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治通鑑 下 - 342 / 862
中國古代史類 / 司馬光 / 本書目錄
  

資治通鑑 下

第342頁 / 共862頁。

 大小:

 第342頁

朗讀:

慶緒忌思明之強,遣阿史那承慶、安守忠往徵兵,因密圖之。判官耿仁智說思明曰:「大夫崇重,人莫敢言,仁智願一言而死。」思明曰:「何也?」仁智曰:「大夫所以儘力於安氏者,迫于凶威耳,今唐室中興,天子仁聖,大夫誠帥所部歸之,此轉禍為福之計也。」裨將烏承玼說思明曰:「今唐室再造,慶緒葉上露耳。大夫奈何與之俱亡!若歸款朝廷,以自湔洗,易於反掌耳。」思明以為然。

承慶、守忠以五千勁騎自隨,至范陽,思明番眾數萬迎之,相距一里所,使人謂承慶等曰:「相公及王遠至,將士不勝其喜,然邊兵怯懦,懼相公之眾,不敢進,願弛弓以安之。」承慶等從之。思明引承慶等入內廳樂飲,別遣人收其甲兵,諸郡兵皆給糧縱遣之,願留者厚賜,分隷諸營。明日。囚承慶等,遣其將竇子昂奉表以所部十三郡及兵八萬來降,並帥其河東節度使高秀岩亦以所部來降。乙丑,子昂至京師。上大喜,以思明為歸義王、范陽節度使,子七人皆除顯官。遣內侍李思敬與烏承恩往宣慰,使將所部兵討慶緒。


  

先是,慶緒以張忠志為常山太守,思明召忠志還范陽,以其將薛萼攝恆州刺史,開井陘路,招趙郡太守陸濟,降之;命其子朝義將兵五千人攝冀州刺史,以其將令狐彰為博州刺史。烏承恩所至宣佈詔旨,滄、瀛、安、深、德、棣等州皆降,雖相州未下,河北率為唐有矣。

上皇加上尊號曰光天文武大聖孝感皇帝。

郭子儀還東都,經營河北。

崔器、呂諲上言:「諸陷賊官,背國從偽,準律皆應處死。」上欲從之。李峴以為:「賊陷兩京,天子南巡,人自逃生。此屬皆陛下親戚或勛舊子孫,今一概以叛法處死,恐乖仁恕之道。且河北未平,群臣陷賊者尚多,若寬之,足開自新之路;若盡誅之,是堅其附賊之心也。《書》曰:『殲厥渠魁,脅從罔理。』諲、器守文,不達大體。惟陛上圖之。」爭之累日,上從峴議,以六等定罪,重者刑之於市,次賜自盡,次重杖一百,次三等流、貶。壬申,斬達奚珣等十八人于城西南獨柳樹下,陳希烈等七人賜自盡于大理寺;應受杖者于京兆府門。

上欲免張均、張垍死,上皇曰:「均、垍事賊,皆任權要。均仍為賊毀吾家事,罪不可赦!」上叩頭再拜曰:「臣非張說父子,無有今日。臣不能活均、垍,使死者有知,何面目見說于九泉!」因俯伏流涕。上皇命左右扶上起,曰:「張垍為汝長流嶺表,張均必不可活,汝更勿救!」上泣而從命。

安祿山所署河南尹張萬頃獨以在賊中能保庇百姓,不坐。頃之,有自賊中來降者,言「唐群臣從安慶緒在鄴者,聞廣平王赦陳希烈等,皆自悼,恨失身賊庭;及聞希烈等誅,乃止。」上甚悔之。

臣光曰:為人臣者,策名委質,有死無貳。希烈等或貴為卿相,或親連肺腑,于承平之日,無一言以規人主之失,救社稷之危,迎合取容以竊富貴;及四海橫潰,乘輿播越,偷生苟免,顧戀妻子,媚賊稱臣,為之陳力,此乃屠酤之所羞,犬馬之不如。倘更全其首領,復其官爵,是謅諛之臣無往而不得計也。彼顏杲卿、張巡之徒,世治則擯斥外方,沉抑下僚;世亂則委棄孤城,齏粉寇手。何為善者之不幸而為惡者之幸,朝廷待忠義之薄而保奸邪之厚邪!至于微賤之臣,巡徼之隷,謀議不預,號令不及,朝聞親征之詔,夕失警蹕之所,乃復責其不能扈從,不亦難哉!六等議刑,斯亦可矣,又何悔焉!

故妃韋氏既廢為尼,居禁中,是歲卒。

置左、右神武軍,取元從子弟充,其制皆如四軍,總謂之北牙六軍。又擇善騎射者千人為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廂,號曰英武軍。

升河中防禦使為節度,領蒲、絳等七州;分劍南為東、西川節度,東川領梓、遂等十二州;又置荊澧節度,領荊、澧等五州;夔峽節度,領夔、峽等五州;更安西曰鎮西。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之下乾元元年(戊戌,公元七五八年)


  
春,正月,戊寅,上皇禦宣政殿,授冊,加上尊號。上固辭「大聖」之號,上皇不許。上尊上皇曰太上至道聖皇天帝。

先是,官軍既克京城,宗廟之器及府庫資財多散在民間,遣使檢括,頗有煩擾;乙酉,敕盡停之,乃命京兆尹李峴安撫坊市。

二月,癸卯朔,以殿中監李輔國兼太仆卿。輔國依附張淑妃,判元帥府行軍司馬,勢傾朝野。

安慶緒所署北海節度使能元皓舉所部來降,以為鴻臚卿,充河北招討使。

丁未,上禦明鳳門,赦天下,改元。盡免百姓今載租、庸。復以載為年。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