴諸溪並與運河合。婁江支津自元和緣界入,東北,左溢為尚澤蕩,右陽城、西湖,北後湖,逕南蕩,逕陸港折東入新陽。滸墅有榷關。鎮三:陸墓、蠡口、望亭。滸墅、黃埭有汛。吳塔巡司一。有鐵路。 元和 沖,繁,疲,難。倚。雍正二年置。東北:維亭山。西有虎丘。唐白居易鑿渠南達運河,今謂之山塘。東南:江寧山。吳淞江自吳江北迤東入新陽。運河亦自其縣入。其南:澄湖,溢為蕭澱湖,又東南為長白諸蕩。尹山湖,縣東南。其北:獨墅湖,有黃天蕩。又陽城湖東北西湖跨長洲。中湖、東湖俱與新陽錯。鎮二:甪直、維亭。沙河、周莊、章練塘有汛。二驛:姑蘇、望亭。縣丞二,駐甪直、章練塘。周莊巡司一。有鐵路。 崑山 疲,難。府東七十里。吳淞江東逕三江口,屈曲流入青浦。南有澱山湖,北溢為棋盤蕩、陳墓蕩,又北白蓮湖,歧為商羊潭、楊氏田湖,逕直港與吳淞合。致和塘水自元和環城流,東會新洋江入太倉。鎮三:安亭、泗橋、蓬閬。石浦巡司一。有鐵路。 新陽 疲,難。府東七十里。雍正二年置。西北;崑山、綽墩山。吳淞江自元和東入,復錯出。新洋江一曰新陽江,納吳淞水,北入致和塘。有傀儡湖、鰻鯉湖、巴城湖、雉城湖。巴城、雉城今湮。一鎮:兵墟。大王廟有汛。巴城巡司一。有鐵路。 常熟 繁,疲,難。府北九十里。蘇松糧儲道駐。乾隆三十二年移省。北:大江。福山與隔江狼山對,設砲台,總兵駐。西北:崇德山、河陽山。西南:宛山。北:大江自江陰入,左與通州分岸,有捍海塘。元和塘水即運河,自長洲入,北逕福山塘。又黃泗浦水西北流,併入江。東北:大海。有塘。東南:昆承湖,一名隱湖,與尚湖相對,亦曰八字湖。鎮二:慶安、福山。鹿苑、唐市有汛。黃泗浦巡司一。 昭文 繁,難。府北九十里。雍正二年,析常熟東境置。東北:大江自常熟入,又東入太倉。其港口以許浦、白茆為大。白茆受吳中諸水。許浦北海舶出入長江道,此為深水。針路、白茆、許浦,及茜涇、下張七鴉,宋為崑山、常熟五大浦。自白茆嶽廟起,北至周涇口入江,長二千九百丈,亦名裡睦塘。鎮二:梅李、許浦。薛家沙、支塘、徐六涇有汛。白茆巡司一。 吳江 沖,繁,難。府南四十里。北:吳淞江,鯰魚口水北流入之。運河二源,一南塘河,一官塘河,東匯為諸蕩,與汾湖合。龐山湖東受太湖水,溢為九里湖,又東同裡湖,其南為葉澤湖,有元鶴、韓郎蕩。鶯脰湖,縣南。鎮三:簡村、八赤、盛澤。同裡有汛。一驛:松陵。縣丞駐盛澤。汾湖、同裡巡司二。 震澤 繁,難。府南四十里。雍正二年置。東臨運河,自吳江入,至平望鎮,西塘河來會。西臨太湖,合諸港漾水注唐家湖,東入吳江。橫塘西導烏程諸水,歧為三,東與鶯脰湖會。橫塘之西曰震澤塘,東曰梅堰塘,為孔道。鎮二:平望、嚴幕。震澤有汛。平望、震澤巡司二。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