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金史 - 216 / 384
歷史類 / 脫脫 / 本書目錄
  

金史

第216頁 / 共384頁。

 大小:

 第216頁

朗讀:

西京已降得叛,杲使招之不從,遂攻之。留守蕭察刺逾城降。四月,復取西京。杲率大軍趨白水濼,分遣諸將招撫未降州郡及諸部族。於是,遼秦晉國王耶律捏裡自立於燕京。山西諸城雖降,而人心未固,杲遣宗望奏事,仍請上臨軍。耶律坦招西南招討司及所屬諸部,西至夏境皆降,耶律佛頂亦降于坦。金肅、西平二郡漢軍四千叛去,坦與阿沙兀野、撻不野簡料新降丁壯,迨夜襲之。詰旦,戰于河上,大敗其眾,皆委仗就擒。

耶律捏裡移書於杲請和,杲覆書,責以不先稟命上國,輒稱大號,若能自歸,當以燕京留守處之。捏裡復以書來,其略曰:「昨即位時,在兩國絶聘交兵之際。奚王與文武百官同心推戴,何暇請命。今諸軍已集,儻欲加兵,未能束手待斃也。昔我先世,未嘗殘害大金人民,寵以位呈,日益強大。今忘此施,欲絶我宗祀,于義何如也。儻蒙惠顧,則感戴恩德,何有窮已。」杲覆書曰L :「閤下向為元帥,總統諸軍,任非不重,竟無尺寸之功。欲據一城,以抗國兵,不亦難乎。所任用者,前既不能死國,今誰肯為閤下用者。而云主辱臣死,欲恃此以成功,計亦疏矣。幕府奉詔,歸者官之,逆者討之。若執迷不從,期于殄滅而後已。」捏裡乃遣使請于太祖。賜捏裡詔曰:「汝,遼之所屬,位居將相,不能與國存亡,乃竊據孤城,僭稱大號,若不降附,將有後悔。」


  

六月,上發京師,詔都統曰:「汝等欲朕親征,已于今月朔旦啟行。遼主今定何在?何計可以取之,其具以聞。」杲使馬和尚奉迎太祖于撻魯河。斡魯、婁室敗夏將李良輔,杲使完顏希尹等奏捷,且請徙西南招討司諸部于內地。希尹等見上于大濼西南,上嘉賞之。上至鴛鴦濼,杲上謁。上追遼主至回離畛川,南伐燕京,次奉聖州。詔曰:「自今諸訴訟書付都統杲決遣。若有大疑,即令聞奏。」太祖定燕京,還次鴛鴦濼,以宗翰為都統,杲從上還京師。

太宗即位,杲為諳班勃極烈,與宗干俱治國政。天會三年伐宋,杲領都元帥,居京師。宗翰、宗望分道進兵。四年,再伐宋,獲宋二主以歸。

天會八年,薨。皇統三年,追封遼越國王。天德二年,酏享太祖廟廷。正隆例封遼王。大定十五年,謚曰智烈。子孛吉。

宗義本名孛吉,斜也之第九子。天德間,為平章政事。

海陵已殺太宗子孫,尤忌斜也諸子盛強,欲盡除宗室勛舊大臣。是時,左副元帥撒離喝在汴京與撻不野有隙,撻不野女為海陵妃,海陵陰使撻不野圖撒離喝。於是都元帥府令史遙設迎合風指,詐為撒離喝與其子宗安家書,宗女誤遺宮外,遙設因拾得之,以上變。其書契丹小字,其封題已開。其中白紙一幅,有白字隱約,狀若經水浸,致字畫可讀者,上有撒離喝手署及某王印。書辭云:「阿渾,汝安樂否。早晚到闕下。前者走馬來時,曾議論我教汝阿渾平章、謀裡野阿渾等處覷事勢再通往來,緩急圖謀,知汝已嘗備細言之。謀裡野阿渾所言煞是,只殺撻不野則南路無憂慮矣。」詳略互見《撒離喝傳》中。女直謂子「阿渾」。前「阿渾」謂撒離喝子,其子宗安。後「阿渾平章」指宗義,宗義本宗室子,猶有舊稱。以是殺宗義、謀裡野,並殺宗安及太祖妃蕭氏、任王隈喝及魏王斡帶孫活裡甲。遙設詐書無活裡甲,海陵見其坦率善修飾,惡之。大臣以無罪為請,海陵曰:「第殺之,無復言也。」殺斜也子孫百餘人,謀裡野子孫二十餘人。謀裡野,景祖孫,謾都訶次子。

斜也有幼子阿虎裡,其妻撻不野女,海陵妃大氏女兄。將殺阿虎裡,使者不忍見其面,以衾覆而縊之,當其頤,久不死,及去被再縊之,海陵遣使赦其死,遂得免。後封為王,授世襲千戶。

