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史演義 - 6 / 445
中國現代史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民國史演義

第6頁 / 共445頁。

 大小:

 第6頁

朗讀:

袁欽差閲畢,毫不動色,惟點了好幾回頭,知己相逢,應該心照。嗣見劉、蔡二人尚站立在側,便與語道:「他不肯講和,也就罷了,我便要啟程赴京,你兩人收拾行李,一同北上,可好麼?」二人正在聽命,忽由隨役遞呈名刺,報稱第一軍統領段祺瑞求見,袁欽差即命傳入。彼此相見,行過了禮,祺瑞先開口道:「聞宮保已擬北上,祺瑞特來恭送,並乞指教。」袁欽差道:「革命風潮,閙得這麼樣大,看來是不易收拾。

中外人心,又傾向革命,馮軍一入漢口,稍行殺掠,各領事已有煩言,你想現在的事情,還好任情辦去麼?」祺瑞道:「京中資政院,已奏請懲辦前敵將帥,聞已交宮保查辦,不知宮保究如何作復?」袁欽差微哂道:「一班老朽,曉得什麼軍情,華甫也太屬辣手,我已向他交代過了。」馮國璋字華甫。老袁袒護袁國璋,已見言外。祺瑞道:「可笑這吳祿貞,是革命黨中健將,朝廷不知為何令撫山西,他帶了山西革命軍,還到石家莊,把京中輸運的軍火子彈,多半截留,反說是仰體朝廷德意,消弭戰禍,保全和平,並請誅縱兵燒殺的將帥,以謝天下,這真是出人意料的事情。


  

現聞已在途被刺,連首級都無從着落呢。」吳祿貞被刺事,亦從老段口中帶出。袁欽差不待說畢,便道:「這等人物,少一個,好一個,橫直是亂世魔星,不足評論。」祺瑞聽他言中有意,便不再說下去。

袁氏何意?看官試猜。但聽袁欽差又與語道:「芝泉,祺瑞字。你是我的故交,我此次被逼出山,又要赴京,你須要助我一臂哩。」祺瑞拱手道:「敢不惟命是聽。」種種後文,均伏于此語中。袁欽差道:「如此最好,我已要起程了。」當下與祺瑞攜手出轅,上輿告別。祺瑞仍在後送行,一直到了車站,俟袁欽差舍輿登車,一去一留,方纔分手。

看官聽著!小子前著《清史演義》,于吳祿貞事未曾詳敘,此書既從段祺瑞口中敘出,應該將吳事表明,補我從前缺略,且與袁項城亦隱有關係,更不能不特別從詳。本書於各省革命,俱從略筆,獨詳吳事者以此。吳祿貞,字綬卿,湖北雲夢縣人,曾在湖北武備學堂肄業,由官費派學東洋。庚子拳亂,革命黨人唐才常,發難漢口,祿貞方在日本學習士官,潛身歸來,據住大通,為唐聲援。

唐敗被殺,祿貞仍遁入日本,後投效東三省,大著才名,得操兵柄。尋為延吉廳邊務大臣,與日本辦理間島交涉,精幹明敏,日人不能逞,以功洊升副都統,未幾任第六鎮統制。他本蓄志革命,欲藉著兵力,乘機舉事,會鄂軍起義,遂自請率軍赴敵。清廷頗懷疑忌,令隨蔭昌南下,許蔭昌便宜行事,如果察有異圖,立殺無赦。

祿貞以蔭昌偕行,料知所願難遂,乃託疾不往,嗣因灤州軍威逼立憲,有旨令祿貞往撫,祿貞到了灤州,卻在軍前演說,大致謂:「革命利益,滿、漢均霑。」說得漢人非常贊成,就是軍伍中有幾個滿人,也不覺被他感化,當下集眾定議,入駐豐台,擬逼清帝遜位。不意清廷已有所聞,調集京奉路線列車,留京待命,一面令祿貞移剿山西。祿貞因計不得行,乃率部眾赴石家莊,自己輕車簡從,徑入山西省城,與山西民軍會商,擬糾合燕晉諸軍,協圖北京,且截取清軍南下的輜重,做為自己的軍需。

匆匆返石家莊,偕詹隨員在車中擬稿,只說是山西就撫,電達清廷。甫到車站,突有兵士上車,向祿貞屈膝道賀。祿貞見兵士肩章,書第十二協字樣,坦然不疑;正欲啟問,那兵士從靴內拔出匕首,向前直刺。祿貞忙離座格拒,詹又大呼乞救,不防兵士愈來愈眾,各持槍攢擊祿貞,祿貞雖然驍勇,究竟敵不住多人;況且槍彈無情,撲通撲通的數聲,已將一位革命的英雄,送入鬼門關去,頭顱都不知下落。

詹隨員逃避不及,也吃了好幾個衛生丸,與吳統制同登冥籙。生死相隨,可謂至友。看官!這第十二協軍隊,究系何人統轄?原來就是吳祿貞部下的軍隊,協統叫作周符麟,與祿貞含有宿嫌,祿貞本奏請黜周,公牘上陳,偏遭部駁,周仍虛與委蛇,至是竟遣旗兵刺死祿貞。或謂:「由清軍諮使良弼,遺周二萬金,令他把祿貞刺死,免滋後患。」或謂:「為袁欽差所忌,恐他先入京師,獨操勝算,轉令自己反落人後,無從做一番事業,所以密嗾周符麟,除去一個好敵手。」後人編著《民國春秋》,嘗于辛亥年九月十六日,大書特書道:「袁世凱使人暗殺吳祿貞于石家莊。」《民國春秋》曾載入《大同報》。小子也不暇深考。

但有一詩弔吳軍統云:

拚將鐵血造中原,勇士何妨竟喪元?

但若暴徒非虜使,石家莊上太含冤。


  

吳軍統已死,袁欽差即啟程北上,京內的王公大臣,都額手稱慶,差不多似救命王到來。欲知後事,試看下回。

馮、段二人,是項城心腹,故本書開始,即將二人特別提出。微馮、段,項城固無自逞志也。若與黎都督議和,項城不過暫時敷衍,並非當時要着,但黎督覆書,實已如見項城肺腑,推項城之意,亦必謂黃陂實獲我心,特未嘗明言耳。劉書毫無精采,不過與黎書互有關係,故特附錄,明眼人自能知之。

至吳祿貞之被刺,是否由項城主使,至今尚無實證,惟《大同報》所載之《民國春秋》,已歸咎袁氏,想彼或有所見,並非曲意深文。吳謀若行,則北京早下,清帝亦早遜位,何待項城上台,今日之民國,或較為振刷,亦未可知,是著書人之特載吳祿貞,固具有微意,不第補前著《清史演義》之闕已也。

第三回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