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物種起源 - 4 / 166
生物學類 / 達爾文 / 本書目錄
  

物種起源

第4頁 / 共166頁。

 大小:

 第4頁

朗讀:

提雷爾的偉大著作裡記載了許多事例。飼養者們都相信,長的四肢几乎經常伴隨着長的頭。有些相關的例子十分奇怪;例如毛色全白和具有藍眼睛的貓一般都聾;但最近泰特先生(Mr.Tait)說,這種情形只限于雄貓。體色和體質特性的關聯,在動物和植物中有許多顯著的例子。

據霍依興格(Heusinger)所蒐集的事實來看)白毛的綿羊和豬吃了某些植物,會受到損害,而深色的個體則可避免;懷曼教授(Prof,Wyman)最近寫信告訴我關於這種實情的一個好例子;他問維基尼亞地方的一些農民為什麼他們養的豬全是黑色的,他們告訴他說,豬吃了赤根(Lachnantbes),骨頭就變成了淡紅色,除了黑色變種外,豬蹄都會脫落的;維基尼亞的一個放牧者又說,「我們在一胎豬仔中選取黑色的來養育,因為只有它們才有好的生存機會」。無毛的狗,牙齒不全;長毛和粗毛的動物,據說有長角或多角的傾向;毛腳的鴿,外趾間有皮;短嘴的鴿,腳小;長嘴的鴿,腳大。所以人如果選擇任何特性,並因此加強這種特性,那未由於神秘的相關法則,几乎必然會在無意中改變身體其他部分的構造。


  

各種不同的、未知的、或僅模糊理解的變異法則的結果是無限複雜和多種多樣的。對於幾種古老的栽培植物如風信子(hyacinth)、馬鈴薯、甚至大理花等的論文,進行仔細研究是很值得的;看到變種和亞變種之間在構造和體質的無數點上的彼此輕微差異;確會使我們感到驚奇。生物的全部體制似乎變成為可塑的了,並且以很輕微的程度偏離其親類型的體制。

各種不遺傳的變異,對於我們無關緊要。但是能遺傳的構造上的差異,不論是輕微的,或是在生理上有相當重要性的,其數量和多樣性實在是無限的。盧卡斯博士(Dr.ProsperLucas)的兩大卷論文,是關於這個問題的最充實的和最優秀的著作。沒有一個飼養者會懷疑遺傳傾向是何等的強有力;類生類(Likeproduceslike)是他們的基本信念:只有空談理論的著作家們才對於這個原理有所懷疑。

當任何構造上的偏差常吵出現,並且見于父和子的時候,我們不能說這是否由於同一原因作用於二者的結果;但是,任何很罕見的偏差,由於環境條件的某種異常結合;在數百萬個體中,偶然出現于親代並且又重現于子代,這時純機會主義就几乎要迫使我們把它的重現歸因于遺傳。每個人想必都聽到過皮膚變白症(albinism)、刺皮及身上多毛等出現在同一家庭中幾個成員身上的情況。如果奇異的和稀少的構造偏差確是遺傳的,那末不大奇異的和較普通的偏差,當然也可以被認為是遺傳的了。把各種性狀的遺傳看做是規律,把不遺傳看做是異常,大概是觀察這整個問題的正確途徑。

支配遺傳的諸法則,大部分是未知的。沒有人能說明同種的不同個體間或者異種間的同一特性,為什麼有時候能遺傳,有時候不能遺傳;為什麼子代常吵重現祖父或祖母的某些性狀,或者重視更遠祖先的性狀;為什麼一種特性常吵從一性傳給雌雄兩性,或只傳給一性,比較普通的但並非絶對的是傳給相同的一性〕出現于雄性家畜的特性,常常絶對地或者極大程度地傳給雄性,這對我們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實。有一個更重要的規律,我想這是可以相信的,即一種特性不管在生命的哪一個時期中初次出現,它就傾向于在相當年齡的後代裡重現,雖然有時候會提早一些。在許多場合中這種情形非常準確;例如,牛角的遺傳特性,僅在其後代快要成熟的時期才會出現;我們知道蠶的各種特性,各在相當的幼蟲期或蛹期中出現。

但是,能遺傳的疾病以及其他一些事實,使我相信這種規律可以適用於更大的範圍,即一種特性雖然沒有顯明的理由應該在一定年齡出現,可是這種特性在後代出現的時期,是傾向于在父代初次出現的同一時期。我相信這一規律對解釋胚胎學的法則是極其重要的。這些意見當然是專指特性的初次出現這一點,並非指作用於胚珠或雄性生殖質的最初原因而言;短角母牛和長角公牛交配後,其後代的角增長了,這雖然出現較遲,但顯然是由於雄性生殖質的作用。


  
我已經講過返祖問題,我願在這裡提一提博物學家們時常論述的一點——即,我們的家養變種,當返歸到野生狀態時,就漸漸地但必然地要重現它們原始祖先的性狀。所以,有人曾經辯說,不能從家養族以演繹法來推論自然狀況下的物種。我曾努力探求,人們根據什麼確定的事實而如此頻繁地和大膽地作出上項論述,但失敗了。要證明它的真實性確是極其困難的:我們可以穩妥地斷言,極大多數異常顯著的家養變種大概不能在野生狀況下生活。

在許多場合中,我們不知道原始祖先究竟什麼樣子,因此我們也就不能說所發生的返祖現象是否近乎完全。為了防止雜交的影響,大概必需只把單獨一個變種養在它的新家鄉。雖然如此,因為我們的變種,有時候的確會重現祖代類型的某些性狀,所以我覺得以下情形大概是可能的:如果我們能成功地在許多世代裡使若干族,例如甘藍(cabbage)的若干族在極瘠薄土壤上(但在這種情形下,有些影響應歸因于瘠土的一定的作用)歸化或進行栽培,它們的大部或甚至全部都會重現野生原始祖先的性狀。這試驗無論能否成功,對於我們的論點並不十分重要;因為試驗本身就已經使生活條件改變了。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