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④留仙初褶(zhě):《趙後外傳》:「後歌歸風送遠之曲,帝以文犀箸擊玉甌。酒酣風起,後揚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帝令左右持其裙,久之,風止,裙為之皺。後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他日宮姝或襞裙為皺,號『留仙裙』。」
⑤盤心清露如鉛水:喻荷葉帶水。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詠荷葉,以諸多歷史典故和荷之韻味情趣,暗隱亡國之怨。上闋寫荷葉神態。下闋嘆自己已發如雪白,不同心生悵惘,但又幸有如荷葉的心靈,能夠欣賞流瀉如練的月光。結尾三句寫荷池整體畫面,相融相匯,空明宏麗。全詞多用擬人手法,用字精巧典雅,意境空靈飄逸,如空谷幽蘭,沁人心脾。
甘州
張炎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①。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短夢依然江表②,老淚灑西州。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雲歸去④,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③?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⑤。
[註釋]
①玉關:玉門關,此泛指北方。
②江表:江南。
③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市西。
④載取白雲歸去:出自晉陶宏景詩,喻指沈氏來訪後又歸影故居。
⑤登樓:玉粲有《登樓賦》,抒其思鄉懷人之情。
[賞析]
這是一首贈友詞,上闋前半追憶北國之遊,後半寫回到江南,看到淪陷的都城杭州,不由得悲淚如雨。開頭「記」字,直領以下五句,顯得詞情緊湊,詞氣勁拔。下闋寫隱遁之志。「問誰」兩句,以屈原自勵,含諸多難言之隱。「折蘆花」贈遠方朋友,含無盡哀思。「不是舊沙鷗」意即宋時我隱遁,但今日之隱卻不比從前。怕登樓又見斜陽,倍添無限惆悵。全詞情調低沉,但詞意疏闊,境界雄渾,一氣旋折,哀緒紛來,堪稱佳作。
高陽台·西湖春感
張炎
接葉巢鶯①,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②。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淒然,萬綠西泠③,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④,草暗斜川⑤。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註釋]
①接葉巢鶯:杜甫詩:「接葉暗巢鶯。」
②斷橋:西湖孤山側橋名。
③西泠:西湖橋名。
④韋曲:在長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諸韋世居此地,因名韋曲。
⑤斜川:在江西廬山側星子、都昌二縣間,陶潛有游斜川詩,詞中借指元初宋遺民隱居之處。
[賞析]
這首詞借詠西湖,抒發國破家亡的哀愁。開頭三句寫景,以景襯托國破家亡的淒涼。「能幾番游」二句最沉痛,抒發出朝不保夕的無限哀愁。下闋「當年燕子知何處」暗用劉禹錫「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句意,道出江山易主之恨。「見說新愁」以下,詞人傾訴個人的滿腔哀怨。再無心事追尋往日歡樂,聽到鵑啼,真教人肝腸碎裂,痛苦難當。全詞淒涼幽怨,悲鬱之至,尤其兩個「怕」字,真切地勾畫出詞人睹物傷情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解連環·孤雁
張炎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怳然驚散①。自顧影、卻下寒塘②,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③,故人心眼。
誰憐旅愁荏苒④。謾長門夜悄⑤,錦箏彈怨。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暮雨相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註釋]
①怳(huǎng)然:失意的樣子。怳即「恍」。
②下寒塘:崔涂《孤雁》詩:「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③殘氈擁雪:蘇武被匈奴強留,氈毛合雪而吞食,倖免于死。
④荏苒(rěn rǎn):展轉,不斷。
⑤長門:漢武帝時,陳皇后被打入長門冷宮。
[賞析]
這首詞詠孤雁,實則借孤雁寄託作者宋亡後的傷感,也反映了宋遺民普遍生活體驗及感觸,具有典型意義。上闋前三句寫孤雁失群;接着寫失群後的孤獨。「寫不成書」兩句,是寫雁群飛行,排成一字或人,孤雁單飛排不成字,故說寫不成書信,只能成一點,帶回一點相思。從而巧妙地表達出前朝對遺民的思念。下闋承前,嘆息北去的南宋宮室艱難險惡的處境。而孤雁只能在夜雨中哀鳴,若是能在玉門關重新見到離失的伴侶,該是何等的驚喜!全詞多處用典,堪稱詠雁佳句。
月下笛①
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