大定初,追復宗義官爵,贈特進。弟蒲馬、孛論出、阿魯、隈喝並贈龍虎衛上將軍。

宗干本名斡本,太祖庶長子。太祖伐遼,遼人來禦,遇于境上。使宗干率眾先往填塹,士卒畢渡。渤海軍馳突而前,左翼七謀克少卻,遂犯中軍。杲輒出戰,太祖曰:「遇大敵不可易也。」使宗干止杲。宗干馳出杲前,控止導騎哲垤之馬,杲乃還。達魯古城之戰,宗干以中軍為疑兵。太祖既攻下黃龍府,即欲取春州。遼主聞黃龍不守,大懼,即自將,籍宗戚豪右少年與四方勇士及能言兵者,皆隷軍中。宗干勸太祖毋攻春州,休息士卒。太祖以為然,遂班師。

宗幹得降人,言春、泰州無守備,可取。於是斜也取春、泰州,宗雄、宗乾等下金山縣。宗雄即以兵三千屬宗干,招集未降諸部。宗干擇土人之材幹者,以詔書諭之。於是女固、脾室四部及渤海人皆降。

太祖克臨潢府,至沃黑河。宗干諫曰:「地遠時暑,士罷馬乏,若深入敵境,糧餫不繼,恐有後艱。」上從之,遂班師。從都統杲取中京。宗翰自北安州移書於杲。是時,希尹獲遼人,知遼主在鴛鴦濼,可襲取之。杲不能決。宗翰使再至。宗干謂杲曰:「移賚勃極烈灼見事機,再使來請,彼必不輕舉。且彼已發兵,不可中止,請從其策。」再三言之,杲乃報宗翰會奚王嶺。當時無宗干,杲終無進兵意。既會軍于羊城濼,杲使宗干與宗翰以精兵六千襲遼至五院司。遼主已遁去,與遼將耿守忠戰于西京城東四十里。守忠敗走。

太宗即位,宗干為國論勃極烈,與斜也同輔政。天會三年,獲遼主于應州西余睹谷。始議禮制度,正官名,定服色,興庠序,設選舉,治歷明時,皆自宗干啟之。四年,官制行,詔中外。

十年,熙宗為諳班勃極烈,宗干為國論左勃極烈。熙宗即位,拜太傅,與宗翰等並領三省事。天眷二年,進太師,封梁宋國王,入朝不拜,策杖上殿,仍以杖賜之。宗干有足疾,詔設坐奏事。無何,監修國史。皇統元年,賜宗干輦輿上殿,制詔不名。

上幸燕京,宗干從。有疾,上親臨問。自燕京還,至野狐嶺,宗干疾亟不行,上親臨問,語及軍國事,上悲泣不已。明日,上及後同往視,後親與宗干饋食,至暮而還。因赦罪囚,與宗干禳疾。居數日,薨。上哭之慟,輟朝七日。大臣死輟朝,自宗干始。上致祭,是日庚戌,太史奏戌亥不宜哭,上不聽曰:「朕幼沖時,太師有保傅之力,安得不哭。」哭之慟。上生日不舉樂。上還上京,幸其第視殯事。及喪至上京,上臨哭之。及葬,臨視之。


  
海陵篡立,追諡憲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廟號德宗,以故第為興聖宮。大定二年,除去廟號,改謚明肅皇帝。及海陵廢為庶人,二十二年,皇太子允恭奏,略曰:「追惟熙宗世嫡統緒,海陵無道,弒帝自立,崇正昭穆,削其斷王,俾齒庶人之列。瘞之閒曠,不封不樹,既已申大義而明至公矣。海陵追崇其親,逆配于廟。今海陵既廢為庶人,而明肅猶竊帝尊之名,列廟祧之數。海陵大逆,正名定罪,明肅亦當緣坐。是時明肅已殂,不與于亂,臣以謂當削去明肅帝號,止從舊爵。或從太祖諸王有功例,加以官封,明詔中外,俾知大義。」書奏,世宗嘉納,下尚書省議。於是追削明肅帝號,封為皇伯、太師、遼王,謚忠烈,妻子諸孫皆從降。明昌四年,配享太祖廟廷。

子棄、亮、兗、襄、袞。亮,是為海陵庶人。

充本名神士懣。母李氏,徒單氏以為己子。熙宗初,加光祿大夫。天眷間,為汴京留守。皇統間,封淄國公,為吏部尚書,進封代王,遷同判大宗正事。九年,拜左丞相。是歲,薨。追封鄭王。大定二十二年,追降儀同三司、左丞相。子檀奴、元奴、耶補兒、阿里白。

檀奴,為歸德軍節度使。阿里白,定遠大將軍、和魯忽土猛安忽鄰河謀克。海陵弒徒單氏,以充嘗為徒單養子,因並殺檀奴及阿里白。元奴、耶補兒逃歸於世宗。檀奴贈榮祿大夫,阿里白輔國上將軍。詔有司改葬。世宗時,元奴為宗正丞;耶補兒為鎮國上將軍,後為同知濟南尹事。

永元字惇禮,本名元奴。幼聰敏,日誦千言。皇統元年,試宗室子作詩,永元中格。善《左氏春秋》,通其大義。天德初,授百女山世襲謀克。

海陵伐宋,已渡淮,軍士多亡歸而契丹叛,由是疑宗室益甚。已殺永元弟檀奴、阿里白,永元與弟耶補兒逃匿得免。



贊助商連結