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清三傑 - 119 / 307
古典小說類 / 徐哲身 / 本書目錄
  

大清三傑

第119頁 / 共307頁。

 大小:

 第119頁

朗讀:

  當年四月,曾國藩因見假期將滿,復又奏請在籍終制。正是:
閻王教你三更死
定不留人至五更


  
不知朝廷能否允許在籍終制,且閱下文。

第三九回 劉麗川興兵上海城 曾國華死節三河鎮



曾國藩奏出在籍終制之折,正在料理竹亭封翁的葬事。一天奉到批折,不允所請,並且催促假滿回營視事,曾國藩哪裡就肯遵旨辦理。五月里葬過竹亭封翁,六月又上一折,仍舊瀝請終制。批迴之折,仍不允請,且有移孝作忠之語。曾國藩到了九月,因見江西軍務漸有起色,復又委委曲曲的奏上一本。說他父亡至今,方寸猶亂,就是勉強遵旨回營,對軍務也難盡心排程,與其遺誤於後,不如聲明在前。朝廷見他說得十分懇切,方才允準;並命將曾國荃的吉字一軍,交與旗人文翼和陳-人分統。曾國華的統領職務,交與王鑫代統。
王鑫本為曾國藩一手提拔之人。對於作戰計劃,頗有一點特別長處,廣昌一役,倒也大打幾次勝仗。不防駐紮樂安的敵軍,率了大隊,回竄吉安,官兵寡不敵眾,周鳳山的一軍,首先潰敗,於是王鑫、劉騰鴻的兩軍,不能立足,兩人一同陣亡。那時江西巡撫,又擢旗人耆齡署理。耆撫臺因見連喪湘軍幾員健將,派人面請曾國藩以國事為重,請他命他兄弟曾國荃,擔任總統一職,以救江西生靈。曾國藩也念國事方艱,便命曾國荃速行就任。曾國荃方始進駐吉安,仍以他那吉字一軍,做他坐營。
沒有多久,忠王李秀成已命賴漢英、洪宣嬌、陳玉成、馮兆炳四個,各率精兵一二十萬,合計五六十萬之眾,從那饒州、撫州兩路,直趨吉安。曾國荃親打頭陣,即于咸豐七年十二月中旬,首先克復臨江府城。同時楊載福、張運蘭、王開化、趙文群等人,先後殺退賴漢英、洪宣嬌、陳玉成、馮兆炳等等的四路人馬。賴洪陳馮四人,因見江西不能立足,即向浙江竄去。
此時左宗棠因丁內艱,已回原籍守制。咸豐皇帝只得親自書寫一道廷寄,飛遞曾國藩那裡,命他馳驛浙江,督辦軍務。曾國藩到此,只好墨敬尤鄭即日治裝,先到長沙,奏報起程日期。又由武昌經過九江,直達南昌。救援浙江的一切軍隊,都集河口鎮上。彭玉麟聽得曾國藩到了南昌,親從湖口前去迎接。曾國藩僅在湖口小住幾天,八月下旬,即到河口大營。又因駐守福建的敵軍陳開、李世賢、陳國瑞、苗沛霖、李昭壽各帶重兵,進陷廣豐、玉山兩縣;江西又極緊張。曾國藩指揮各路人馬,與敵作戰,未能馳往浙江。後接安徽巡撫李續賓的公文,也要曾國藩前去相助。曾國藩只得命國華兼程前往。曾國華去了未久,又接李鴻章、劉秉璋二人的公文,都說情願各率大隊淮軍,去克江蘇。曾國藩知道李鴻章手下,有那劉銘傳、程學啟;劉秉璋手下有那徐春榮,同弟徐春臺,都很可靠。當即迴文允諾。
那時各處的統兵大員,不下二三十路,同時並舉的很多。不才只有一枝禿筆,一時忙不過來,只好先從緊要的一路敘起。
現在先講李鴻章、劉秉璋兩個淮軍首領。當時各接曾國藩的迴文之後,先行會合一起,再向上海方面進發。原來上海地方,乃是中西人們薈萃之處,商賈雲集,財源富厚。天皇見了早已眼紅。從前錢江未走的時候,常常地逼著錢江派人去取上海。錢江生怕惹起外人交涉,反為清廷藉口,所以一直並未派兵。及至錢江走後,忠王李秀成接掌兵權,天皇又命李秀成派人,進取上海。李秀成要順天皇之意,只好遵旨辦理。但是他也知道錢江的意思,所以只主計取,不主力敵。
當下即令他的心腹,粵人劉麗川,潛往上海,運動華商舉事。成則自然有益,敗則無關他們。劉麗川到了上海,又約一個福建朋友,名叫陳連的和他共事。陳連在申已久,即將滿清政府,如何如何不好,天國政府,如何如何好法,暗中講給人聽。沒有幾時,上海地方的人士,無不知道此事。誰知舉義的主體人物,尚未得著一個,反被上海道臺吳建章知道其事,馬上奔到江督何桂清那裡獻功。


  
那時何桂清尚駐常州,雖然只與幕僚等人,飲酒賦詩,作他的名士生涯,到底上海是他屬境。聽到這個訊息,何如不嚇。於是一面出上一張極嚴厲的告示;一面移知向榮,要他派兵去到上海捕捉劉麗川、陳連二人,向榮接到公文,也知上海不是作戰之地,不肯發兵。何桂清大怒之下,暗暗奏上一本,擬清朝旨斥退向榮。幸虧朝廷知道向榮為人,老謀深算不是輕舉妄動之輩,只將原折發給向榮去看,命他加意防範而已。
向榮接到此旨,倒還不甚麼樣,卻把那副欽差張國樑,氣得三尸暴躁,七孔生煙起來。立即奔到向榮那兒,對著向榮厲聲說道:「姓何的身居兩江總督。問他自從到任以來,究竟作過那件事情。我同老帥兩個,雖然沒有即破南京,這兩年來,大小也打上一二百仗的了。不是我和老帥把守這個丹陽,恐怕姓何的早已不能駐札江蘇之地了呢。」
原來那時江蘇省垣,已為天國所得。守將汪大成,日日夜夜的,只想衝擊向氏大營,就好和南京地方連成一片。只因向榮既能排程軍機,張國樑復能衝鋒陷陣,所以一座大營,竟把蘇州、南京兩處隔斷。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