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再見之期,此亦數也。然今日我買妾,非娶妻,可先拜昭容,修嫡庶禮。「申恥之。奚曰:」昔日汝作嫡,何如哉!“何勸止之。奚不可,操杖臨逼。
申不得已,拜之。然終不屑承奉,但操作別室。何悉優容之(
24),亦不忍課其勤惰。奚每與昭容談宴,輒使役使共側;何更代以婢,不聽前(
25). 會陳公嗣宗宰鹽亭(
26). 奚與裡人有小爭,裡人以逼妻作妾揭訟奚(
27). 公不准理,叱逐之。奚喜,方與何竊頌公德。一漏既盡,憧呼叩扉,入報曰:「邑今公室。」奚駭極,急覓衣履,則公已至寢門;益駭,不知所為,何審之,急出曰,「是吾兒也!」遂哭。公乃伏地悲咽。蓋大男從陳公姓,業為宮矣。
初,公至自都,遷道過故里,始知兩母皆醮,伏膺袁痛(
28). 族人知大男已貴,反其田廬。公留仆營造,冀父復還。既而授任鹽亭,又欲棄官尋父。陳翁苦勸止之。會有卜者,使筮焉。卜者曰:「小者居大,少者為長;求雄得雌,求一得兩:為官吉。」公乃之任。為不得親,居官不茹葷酒。是日,得裡人狀,睹奚姓名,疑之,陰遣年使細訪(
29),果父。乘夜微行而出(
30). 見母,益信卜者之神。臨去,囑勿播,出金二百,啟父辦裝歸里。父抵家,門戶一新,廣畜仆馬,居然大家矣。申見大男貴盛,益自斂。兄苞不憤,訟官,為妹爭嫡。宮廉得其情,怒曰:「貪資勸嫁,已更二夫,尚何顏爭昔年嫡庶耶!」重笞苞。由此名分益定。而申姊何,何亦姊之(
31). 衣服飲食,悉不自私。申初懼其復仇,今益愧悔。奚亦忘其舊惡,俾內外皆呼以太母(
32),但誥命不及耳(
33). 異史氏曰:「顛倒眾生(
34),不可思議,何造物之巧也!奚生不能自立於妻妾之間,一碌碌庸人耳。苟非孝子賢母,烏能有此奇合,坐享富貴以終身哉!」
【註釋】
(
1) 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
(
2) 曉聒:吵嚷。
(
3) 擯(b ìn 殯):排斥。
(
4) 束脩:《論語。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後因稱學生聘請老師的酬金為束脩。脩,乾肉。
(
5) 經書:指儒家經書。即《詩》、《書》、《禮》、《樂》、《易》、《春秋》。《樂經》亡失較早(《漢書。藝文志》已無《樂經》),因此後世傳誦只有「五經」。
(
6) 所為文竟成章:指大男習作八股文竟能成篇。
(
7) 昔為:昔謂。為,謂。
(
8) 傭役:僱人。
(
9) 夔(kuí魁)州:舊府名,治所在今四川省奉節縣。
(
10)病其綏:嫌大男走得太慢。病,不滿,嫌惡。
(
11)長老:謂僧之年德俱高者,指主持僧人。
(
12)滬州:今四川省滬州市。
(
13)主其家:寄居其家。主,舍于其家,以之為居停。《孟子。萬章》:「孔子于衛,主癰疽。」
(
14)福清:今福建省福請縣。
(
15)永福:今福建省永泰縣。
(
16)抑勒:逼迫。
(
17)蠡(l í離):割。
(
18)創瘥(chài 釵):創傷痊癒。
(
19)鹽亭:今四川省鹽亭縣。
(
20)豈及諸身而自蹈之:豈能因自身已為正妻而虐待為妾者。蹈,蹈襲,指沿用「人加我者」之法,以待他人。
(
21)保寧:府名,治所在今四川省閬中縣。
(
22)不能人:不能行房事。
(
23)同肆商: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本作「同商」。
(
24)優容:寬容。
(
25)不聽前:指不使申在面前侍奉。
(
26)鹽亭: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本作「鹽城」。
(
27)揭訟:告發於官。
(
28)伏膺哀瘠:內心極端哀痛。伏膺,同「服膺」,牢著於心。
(
29)內使:指隨身役使之仆。
(
30)微仔:便服出行。
(
31)何亦姊之:亦,據二十四卷本補,原缺。
(
32)內外:內外設使的人。太母:奴僕對其官員主人嫡母的敬你。
(
33)浩命不及:意謂雖然尊稱申氏為「太母」,但對朝廷申報大男之嫡母為何氏,故申氏不能受浩命之封贈。清制五品以上官員授誥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
34)顛倒眾生:佛家語,指人世。《圓覺經》:「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
外國人
己已秋,嶺南從外洋飄一巨艘來(
1).上有十一人,衣鳥羽,文采璀璨。
自言,「呂宋國人(
2).遇風覆舟,數十人皆死;惟十一人附巨木,飄至大島得免。幾五年,日攫鳥蟲而食;夜伏石洞中,織羽為帆。忽又飄一舟至,櫓帆皆無,蓋亦海中碎于風者,於是附之將返。又被大鳳引至澳門。」巡撫題疏(
3) ,送之還國。
【註釋】
(
1) 嶺南:嶺南道,治所在今廣州市。
(
2) 呂宋國:在今菲律賓群島,都邑馬尼刺。
(
3) 題疏:題奏,指奏聞皇帝。
韋公子
韋公子,咸陽世家(
1).放縱好淫,婢婦有色,無不私者。嘗載金數千,欲盡覽天下名妓,凡繁麗之區,無不至。其不甚佳者,信宿即去(
2) ;當意,則作百日留。叔亦名宦,休致歸(
3) ,怒其行,延明師,置別業,使與諸公子鍵戶讀(
4).公子夜伺師寢,逾垣歸,遲明而返。一夜,失足折膿,師始知之。
告公,公益施夏楚(
5) ,俾不能起而始藥之。及愈,公與之約:能讀倍諸弟,文字佳,出勿禁;若私逸(
6) ,撻如前。然公子最慧,讀常過程(
7).數年,中鄉榜。欲自敗約,公箝制之。赴都,以老仆從,授日記籍,使志共言動,故數年無過行。後成進士,公乃稍弛其禁。公子或將有作,惟恐公聞,入曲巷中(
8) ,輒托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